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5:22:42
文档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2绪论…………………………………………………………………2一.交通现状分析……………………………………………………31.1人、车、路状况………………………………………………41.2交通运行状况………………………………………………5二.交通拥堵原因分析………………………………………………52.1需求与供给失衡………………………………………………52.2现有道路网技术条件差,瓶颈路段多………………………………52.3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推荐度:
导读摘要…………………………………………………………………2绪论…………………………………………………………………2一.交通现状分析……………………………………………………31.1人、车、路状况………………………………………………41.2交通运行状况………………………………………………5二.交通拥堵原因分析………………………………………………52.1需求与供给失衡………………………………………………52.2现有道路网技术条件差,瓶颈路段多………………………………52.3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摘要 …………………………………………………………………2

绪论 …………………………………………………………………2

一.交通现状分析 ……………………………………………………3

1.1人、车、路状况    ………………………………………………4

1.2 交通运行状况       ……………………………………………… 5 

二.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 5

2.1需求与供给失衡     ……………………………………………… 5

    2.2现有道路网技术条件差, 瓶颈路段多   ………………………………  5

    2.3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  5

    2.4 交叉口设计与管理有待研究    ……………………………………  5

    2.5 交通管理有待加强 ………………………………………………  6

    2.6客运交通结构不尽合理, 公交优势不明显……………………………   6

2.7过境车流干扰城市交通……………………………………………… 7

三 对策……………………………………………………………… 8

     3.1中短期治理措施  ……………………………………………… 8

     3.2 做好中、远期交通规划……………………………………… 10

四 结语……………………………………………………………… 11

参考文献………………………………………………………………12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

                                  朱兴航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西安市交通现状进行的分析, 得出造成交通拥堵的诸多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缓堵及畅通的对策.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对策; 交叉口; 西安市

Analysis of traffic jam in Xi’an City and counter measures to take    

 Zhu xing-hang

(Changan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Institute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The status quo of city transport is analysed. The paper sums up many causes of traffic jam.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dealing with such traffic jam.

Key words: traffic jam ; counter measure; intersection; Xi’anshi

绪 论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人们的生产J生活和社会交往都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对于私人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J效率高J耗能少污染小人均占道面积少等优点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交通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和环境上的可持续性K常规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交通方式大众机动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子系统但随着近几年城市交通J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延展和城市用地的发展城市居民出行延误增加较快部分道路设施在交通高峰时段已经饱和从而使城市居民的工作出行J生活出行等难度加大公交企业经营难度越来越大成为日益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K近几年特别是加入后私人小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会给常规公交发展带来更大冲击如何认真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交通模式科学规划公交线网建立强有力的公交优先发展保障体系使公交保持可持续发展G保持城市道路畅通J行车安全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K

下面的研究工作是我们近年来对西安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工作的部分旨在提出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措施和规划方案以促进西安市公共交通的有序发展.

一.交通现状分析

1.1 人、车、路状况

2000 年西安市人口692179 万, 2001 年699114 万, 每年以高于4‰的比率增长. 2001 年全市共有机动车28 万多辆, 较2000 年绝对增加数量已达4 万多辆, 呈跳跃式增长趋势. 公共交通车辆达2 573 辆,较5 年前绝对增加车辆数1 673 辆. 出租车由于保持稳定, 其他小汽车数量增加最快.

截止2000年市区道路网密度(km /km )分别为:快速路0115、主干路0137、次干路0123、支路0160. 远小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大城市道路网密度值的规定: 快速路014~ 015、主干路018~ 112、次干路112~ 114、支路3~ 4. 2000 年末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仅为5112 m 2.

市区现有各类机动车停车场的停车位平均每百辆车8137 个, 这些停车位仅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6.5%. 另外一些公共建筑缺少配建停车场或停车库规划, 从而导致市内大街小巷存在占道停车现象.

伴随汽车价格不断下调,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据调查, 在未来的两年里, 西安市3 万多户居民家庭有购车意向. 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人口不断增加, 而城市道路增加缓慢, 人、车、路矛盾加剧. 且在路面窄、十字路口多、交通量又大的市中心区, 由于条件不可能新增道路, 原有道路也不便拓宽, 路网密度低,停车设施严重缺乏, 把本已不宽也不畅的道路路边车道过多地划做停车场(马路停车场) , 人、车、路矛盾更加突出. 交通堵塞、行车速度下降, 使本来速度较低的公共汽车更慢, 大量乘客改向乘运行灵活舒适但运行效率低的出租车或骑自行车, 这又加重道路交通负荷. 交通已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

1.2 交通运行状况

(1) 交叉口延误状况 高峰小时二环路以内大多数交叉口存在着车辆延误, 每个进口道都以饱和或过饱和交通量通过交叉口, 既使非高峰小时也是如此. 交通量相对最大的南稍门十字交叉口, 由东向西方向停驶车辆达100% , 驶入交叉口车辆每辆平均延误在125 s~ 214 s 之间, 15 s 统计时间内单车道排队车辆数最多达62 辆. 其他方向停驶车辆平均为56.9% 以上, 每辆车辆平均延误52 s. 交通量相对较少的交叉口, 单车道排队车辆数平均在30 辆以上, 相邻两交叉口相向排队车辆有时能够续接, 绿灯时间通过车辆仅占排队车辆的1ö3 强. 南二环路上部分交叉口、小寨十字及大雁塔十字交叉口, 交通运行状况、交叉口延误情况与二环路以内交叉口基本相同. 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主要受控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在交叉口车辆延误长、排队车辆多的情况下, 路段的运行质量随之下降, 车辆运行缓慢.

