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学校组织了“了解冬奥·冬奥有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阅读下面通讯(节选),回答问题。
13亿中国人屏.息敛声。
这是万众瞩目的北京时刻——
“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7月31日傍晚,国际奥委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郑重宣告,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刹那间,欢呼声像惊雷一样掠过会场。万里之外的北京沸腾了,翘首等待的人们,用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由衷的喜悦。
这是属于中国的荣耀时刻——
再过七年,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将xié_____手张家口迎来奥林匹克的冬季盛典,写就百余年奥运史上的不朽篇章。这座东方文明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皆举办过的“双奥之城”。
(新华网吉隆坡2015年7月31日电记者高鹏、汪涌、林德韧)
①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屏.息敛声(bǐng)携
B.屏.息敛声(píng)携
C.屏.息敛声(bǐng)镌
D.屏.息敛声(píng)镌
②对语段中的修辞手法判断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运用“这是……的时刻”构成排比句式,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
B.选段用“惊雷”比喻欢呼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会场中欢呼声之高。
C.选段运用“沸腾”一词将“北京”的行为拟人化,写出了人群的骚动。
D.选段运用夸张,“排山倒海”写出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③结合句子主干知识及通讯内容,“双奥之城”在这里具体指的是()
A.东方文明古都
B.北京
C.张家口
D.北京和张家口(2) 阅读下面某同学整理的对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的采访整理记录,回答问题。
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好,能请您谈谈冬奥会会徽创作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吗?
林存真(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以下简称“林”):它整体的形象是一个“冬”字,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会徽集中体现了在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
记:a_________?
林:起名字时,实际上是围绕冬奥会的理念进行的。当时想,冬奥会是实现的一步,就想围绕梦想起一个名字,所以冬奥会会徽的名字就定在了“冬梦”上。
记:那残奥会会徽“飞跃”又有什么含义呢?
林:首先指的是运动员们运动时的状态。另外,每一个残疾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想飞的梦想,有更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们去做更伟大的事情。残奥会就是想用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来激励全世界每一个健全人。因此,“飞跃”的第二重含义就是b_________。
记:好的,谢谢您的回答。
①结合上下文,推断记者提出的采访问题,填入a横线处。
②依据语境,在b横线处填写“飞跃”的第二重含义。
(3)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请将这五个字用正楷或行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里。
(4) 下面语段是对“一起向未来”的阐释。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起向未来”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一起”展现了在面对困境时人类
①_________的理念,“向未来”表达了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希望。主题口号传递出
②_________。
A. ①团结与共②中国人民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B. ①团结与共②世界人民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中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C. ①勇往直前②中国人民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D. ①勇往直前②世界人民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中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5) 为了让世界感受中国人民温暖的情谊,日前,北京冬奥组委发起“冬奥有我”互动活动。
要求参与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向世界发出关注北京冬奥的“云端相聚”邀请函。请你据“内容明确,表达得体”的原则,在下面邀请函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6)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借助冬奥契机,朝阳学子积极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近年来,朝阳区教委通过统筹资源、各部门联动等方式,以校园冰雪运动为载体,结合各中小学校自身特色,组建了速滑、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近百个校级社团。随着对冰雪运动认识与理解的加深,学生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特别是新学期,在“双减”的大景下,各种冰雪项目也以课后服务的形式走近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零距离接触冰雪运动项目,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冬奥氛围。
2.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渔家傲”是这首词的词牌。阅读【小贴士】,依据词作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为这首词取
标题为_________。
【小贴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比如《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有些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
