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机电预留预埋工程在隧道土建工程中属于附属工程,但对于隧道机电工程的线缆敷设及日后机电运营却至关重要。一旦隧道预留预埋工程存在质量缺陷,整改的难度巨大,整改耗费也比较大,整改需要的时间长,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形象。对隧道机电预留预埋工程施工而言,最重要是事前控制和事中的过程控制,要求施工中严把预埋件材料关、狠抓施工质量,组织定期进行隧道预埋件施工质量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保证隧道预埋件预埋的及时、准确,特进行如下技术交底: 一、隧道电力接地及电力过轨 1.隧道左侧水沟底25cm处通长埋设电力接地镀锌扁钢(50mm×5mm),每个电缆余长腔及电缆沟内每隔150m设电力接地引出线及垂直接地极,引出至电力电缆槽内伸出沟底0.2m,至电力余长电缆腔内1.5m处。具体布置见后附图-1《电力余长电缆腔内电力接地示意》及图-2《电力接地线接地点平面示意图》。 2、隧道每个光纤直放站处设电力过轨,每个光纤直放站设两根φ100mm镀锌钢管,在光纤直放站处避车洞洞口靠两侧边墙,通到异侧电缆槽内露出沟底5cm,埋设于仰拱填充物中,钢管顶部距仰拱填充面应不小于70cm,管口高出沟底或底板面5cm。具体布置见后附图-3《光纤直放站处电力过轨示意图》。 二、隧道通信预埋接地 1、通信引入及过轨钢管预埋 | |||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内每处通信专业电缆余长腔均设置预埋φ80mm钢管,本隧道内共设11处,里程(面向大里程右侧)如下:D1K31+670、D1K31+970、D1K32+270、D1K32+570、D1K32+870、D1K33+170、D1K33+470、D1K33+770、D1K34+070、D1K34+370、D1K34+670,埋设方式为:外八字,水沟盖板下5cm左右,分两侧预埋,每侧离余长电缆腔边墙约1米处,与线路夹角45度,并在钢管中预埋2根φ2mm铁丝,铁丝两端露头5cm。 隧道进出口从路基左侧的通信电缆槽连通到隧道右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分别预埋3根φ80mm钢管,钢管与线路成45度,钢管在槽内露头2cm,并在钢管中预埋2根φ2mm铁丝两端露头5cm,钢管端头施工时做适当封堵,防止异物落入。 隧道进出口两端每端预埋3根φ80mm钢管,每根20米,位置在隧道路基过渡段右侧电缆槽,隧道路基过渡段右侧电缆槽要平滑衔接,弯曲角度不小于120度,并在钢管中预埋2根φ2mm铁丝两端露头5cm。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4《通信引入及过轨钢管预埋》。 2、光纤直放站接地体布置 光纤直放站处埋设水平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利用截面积为95mm2的铜包钢绞线与隧道内光纤直放站的钢筋网连接,且不小于3处焊接点。埋设位置在电缆槽底部仰拱中间位置,每处埋设480m,在光纤直放站两侧等分对称分布。水平接地体在光纤直放站靠大里程侧与水平接地体接引线及接地极连接。光纤直放站有两处在D1K31+610、D1K33+110,接地体电阻要求≤4Ω,如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接地极,如果仍难满足要求,在水平接地体和 | |||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垂直接地极周围应加入适量的降阻剂。 水平接地体每米使用降阻剂15kg,每隔10m钻孔放入1.5米长的铜包钢接地极并灌注降阻剂,制作复核接地装置。安装完毕接地体的坑均用细土回填夯实至地面。 水平接地体接引线采用截面积为95mm2的铜包钢绞线,位置在光纤直放站靠大里程侧与垂直接地极连接,引到小避车洞底板中间处与隧道内钢筋网牢固焊接,靠大里程侧与垂直接地极连接,到避车洞后墙处引到直放站中线附近,伸出地面0.2m。 垂直接地极采用铜包钢接地极(外径16mm,长1.5m),布置在电缆槽底部仰拱中间位置,光纤直放站大里程侧与水平接地体接引线及接地极连接。沿电缆槽底部仰拱中,每隔10米钻孔放入1.5m长的铜包钢接地极并灌注降阻剂,每处埋设48根,光纤直放站两侧等分对称分布。 具体布置图见《光纤直放站接地体设计图》。 3、光纤直放站钢管预埋布置 光纤直放站内平行埋设两根内径φ80mm镀锌钢管,布置在每个光纤直放站大里程侧距边墙25cm处底板中间位置。预埋时从同侧电缆槽盖板下方开始,穿过水沟自底板中间位置到后墙衬砌,距拱顶1m处通到出线盒,钢管中穿2根φ2mm铁丝,铁丝需露头。出线盒尺寸为75mm×75mm×60mm(高×厚×宽)钢管拐弯处应光滑平顺连接。 光纤直放站和小避车洞结合时,光纤直放站与小避车洞之间的隔墙需待设备安装后再砌筑,以免设备较大而不能进洞。每处光纤直放站设一道洞室防火门,具体布置图详见《光纤直放站钢管预埋设计图》。 | |||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三、隧道信号电缆过轨钢管预埋 从隧道进口开始,垂直于线路方向每隔200米预埋2根φ100mm涂塑钢管,预埋在仰拱填充中。钢管一端与信号电缆槽相通,另一端与水沟相通,管口各出露3cm,水沟侧钢管出口尽量靠面,避免从水沟底部穿出,端头封堵。 隧道、路基过渡段右侧电缆槽,隧道进出口两端预埋φ80mm防护涂塑钢管,每端9根,每根长10米。隧道、路基过渡段电缆槽平滑衔接,弯曲角度不小于120度,并在钢管中预埋2根φ3mm铁丝两端露头5cm。 具体布置图详见《隧道信号电缆过轨钢管预埋示意图》。 四、隧道接触网接地体布置 隧道内接触网接地连线主要材料为φ16镀锌圆钢,隧道接地在隧道内共设5处:D1K32+100、D1K32+600、D1K33+200、D1K33+700、D1K34+200。φ16镀锌圆钢设置时沿衬砌内沿环向布置,在距内轨顶面1.8m高处与断线卡子相连,断线卡子以下部分在衬砌中预埋,与电缆槽底部预埋的连接降阻接地模块的扁钢相连。 隧道内接地极主要材质为复合固态接地极,复合固态接地模块隧道内设置五处D1K32+100、D1K32+600、D1K33+200、D1K33+700、D1K34+201。隧道左右侧纵向每5m设一块,模块间用扁钢连接,两侧数量布置相同,水平设置。 降阻接地模块间及上下行对称的复合固态接地极每20m(4块模块)用-50×4扁钢连接一次并与降阻接地模块一起埋设,在隧道初支外侧土体中埋设。 | |||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接地极埋入前应实测核实土壤电阻率,以确定选用复合固态接地极数量,复合固态接地极连接好后实测电阻,若不满足小于10欧姆的要求,继续串联复合固态接地极,直至满足要求。 焊接采用放热焊接,接地连线所有焊点不得有虚焊,以保证金属连接件之间的导电率。 五、注意事项 1、预埋件预埋前及时联系四电监理指导并检查验收,隐蔽前需要找四电监理签接地电阻及综合接地等检验批资料,施工前必须提前通知。 2、四电材料到场后,及时存储在仓库,严禁露天存放。 3、焊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技术人员应加强现场指导,严把质量关。 4、对设计采用的放热焊等工艺,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5、过轨及接地产生的废料,应集中处理回收,防止污染环境。 6、在接口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各接口部位采取涂油、包裹等措施进行保护。在后续工程施工期间,在预埋工程部位做好警示标记,防止碰撞、碾压预埋件,安排专人负责巡视检查,发生问题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责成恢复。 7、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建立预埋问题库,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完毕并检查无误后及时销号,保持问题库的动态闭环管理,并接受监理业主的监督。 8、接口工程施工期间做好安全、环境保护工作。 9、测量仪器必须满足设计绝缘电阻范围,测试过程要分层、分序进行测试,确保不遗漏。 | |||
| 工程名称 | XX隧道 | 分部工程 | 四电预埋件 | ||||
| 分项工程: | |||||||
| 交底内容: 隧道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 10、轨道电路的绝缘测试是一项综合技术,对于站后信号传输的效果起着重大作用,为此轨道板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绝缘质量和严格、仔细的测试。 11、物资部对四电材料进行采购,必须做到三证齐全、检查验收手续完备。材料进场后报验监理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2、要确保预埋管道的砼保护层厚度,管道弯曲半径在复核设计要求。浇注衬砌时应注意预留孔洞和预埋管件的预设,预埋管管口须用相应的塞子塞住,以防杂物进入管道造成堵塞,塞子外露,管道内预穿铁丝,两端留够造当长度供敷设电缆用。 13、技术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机电预留预埋工程的重视,注意各设施的平面布置,复核其桩号、数量及尺寸大小,以免出现漏埋、错埋、移位等。 14、对于堵塞的镀锌穿线钢管,在同位置开槽,取掉堵塞的钢管后,换以全新的用弯管机弯制成型的镀锌钢管,并每隔50cm-100cm左右用U型卡固定住钢管,U型卡可用φ8的圆钢根据所开的混凝土槽制作,最后采用掺加胶剂的砂浆将槽抹平、覆盖。 施工中如遇到相关技术问题请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 | |||||||
| 交底人 | 接底人 | 项目副经理 | |||||
| 复核人 | 领工员 | ||||||
| 日 期 | 现场作业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