(2) 公交车运行状况 由火车站始发的多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车辆平均运送速度仅为1012 km/h , 最高也只有1719 km/h , 低于城市道路交通16~ 25 km/h 的合理运送速度. 据对钟楼公交站点的随机调查, 在一个三条公交线合用的站牌下滞留乘客达50 人之多, 时间在8m in 以上.

(3) 车流运行径路选择 分析南北和东西之间车流运行径路, 南北间车流以南北轴(长安路—南北大街—未央路) 为主要运行径路, 东西间车流较南北间车流量大, 车流以东西轴(长乐路—东西五路—莲湖路)、南二环路为主、友谊路次之的主要运行径路, 其他平行干道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或不宜大量交通流通过如东西大街. 主要运行径路上车流量大交叉口延误时间长, 如钟楼盘道、北大街十字、朝阳门十字等交叉口拥堵严重.

二 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2.1 需求与供给失衡

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 这是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快速到来的机动化趋势与城市开发与发展同步进入高峰期, 面临人口、土地、机动化三方面的沉重压力, 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了地面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非常有限.

2.2 现有道路网技术条件差, 瓶颈路段多

(1) 道路网密度低, 道路级配不合理, 次干路与支路较为缺乏.

(2) 道路成环成网率不高, 断头、堵口多, 造成车辆绕行多, 降低了路网的通行能力.

(3) 车道数、道路宽度不足. 等级较高的二环路只有6 个车道, 其他主干道多为4 个车道, 2 个车道的支路所占比例较高. 单车道宽度在南北轴的主干路上不足315m , 其他主干道车道宽在310 m 左右.车道数及道路宽度不能满足交通流量要求.

(4) 与南北、东西轴平行的道路, 大多道路交通条件差, 存在瓶颈路段和瓶颈交叉口, 大量车流流向二轴上, 造成二轴上拥堵严重.

(5) 有些道路两侧的建设用地布局与道路交通不能很好协调, 影响了道路的功能发挥和道路的通行能力. 如南北轴的长安路小寨段, 东西轴的长乐路, 两侧为商厦、批发市场和许多面铺, 主要的交通功能已大大削弱, 交通拥堵最为严重.

2.3 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路外停车场停车泊位数量太少, 马路停车场数量过多, 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畅通.

2.4 交叉口设计与管理有待研究

信控交叉口通行能力随信号周期变大而增大, 随着周期的变大, 通行能力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 直至接近极限通行能力, 而延误随周期增长始终呈直线增长. 交叉口饱和度高时, 延误随周期呈飞跃增长. 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通行能力最大、延误最小的最佳信号周期. 交叉口信号周期应结合交通量、服务水平计算确定, 以解决那些由于信号周期不尽合理, 致使交叉口停车延误和排队过长的交叉口问题. 交叉口间距小, 且大都是平面交叉, 大部分交叉口也没有采取扩大通过能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 这些都降低了路网的通行能力.

2.5 交通管理有待加强

在各种车辆混合行驶、公交车无专用行驶车道的情况下, 根据需要应设港湾式公交车站, 否则到站停靠要占用车行道, 严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互相占道, 违规超车、随意倒车、乱穿马路、闯红灯等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道路上难以见到整齐运行的车流队伍, 交通运行秩序混乱. 这不但给交通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而且也加重了交通拥堵. 此外完善路网结构, 合理诱导出行者出行路线, 使车流量合理分配在各条路段上, 是交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6 客运交通结构不尽合理, 公交优势不明显

由于道路堵塞, 又无公交优先权, 公交车车速低, 延误大, 使乘公交车的乘客比例由10 年前的30%下降到现今的20% 左右. 优势明显的公共交通方式的能力不能发挥, 而人均出行占路面面积最高的非公交机动车和较高的自行车却受到青睐. 如此使城市交通造成恶性循环, 此问题若得不到解决, 未来将会使城市交通陷于瘫痪.

2.7 过境车流干扰城市交通

西安市是公路网中的交通主枢纽, 承担大量的客货运输、换乘、换装、中转、集散任务, 出入口交通和过境车辆迅速增加, 2000 年西安市对外客运量达1 亿人次, 占全省客运量的3519% , 货运量9 765178 t,占全省的3314%. 由于枢纽建设不完善, 过境及出入市区的对外车辆未能有效地组织, 大量地穿越市区, 使城市交通问题更趋突出.