(2) 对于“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描绘的画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甲】这是词人梦中所见的壮美、辽阔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乙】这是词人亲身经历的清丽、朦胧的海上生活的场景。
(3) 这首词的上片,展示了一个神奇浪漫的境界,记叙了天帝殷勤的问话。下片中,词人先以
“_________”“_________”二字传达出对日暮途远、空有才华的叹息和不满;后以大鹏自比,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心愿。
(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词写到“晓雾”。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也写道:“晓雾将歇,_________。”
②本词提到“日暮”。崔颢在《黄鹤楼》中,写漂泊的人日暮登临而引发无限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词善用景物组合画面。请另写一联包含下列任意两种备选景物的古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景物:
“山”“水”“江”“月”“云”“天”“风”“霜”“草”“树”“花”“鸟”“燕”“菊”“莺”“马”。
3.阅读《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补全下列“文言词语积累卡”。
(2) 依据上下文,对下列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理解:已经90岁高龄的愚公,带着一家人独自居住在北山脚下。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理解:愚公认为只要子子孙孙坚持干下去,山会越挖越少,总会被挖平的。
【丙】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理解:天帝被操蛇之神感动了,派夸娥氏的第二个儿子背走了太行、王屋山。
(3) 对于上文中的人物,你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完成评价。
示例:我为愚公的有远见点赞。他为了造福后代子孙,不顾年迈力衰,担负起移山伟业。4.阅读下面关于“当代愚公”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有“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书毛相林入选。下庄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四周高山绝壁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村民们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自1997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带大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1)材料中下庄村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会让你想到《愚公移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请结合愚公和毛相林“移山”的经历,说说你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起《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想到什么?请从下面词云图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00个字左右)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雪游龙、雪飞燕、冰丝带……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地标,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绽放,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延庆赛区,小海陀山上的场馆都有一个亲切的中国昵称。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被形象地称为“雪游龙”。一块块木梁搭在连接架上,再铺设上屋面木龙骨、木瓦,搭成完整的遮阳棚。1.9公里的赛道好似披上了一层富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龙鳞”,能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7条赛道直上云霄,如飞燕腾空,又因运动员在赛道飞驰,如雪上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①
___________”的传说中描述,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雪”是冬奥元素,“飞燕”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鸟,“雪飞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场馆和项目的特点,是冬奥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延庆赛区的精彩诠释。
北京赛区的竞赛场馆有6个,其中新建的两个场馆都是填补国内和北京市空白的项目。
首钢滑雪大跳台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元素与配色装点,其中心的曲线与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我们称它“雪飞天”。这是北京冬奥会唯一位于城区的雪上项目场馆。它依托工
业遗存进行建设,成为城市老工业遗址文化与奥运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观。大跳台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背景下跳脱又并不突兀,在群明湖湖水的倒映下尤为灵动飘逸。
国家速滑馆也完美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西汉开始,中国被称作“丝国”;2000多年后,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运动员在高速冰道滑行时,带出的轨迹如同丝带,场馆外墙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装饰条,寓意着北京2022.丝带外立面透明的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仿佛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冰雪外衣,也将冬奥体育文化与“②___________”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材料二:
通过技术攻关,冬奥三大赛区的场馆都充满了科技范儿。
