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卷和卷两部分,共30题,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卷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Cu—
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人造丝 B.聚苯乙烯 C.氨基酸 D.铝合金
3.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OH-)<c(H+)
4.食品安全已成为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使用工业色素苏丹红
B.为了提高奶粉中氮的含量,加入适量的三聚氰胺
C.为了防止食品,加入适量苯甲酸钠以达到阻抑细菌繁殖的作用
D.为了补充食物中缺乏的微量元素碘,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单质
5.烧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涤(残液中含有NaCl等物质),第二天便出现红棕色锈斑[Fe(OH)3的失水产物],下列反应表示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2H2O+O2+4e-=4OH- B.Fe-3e-=Fe3+
C.Fe2++2OH-=Fe(OH)2↓ D.4Fe(OH)2+O2+2H2O=4Fe(OH)3
6.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I、H2、I2的浓度相等
C.HI、H2、I2在容器存 D.HI、H2、I2的浓度均不发生变化
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2F2+2H2O=4HF+O2↑ B.Cl2+H2O HCl+HClO
C.SO3+H2O=H2SO4 D.2Na+2H2O=2NaOH+H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中用含适量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B.碘是人和动物体内合成胰岛素的原料
C.回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D.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相等
9.下列各组比较,正确的是: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热稳定性:HCl>H2S>PH3 ④还原性:F->Cl->Br-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按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要求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 B.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
C.用25mL滴定管量取14.8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碱溶液的pH=12.7
11.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增大 B.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AgCl的Ksp增大 D.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O2(g) △H= +241.8kJ·mol-1
H2(g)+ O2(g)= H2O(l) △H= -285.8kJ·mol-1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1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Na+、Ba2+、AlO2-、NO3-
C.NH4+、K+、Cl-、NO3- D.Na+、H+、NO3-、SiO32-
14.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最终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次氯酸钙溶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增强清洁和消毒效果,可将漂白粉和洁厕剂混合使用
B.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酸性
C.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均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D.维生素A为水溶性维生素
16.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此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氧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O元素
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铜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当转移了NA个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一定为11.2L
B.常温下,1L0.1mol·L-1 氯化镁溶液中,镁离子数等于0.1NA
C.常温常压下,56g氮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4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6NA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会加快反应速率
B.轮船水线以下的船体上嵌入一定量的锌块可减缓海水对轮船的腐蚀
C.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将铜棒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食盐水中不能构成原电池
19.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 减小
D.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和酸性FeCl2溶液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B.硫化钠水解:S2-+H2O=HS-+OH-
C.过量铁粉溶于稀中:Fe+4H++NO3-=Fe3++NO↑+2H2O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OH-+CO2=HCO3-
21.相同条件下,分别向10mL0.1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充分反应后产生H2的量是:
A.盐酸中放出的H2最多 B.硫酸中放出的H2最多
C.醋酸中放出的H2最多 D.三种酸中产生的H2一样多
2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2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分子式为C6H8O6,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B.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C.维生素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维生素C能发生氧化反应
24.将一定量铁粉投入到500mL某浓度的稀中,恰好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NO气体11.2L,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之比为1:2,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1 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
唐山市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理科)试卷
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
| 题号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得分 | |||||||
| 评卷人 | |
| 得分 |
①甲同学测定了0.1mol·L-1的HA溶液的pH。
试简述测定溶液pH的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测定了0.1mol·L-1的NaA溶液的pH。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某酸(HA)属于弱电解质。
(2)用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其它操作无误时,以下操作对所测待测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向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盐酸前,用待测盐酸润洗锥形瓶2~3次:_____________。
B.达到滴定终点后,俯视观察滴定管读数:_________________。
| 评卷人 | |
| 得分 |
(1)若溶液a为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氯化钠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
①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电解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溶液a为硫酸铜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停止通电:
①Y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使溶液a 恢复到电解前的成份和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无水硫酸铜 C.氧化铜 D.氢氧化铜 E.碳酸铜
(3)将电极X取出,经洗涤、干燥后称重,发现电极X增重0.g,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9分)
| 评卷人 | |
| 得分 |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E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G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F的最高价氧化物在工业上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 评卷人 | |
| 得分 |
(1)F中所含官能团除羟基外还含有____________,H→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G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由H→C的反应中使用的水为H218O,则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H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某种塑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5分)
| 评卷人 | |
| 得分 |
CO2(g)+H2(g) CO(g)+H2O(g)
经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O气体的浓度为2.4 mol·L-1。回答下列问题:
(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1molCO2、1molCO和1mol水蒸气,欲使平衡后CO气体的浓度仍为2.4 mol·L-1,则还需向容器中加入___________ molH2。
| 评卷人 | |
| 得分 |
唐山市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理科)试题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C 2 .B 3 .D 4 .C 5 .B 6 .D 7 .B 8 .B 9 .C 10 .C 11 .B 12 .B 13 .B 14 .A 15 .C 16 .D 17 .C 18 .D 19 .B 20 .A 21 .B 22 .A 23 .C 24 .D
二、实验与探究
25.(1)①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醮取试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变色后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②所测溶液的pH大于7。(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2)①当滴入最后1滴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②偏大;偏小。(每空1分)
26.(每空2分)(1)①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②2NaCl+2H2O 通电 2NaOH+Cl2↑+H2↑
(2)①4OH――4e-=2H2O+O2↑
②CE
③1
三、推断题
27.(1)第2周期VIA族 (1分)
(2)HNO3 (1分)
(3) (1分)
(4)2Na+2H2O=2Na++2OH-+H2↑ (2分)
(5)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2分)
(6)制作耐高温材料(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2分)
28.(1)羧基(-COOH) 加成反应(每空1分)
(2)162 (2分)
(3)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分)
(4) (2分)
(5) (2分)
四、计算题
29.(每空2分)
(1)0.48mol·L-1·min-1
(2)1
(3)60%
(4)2
30.解:设原混合物中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 .................................1分
Na2CO3+2HCl=2NaCl+CO2↑+H2O
1mol 1mol
xmol xmol
NaHCO3+HCl=NaCl+CO2↑+H2O
1mol 1mol
ymol ymol .....................................................................3分
则:106x+84y=27.4
22.4(x+y)=6.72 ..............................................................................................1分
解得:x=0.1
y=0.2 ..............................................................................................1分
所以:Na2CO3%= ×100%=38.7%...................................1分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8.7%。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