三.对  策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 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 满足人们对出行的高质量要求, 对城市交通系统应做好中短期的治理和中、远期的规划.

3.1 中短期治理措施

(1) 完善道路网的级配, 提高各级道路路网密度, 尽快改造瓶颈路段和瓶颈交叉口。

完善道路成网成环率, 减少断头和堵口; 提高一些道路的等级完善道路网的级配, 平行路段既要有主次干道的合理划分又要有合理的交通量分配, 使每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控制在服务交通量范围之内. 这就需要加快改造瓶颈路段和瓶颈交叉口. 完善道路横断面设计, 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道路交通量的需求.

(2) 对交叉口信号进行优化设计

对各信号交叉口根据设计交通量及确定的交叉口服务水平, 计算确定交叉口信号周期, 绿信比, 优化交叉口信号控制, 并同时进行交叉口几何设计与改造, 如增加进口车道、拓宽进口道、修建立交或采取强制分流措施等, 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3) 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研究组织和疏导交通流的办法, 并采用交通网络分析技术对交通流进行分配, 制定交通车辆运行组织管理方案.

(4) 重视非机动车辆的运行管理

西安市现状城市地形特征呈方形, 相当多的居民出行距离较近, 常常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 应规划和修建一定数量的自行车专用路. 市内有许多道路路面窄, 两侧靠路牙石的车道为自行车道, 交通量大时, 机动车将自行车道完全占据, 自行车在机动车中间穿行, 既降低了通行能力, 又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隐患. 对此可拓宽道路、也可采取将人行道的部分宽度划为自行车道.

(5) 加强公共交通的运行组织工作, 逐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是多元化的, 但由于不同的出行方式有不同的道路利用效率, 并产生不同的交通影响, 因此各种交通并不是可以无发展. 公共汽车交通的单位时间客运量大大超过小汽车和自行车的客运量. 因此必需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的公共交通. 一方面需要足够重视和支持, 另一方面要对公共交通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 发挥它在城市客运中的绝对优势,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 准时定点、定线运行, 优化公交线网, 合理确定停靠站点, 尽量减少乘客换乘, 缩短单程运行时间, 以吸引城市客运出行中的大部分乘客.

(6) 做好西安市公路主枢纽的规划设计及枢纽的客货流组织、管理工作.

对枢纽的场站数量、规模、位置进行规划设计, 并能尽快建设完善. 根据枢纽的布局合理安排过境车流的运行径路, 做好枢纽的客货流组织、管理工作, 使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 客货流中转顺畅、便捷.

(7) 重视停车场地、停车容量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建立适合西安市土地利用与停车需求的停车设施容量估算的关系模型, 估算出所需停车泊位数, 向空中、地下规划建设停车场地, 减少路边停车场地, 还路于交通.

(8) 迫切需要建立全市交通调查网络系统

要定时、定期对全市交通流、交通现状进行调查, 为规划、设计、组织、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现状交通资料, 克服目前交通信息缺乏, 导致盲目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现状. 并为实现城市交通数字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9) 建立、完善交通法规和条例, 并做好宣传工作, 做到人人知法、守法, 共同创造良好的交通秩序。

此外, 应重视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 分析措施所带来的优缺点, 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3.2 做好中、远期交通规划

西安市城市发展要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中心, 成为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和国际性旅游城市. 总体结构布局已确定为: 中心集团(即市中心, 三环路以内范围) , 外围组团, 轴向布点, 带状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和布局结构形态下, 城市交通要适应或适当超前于城市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并对城市布局结构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在已经形成的单一地面道路网络上, 进行大的调整并期望提高很大的交通能力, 困难较大. 只有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 公共汽车为主体, 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系统, 才能解决现在和未来城市对交通的需求.

在规划中, 首先要考虑交通能力大、无污染、节约用地和能源的城市轨道交通, 它很适合西安市带状发展的布局结构. 高架道路网、城市快速路应在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系统中占有一定比例, 要综合考虑它们在路网中的密度及各种交通线路的衔接与协调, 提高整个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 要以导向型、超前性的思想对它们进行规划, 以此引导激发城市土地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要积极开展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 如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 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ADIS) , 车载路径诱导系统, 营运车辆调度管理系统(CVOM) , 公共交通的有效利用及运营管理系统(APTS). 从软、硬件方面着手解决城市现在与未来交通畅通问题.

四. 结语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缓慢变化的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趋尖锐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交通能源问题不仅要努力规划建设交通负荷小的城市形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而且要通过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 陆化普. 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2 ] 徐吉谦. 交通工程总论[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3 ] 范文毅, 殷锡金.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M ].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 ] 周营沾. 城市道路设计[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文档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2绪论…………………………………………………………………2一.交通现状分析……………………………………………………31.1人、车、路状况………………………………………………41.2交通运行状况………………………………………………5二.交通拥堵原因分析………………………………………………52.1需求与供给失衡………………………………………………52.2现有道路网技术条件差,瓶颈路段多………………………………52.3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