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0;此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将鸟巢建设成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
为解决观众在室外观赛取暖问题,场馆设置了舒适性提升技术,实现零下20摄氏度温度下,设备表面温度10秒内升至40摄氏度以上,可以显著提升观众舒适感受。
(1)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恰当内容分别填入材料一横线①②处。(只填序号)
A.谁持彩练当空舞
B.王次仲落羽化山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3) 材料二中多处列举数字。请任选一例,简要说明其作用。
(4) 依据材料内容,选择以下任意一幅冬奥场馆图片,判断场馆名称,并说明理由。
A B
7.阅读《遇见崇礼》,回答问题。
遇见崇礼
黄军峰
①直到今天,在崇礼短暂停留的那一幅幅画面
.....仍频频出现在我的脑海。
②到张家口看草原秋景,返程途中,汽车水箱莫名高温,不得不在崇礼区短暂停留。
③找到一家汽车维修店。老板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脸膛黑亮,浑身透着一股子干练。说明状况,对方再一查看,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时间还是要花费一些。”
④生疏之地,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提防。对方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笑了笑说:“放心吧,绝对不坑你们,咱崇礼人不耍谎子。”
⑤趁着修车时间,我们决定到不远处的长青路转转。崇礼区群山围绕,小巧玲珑。长青路、裕兴路两条主要街道依地势而走,串起一片繁华地段。临近中午,日丽风和,长青路车水马龙,各色店面琳琅满目。
⑥朋友提议带些土特产回去,遂走进一家名为“蘑菇土特产”的店铺。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铺面,柴鸡蛋、山蘑菇、野菜、莜麦速食、金莲花,种类繁多。但是,最惹人眼的还是那造型奇特的根雕,似雄鹰展翅,如金鸡,像金蟾觅食,若鹤鸣长空,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正看得入神,店主从里屋出来,看上去六十出头,满头乌发,精神矍铄。见我们正在端详根雕,他便介绍说:“都是自己做的,喜欢的话,挑一件……”于是,我们一边挑选根雕,一边和店主交谈,话题就此打开。
⑧店主姓刘,今年已经七十三岁。说起根雕,他立马来了兴致。说起来,崇礼这地方,山多林密,草木旺盛。六道木、小叶杨、五角枫、麻梨、白桦、落叶松,漫山遍野。二十多年前,老刘两口子离开毗邻张北县的寒清坝村来到这里,开了这家门店。开始的时候,只卖些蘑菇、蕨菜、黄花之类的山货。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有人把农户当柴烧的树根做成工艺品出售,销量不错,便动了做根雕的念头。没有基础,他就买了相关的书自己琢磨,从电视节目中寻求灵感。一来二去,从不懂到精通,老刘的根雕越发做得有模有样,精美细致,并且远近闻名,这一干就是小二十年。
⑨“这根雕的原材料是从哪儿来的?难不成是砍了山上的树?”我们好奇地问。
⑩“山上的树我们从来不砍。树根要么从河道里捡来,要么从农户那里收购。靠山吃山,只有把山保护好了,我们才能有长久的饭吃!”老刘解释道。
⑪朋友相中一尊“金鸡雄姿”的根雕,问及价格,老刘说:“你们看着给吧。”朋友依着材质和工艺在心中估了一番价格,问:“二百怎么样?”老刘想都没想:“行,拿走吧!”一笔买卖很快成交。付完钱了,我们又问他:“您这根雕就没个价?”老刘有些不好意思:“咱也不会耍谎子,都是自己的手艺,碰到喜欢的,价格差不多就卖了。要是不喜欢,白给人家也不要,你说是不?”
⑫老刘的话说得实诚。我们继续在他店里逛,又买了些蘑菇、野菜和莜面。走出老刘的店铺,已是中午时分,便到一家挂着“大炖菜”招牌的饭店吃午饭。四个人点菜,山蘑菇炖柴鸡、炝炒蕨菜、鲜黄花炒肉片和炸野菜丸子,全是地方特色。还想多点几样,老板娘却道:“咱这饭店,菜量足,都是大份。再点就多了,吃不了,浪费!”话说得直接,却是满满的真诚。
⑬主食自然少不了莜面窝窝和炸黄糕。老板娘还是那句话:“你们四个人,一样一份足够,我们这菜分量足,多了吃不了……”
⑭果然如老板娘所说,她家的菜分量足,幸好我们没有多点。吃完午饭,返回汽车维修店,此刻车已经修好。问老板多少钱,没想到老板摆摆手:“问题不算大,给一百就够了!”一瞬间,不禁为刚刚来时的心存怀疑、多有戒备而感到羞愧。事实确实如老板所说——不坑你们,崇礼人不要谎子。
⑮回程的路上,坐在车上,用手机上网,搜索“崇礼”二字,发现崇礼之名来自“崇尚礼义”之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润一方人,想来,崇礼人“不耍谎子”的品行,就是这样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吧!突然间,又想起不久将要在这里举行的冬奥会,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崇礼人的诚信与热情。
(《人民日报》2021.12,有改动)(1) 作者追忆了自己在崇礼短暂停留的“一幅幅画面”,表达了对崇礼的情感。这“一幅幅画面”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作答。
(2) 结合第⑥段中对根雕造型的描写,在横线处补写评价性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A. 俯仰生姿入木三分
B.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俯仰生姿惟妙惟肖
D. 千态万状入木三分
(3) 文章第⑮段写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润一方人。”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假如友人邀你给他画一幅画,要有崇礼的特点。你会选择怎样的景、物或人入画?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描述画面并说明理由。
8.按要求完成作文。
回顾2021,空间站上的课堂圆了我们的太空梦;展望2022,冬奥会的召开让我们再圆奥运梦。站在岁末年初的你,回望过去,实现了哪些小小的梦想?憧憬未来,你又为实现梦想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看看身边,还有哪些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人和故事?请以“圆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②不少于5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9.在法布尔的眼里,螳螂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小甲虫为儿女“操碎了心”……假如你走进这生动有趣的昆虫王国,并且能听懂它们的语言,还与它们一起交流、生活……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②不少于5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①A ②B ③B
【小题2】
示例:①为什么冬奥会会徽的名字叫“冬梦”呢
②激励所有人放飞梦想
【小题3】一起向未来
【小题4】A
【小题5】示例:诚挚地邀请您:共聚云端,关注北京冬奥
【小题6】示例:朝阳学子积极参与冰雪运动
【解析】1.
