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表格内)
1.2010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1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C.春天的故事方阵 D.走进新时代方阵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 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1951年它获得,今年(2011年)是它和平60周年纪念,这里的“它”是指 ( )
A. B. C.内蒙古 D.青海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王进喜、黄继光 B.黄继光、董存瑞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董存瑞
5.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
A.抗日战争 B.战争 C.反 D.抗美援朝战争
6.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 ( )
①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他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 ( )
A. 发展重工业 B. 培养建设人才 C. 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建立生产合作社
8.“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颁布 D.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今年8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公私合营的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 )
A.75岁的李会师 B.62岁的宋支前 C.59岁的王援朝 D.53岁的赵跃进
1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
王进喜 焦裕禄 雷 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4.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
A. “大跃进”时期 B.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化大”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15.从客观上宣告“文化大”理论和实践失败的历史事件是 ( )
A. 粉碎“四人帮” B. “四五”运动 C. 九一三事件 D. 逝世
16.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7.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计划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
18.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今年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昔日边陲小镇,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请问这座城市是 ( )
A.杭州市 B.烟台市 C.深圳市 D.海口市
20.今年5月,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改错辨析题:(共20分)
(一)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21—24小题每题均有一处错误,找出错误,并更正)
21. 如果要拍摄20世纪60年代石油战线的杰出代表,应选择的对象是焦裕禄.
错误: 改正:
22. 小明把家里珍藏的1967发行的毛像章,拿到班级让同学们欣赏,王强判断这枚像章是大跃进时期的。
错误: _改正:
23. 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中国揭开序幕。
错误: 改正:
24. 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错误: 改为:
(二)辨析题:(每小题各有两处错误,写出错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25.在三大改造运动中,李二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上交自己的两家工厂加入生产合作社,使之成为国有企业。但在中,他被打成“走资派”,多次遭红卫兵批斗、,直到粉碎“四人帮”那年他才获得平反。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6.八年级某班在探究“改革开放”这一专题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内改革主要是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民以包产到户形式经营农业生产;而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举措则是、决定在深圳、汕头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加速现代化建设。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共22分)
27. 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解决好‘三农’(农村、农民、农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材料二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什么法律文献?(2分)
(2)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1978年12月后,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作出重大改革,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这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
28.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个的窗口。——
材料三:“是生产力,改革也是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2分)
(2)观察右图,我们家乡漳州属于哪一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分)经济开放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2分)生活在沿海经济开放区有什么优越性?(2分)
(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四、综合题(29题11分,30题7分)
29 .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了领导中国人民不同建设时期的领袖人物。
图一 图二
(1)图一所示的伟人是 ,请从歌词中找出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图二所示的伟人是 ,请从歌词中找出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4分)
(2)图一体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2分)图二所示的伟人正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3分)
(3)这两位伟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30 .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和社会记忆的凝聚。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见证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首部根本大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保障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根本大法颁布于哪一年?(1分)属于什么性质?(1分)
【法律体系的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之后,199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写进,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的历史结论。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1分)
(3)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写进的是哪次会议?(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了重大进展。请列举两部相关法律文献加以说明。(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