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5:19:23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节日名称时间说明主要习俗/象征意义有关诗文除夕腊月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贴春联、年画(门神)守岁等,除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元日》)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春节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新春”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的“灯节”闹元宵(象征合家团圆)、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传统节日中唯一按公历的节日踏青、扫墓祭祖。清明
导读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节日名称时间说明主要习俗/象征意义有关诗文除夕腊月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贴春联、年画(门神)守岁等,除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元日》)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春节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新春”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的“灯节”闹元宵(象征合家团圆)、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传统节日中唯一按公历的节日踏青、扫墓祭祖。清明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 节日名称 | 时间 | 说明 | 主要习俗/象征意义 | 有关诗文 |
| 除夕 | 腊月三十 | 腊月的最后一天 | 贴春联、年画(门神)守岁等,除旧迎新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王安石 《元日》)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
| 春节 | 正月初一 | 又称“元日”、“新春” |
| 元宵节 | 正月十五 | 又称“上元节”、的“灯节” | 闹元宵(象征合家团圆)、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等。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 清明节 | 公历四月五日 | 传统节日中唯一按公历的节日 | 踏青、扫墓祭祖。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节” | 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艾蒿菖蒲(祛毒消灾)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沈崇文《端午日》 |
| 七夕节 | 农历七月初七 | 又称“乞巧”,中国的“情人节”,与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相关。 | 穿针乞巧(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求赐美满姻缘)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又称“团圆节”与“嫦娥奔月”的神话相关。 | 吃月饼、赏月、祭月(祈盼团圆) | 王建《十五夜望月》 苏轼《水调歌头》 |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现在被定为“敬老节” | 登高、赏菊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腊八节 | 腊月初八 | 又称“腊日” | 吃腊八粥(五谷杂粮熬成)、祭祀众神(祈求谷丰登) |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
| 灶节 | 腊月二十三 | 又称“小年” | 祭灶(祈求家庭平安幸福) |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民间对联) |
说明:“传统节日”是指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习俗的中国节日,不要与“洋节”(如圣诞节)和历史较短的纪念性节日(如青年节)相混淆。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一览表节日名称时间说明主要习俗/象征意义有关诗文除夕腊月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贴春联、年画(门神)守岁等,除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元日》)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春节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新春”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的“灯节”闹元宵(象征合家团圆)、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传统节日中唯一按公历的节日踏青、扫墓祭祖。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