①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屏”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bǐng”,“屏息敛声”意思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镌”读“juān”,“携”读“xié”,“携手”的意思是手拉着手。故选A。
②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
A.选段运用“这是……的时刻”只有两个,不能构成排比句式;
C.“万里之外的北京沸腾了,翘首等待的人们,用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由衷的喜悦”运用的不是拟人,而是比喻,将“沸腾”比喻人们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欢呼声;
D.“排山倒海”写出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气势和场面的热烈,与上文的“沸腾”相呼应;
故选B。
③根据“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判断“双奥之城”指的是北京,故选B。
2. 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感知。结合林的回答“起名字时”“所以冬奥会会徽的名字就定在了‘冬梦’上”可以确定上文a空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冬奥会会徽的名字叫“冬梦”呢?根据林对第二重含义的阐释“每一个残疾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想飞的梦想,有更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们去做更伟大的事情”“想用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来激励全世界每一个健全人”,我们可以将b空的答案拟写为:激励所有人放飞梦想。
3. 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布局结构匀称。书写时注意汉字的结构特点。
4.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团结与共”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结合上文中“在面对困境时”,可以确定①空应为“团结与共”。接下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所以应该是“中国人民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共创美好未来”。故选A。
5. 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中“向世界发出关注北京冬奥的‘云端相聚’邀请函”的要求,准确表达出诚挚的邀请即可。
6. 此题考查的是拟写新闻标题。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句,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组织成句。通读新闻后我们在开头可以搜集到“借助冬奥契机,朝阳学子积极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据此可以将标题概括为:朝阳学子积极参与冰雪运动。注意字数要求。
2.【答案】【小题1】示例:梦
【小题2】甲
【小题3】嗟谩示例:追求理想境界
【小题4】①猿鸟乱鸣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示例一: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示例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1.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理解。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所以我们可以把题目拟为“梦”。据此理解作答。
2.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了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故选甲。
3.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下片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最后“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①题需要注意“猿”“暮”的书写。②题抓关键词“日暮登临而引发无限乡愁”。③题按照要求从备选词语中任意两种,写出相关的诗句即可。
3.【答案】【小题1】①同“慧”,聪明
②顽固
③巩固
【小题2】乙
【小题3】我为京城氏之子的天真热情点赞。你看,他虽然年幼,但不怕路途遥远,高高兴兴“跳往助之”,对移山一事积极热情。
【解析】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你真的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聪慧。
②句意为:你思想顽固。固:顽固。
③句意为:巩固国防,不是靠山溪的险恶。固:巩固。
2.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甲】句翻译为: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故句子中“已经90岁高龄”“独自居住”理解有误;
【乙】句翻译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愚公认为只要子子孙孙坚持干下去,山会越挖越少,总会被挖平的”理解正确;
【丙】翻译为: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天帝被操蛇之神感动了”理解有误;
故选乙。
3.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注意是对人物“点赞”。可以是愚公妻子,可以是京城氏孀妻、遗男。仿照例句写出评价即可。
4.【答案】(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示例:因大山阻路,愚公带领子孙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将山移走;深受天坑之苦,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天路”。“愚公移山精神”应是造福他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
【解析】(1)根据“材料中下庄村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理解,写出愚公的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本题考查对愚公精神的理解。结合文本和材料阐述即可。
示例:因大山阻路,愚公带领子孙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将山移走;深受天坑之苦,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天路”。“愚公移山精神”应是造福他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
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5.【答案】示例:我会想到信仰。《红星照耀中国》里提到长征是一场举国大迁移,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取得这样的奇迹,认为是源于坚定的信仰,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信仰是有力量的。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结合要求从图中任选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作答即可。
6.【答案】【小题1】①示例:融入中国元素②科技感十足
【小题2】①B ②A
【小题3】
示例一:“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一句中,“1/4”突出了国家速滑馆屋面用钢量少,说明
冬奥场馆科技感十足的特征。
示例二:“20天”强调了国家游泳中心“水——冰”场地转换时间之短,说明冬奥场馆设计科技感十足。
【小题4】
示例一:图A中场馆是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它的曲线与飞天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外形灵动飘逸,与群明湖相映成趣。
示例二:图B中场馆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它盘踞在山脊之上,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
【解析】1. 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感知和概括。通过阅读材料一,我们发现冬奥会的场馆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绽放”,据此可以提炼出第一个特征:融入中国元素。材料二中介绍了场馆设计中科技反面的创新,材料中可以搜集到“三大赛区的场馆都充满了科技范儿”,据此概括出第二个特征:科技感十足。据此理解作答。
2. 此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衔接。根据“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可以知道这是关于王次仲的传说。郡人王次仲改仓颉旧书为隶书,始皇奇而召之。三征不至,始皇怒,命槛车送之,次仲化作大鹏翻飞而上,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有大翮、小翮之称。”他故去后,人们敬仰他的为人,钦佩他的书法改革,便在海陀山上修建了次仲庙,以示纪念。又将海陀山东侧的两个山峰命名为大翮山、小翮山。就是大海坨和小海坨。据此判断一空应为B。材料一第⑦段中介绍了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场馆外富有创意的设计凸显了中国的传统元素,据此可以联想到的诗词“谁持彩练当空舞”,所以②空应为A。
3.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材料二中选择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加以分析即可。示例:“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0”,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温差的控制范围和碳排量低的特点,进而说明了“冬奥场馆设计科技感十足”。
4. 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根据A图的形态特征,结合料一中第⑥段的“中心的曲线与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大跳台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背景下跳脱又并不突兀,在群明湖湖水的倒映下尤为灵动飘逸”等句子可以判断该图为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根据图B中场馆的外部形态,结合材料一第③段中“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可以判断该图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
7.【答案】【小题1】
要点:①到汽车维修店修车,老板真诚不耍谎子。
②去土特产店买根雕,店主老刘说价格随心意而定。
③进饭店吃午饭,老板娘真诚提醒不要多点。
【小题2】B
【小题3】
要点:①崇礼山多林密,草木旺盛。崇礼人售卖蘑菇、黄花之类的山货和用树根做成的工艺品,满足生活需要。
②崇礼崇尚礼义,孕育了崇礼人诚信与热情的品行。
【小题4】示例:我会选择树林、河流和蘑菇。蓝天下,郁葱葱的树木遮挡了远处的群山;林木间,大朵小朵的山蘑菇钻出地面;溪水潺潺,正流向远方。因为崇礼的地理环境和崇礼人的生态意识,让我感受到这里是一个纯净而美好的地方。
【解析】1. 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阅读全文,从第④段中“对方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笑了笑说:‘放心吧,绝对不坑你们,咱崇礼人不耍谎子’”,第⑭段“返回汽车维修店,此刻车已经修好。问老板多少钱,没想到老板摆摆手:“问题不算大,给一百就够了”可以概括出:到汽车维修店修车,老板真诚不耍谎子;从第⑪段“朋友相中一尊‘金鸡雄姿’的根雕,问及价格,老刘说:‘你们看着给吧。’朋友依着材质和工艺在心中估了一番价格,问:‘二百怎么样?’老刘想都没想:‘行,拿走吧’”可以概括出:去土特产店买根雕,店主老刘说价格随心意而定;从第⑫段“还想多点几样,老板娘却道:‘咱这饭店,菜量足,都是大份。再点就多了,吃不了,浪费’,”第⑬段“主食自然少不了莜面窝窝和炸黄糕。老板娘还是那句话:‘你们四个人,一样一份足够,我们这菜分量足,多了吃不了’”可以概括出:进饭店吃午饭,老板娘真诚提醒不要多点。
2.
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俯仰生姿”意思是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不能用于评价根雕造型,排除A、C项;“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显然不能用来评价根雕造型,排除D项;“千态万状”极言状态之多,与上文“似雄鹰展翅,如金鸡,像金蟾觅食,若鹤鸣长空”的描述相吻合,能够表现根雕的造型丰富,“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这里形容根雕做得精美,比较贴切;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结合文章第⑧段中“崇礼这地方,山多林密,草木旺盛。六道木、小叶杨、五角枫、麻梨、白桦、落叶松,漫山遍野”,“开始的时候,只卖些蘑菇、蕨菜、黄花之类的山货”“他发现有人把农户当柴烧的树根做成工艺品出售,销量不错,便动了做根雕的念头”,第⑫段中“四个人点菜,山蘑菇炖柴鸡、炝炒蕨菜、鲜黄花炒肉片和炸野菜丸子,全是地方特色”等句子可知,崇礼具有“山多林密,草木旺盛”的特点,人们依据这个优势,可以通过售卖蘑菇、蕨菜、黄花等山货,开特色饭店的方法作为生活的经济来源;也可以就地取材,根据崇礼“六道木、小叶杨、五角枫、麻梨、白桦、落叶松,漫山遍野”这一特点,学习制作根雕,满足生活需要。
“一方文化润一方人”是指地方文化可以滋润人心,形成良好的民风民俗。结合第⑮段“用手机上网,搜索‘崇礼’二字,发现崇礼之名来自‘崇尚礼义’之意”分析,崇礼人讲诚信,为人非常热情,这种品质在汽车修理店老板、店主老刘、饭店老板娘身上都体现了出来。
4.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意表达,作答时要结合崇礼的地形特点、人物的精神品质等方面来答。如:我会选择画一座山,上面画小叶杨、白桦、落叶松等树木,因为这能够鲜明地体现崇礼“山多林密,草木旺盛”的特点,一方面突出崇礼的自然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展现崇礼的环境之美,让人对即将在这里举行的冬奥会产生强烈的期待。
8.【答案】例文:
圆梦
中秋之夜是个团圆的夜晚,月亮是最圆的,月光是最美的。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啊,全家人都要呆在一起过中秋,这是我家的习俗,也是全国人民的习俗。可惜今年的中秋节不能如愿了,今年大姐大学报名的日子刚好碰上中秋节,所以没办法回来跟我们一起过。
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二姐一起回到爷爷奶奶家,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了。
早晨,二姐带着我去池塘捉鱼。二姐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这个村子给每户人家3条鱼,但是必须得自己去捉。一个上午,我们才捉了4条鱼,我都害羞了,别说二姐了!
下午我们又去摘花生,为晚上准备!
中秋团圆之夜到了,我还跟二姐开玩笑,说:“中秋团圆之夜,到了,请乘客从后面下车,开门请注意!”二姐也就勉强地笑了一下。虽然我去问了二姐为什么不开心,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是大姐这次团圆之夜不能回来,所以,这不算一个合格的中秋节。
“吃团圆饭喽!”厨房里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我和二姐已经早早准备好我们最喜欢的东西——饮料!
“干杯!”大家拿起装有饮料的杯子,和其他人一碰。大家就说起自己的愿望,二姐的愿望是想大姐回来。二姐说完,就哭着跑着出去了。我吃饱饭,就出去安慰二姐,说:“二姐,不要哭,明年大姐一定会回来的,你说对不?”“错!大姐今年就会回来!”这熟悉的声音是大姐的?不可能不可能!大姐去报名了。我和二姐抬头一望,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姐!她回来了!”还在饭局里吃饭的人都纷纷出来瞧,我看到的是一脸的疑惑,一脸的开心。
“大姐,你不是去报名了吗?”我疑惑地问。“姐是为了和你们一起团圆啊!”姐姐认真地回答。
等大姐和二姐都吃饱饭,我们坐在门前,一起谈心,我还炫耀刚学会的诗歌意思中的一句话:“那个月亮真像大银盘!”这时,我们都一起读诗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人还是聚在一起了,我的愿望实现了!你呢,你有和家里人一起团圆吗。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圆梦”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也就是说文中既要有对“梦”的阐释,也要有实现梦想过程的叙述。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其中包括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等,抑或是理想,例如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等。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战胜自己的怯懦等等。切忌将“梦”写得过于宽泛,例如两岸统一的祖国梦,这样的作文很难写得出彩。
最后,要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后的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振作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9.【答案】例文:
做客昆虫王国
周末,我正在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突然一道亮光闪过,我的身体慢慢变小了,似乎只有蚂蚁那么大。四周的桌椅、沙发变成了巨型草丛!
“喂,你好,我是你的导游甲虫先生。”我将头向右转去,发现了一只巨型甲虫。“什么导游?”我惊奇地问,“这是哪儿?”甲虫友好地笑了笑对我说:“这儿是昆虫世界,恭喜你中了我们的大奖——昆虫世界一日游!现在就由我来带领你参观一天吧!”
亮光一闪而过,我出现在了一片大叶子上,面前有一只大毛毛虫。“天呐!”我不禁叫出声来。毛毛虫好像看到我了,一扭一扭地朝我走来,眼神中充满了敌意。我呆住了,傻傻的站在原地不动,眼神中流露出茫然的神情。甲虫导游推了我一下,我才反应过来,如梦初醒,飞一般地逃出毛毛虫的视野。
路上捡到一副眼镜,装进口袋里,继续前进。“嘭”的一声,脑门上居然鼓起了一个大包,我边用手摸着包边抬起头看看什么情况,“呀!”居然一只大知了!“她会把我吃了吗?”我正胡思乱想着,知了小姐好像看懂了我的小心思一样,说:“你好,我是知了小姐,我的眼镜掉了,你们能帮我找到吗?我可不是坏人哦。”我从口袋里拿出刚刚在路上捡到的眼镜问:“这是你的吗?”她看了看高兴地笑了:“谢谢!这就是我的。”“不客气,我们要去下一个景点了,”甲虫导游说,“再见,小姐!”
亮光又迅速地一闪而过。我们出现在一朵鲜花的花瓣上,头顶有一只正在劳动的蜜蜂,“你好!”“你好,我叫蜜蜜,你是谁?来这里干嘛?”蜜蜂问。“我是人类,我来游玩的!”我回
答。“哇!人类,我们交个朋友吧?”甲虫导师说:“快点!你的游玩时间到了,欢迎下次再来!”我高兴地说:“谢谢甲虫先生的陪伴,希望下次再见!”
一道亮光又一闪而过,我又回到了家里,四周也恢复了正常,书桌上依然摆着那本《昆虫世界》。
昆虫世界真是奇妙,我在这里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期待下次再来!
【解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难度较大。阅读题干部分可知,这段文字为我们设置了写作的情境。从“你走进这生动有趣的昆虫王国”“能听懂它们的语言”“与它们一起交流、生活”这三个信息点可知,写作的内容应是围绕“我”与“昆虫”之间的对话、发生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写作。题目要求写一篇故事,文体上应该选择记叙文。本文可以通过记述“我”与昆虫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示“我”对环境的担忧、对昆虫种族濒临灭绝的担忧;还可以通过与昆虫王国里的某一种昆虫的对话,从中揭示昆虫的特点,点明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还可以写“我”到昆虫王国做客,了解了许多昆虫的习性、特点,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从此对昆虫更加喜爱。
第19页,共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