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码:610101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码:610101)
二、招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与学历
(一)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学历
学习合格取得专科学历。
四、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小家电、音响、灯具行业所需的电路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或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目标
(1)初步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知识。
(2)掌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与检测工艺。
(4)掌握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技术。
(5)掌握电子电路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知识。
(6)熟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产品的基本电路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软硬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2)具有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的英语技术资料。
(3)具有电子电路原理图的分析能力、绘制能力及PCB板的设计能力。
(5)具有应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6)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产品的电路设计与测试能力。
(7)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电路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编制能力。
(8)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电路的调测、检验、维修、生产管理、技术支持以及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9)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较强的法制观念,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2)具有爱岗敬业的品质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具有团结协作、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
(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安全优先、质量第一的职业素质。
六、主要就业岗位
(一)主要就业岗位(群)
毕业生主要面向小家电、音响、灯具等行业的电路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产品测试、技术支持、产品销售等岗位。
(二)岗位分析
表一:职业岗位分析表
| 序号 | 职业岗位 | 岗位描述或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 1 | 电子产品开发 | 1. 电路功能、性能分析。 2. 设计方案制定,原理图设计与分析,PCB设计与可行性分析。3. 嵌入式软件设计。 4. 单元电路调试,整机的装配与调试。 5. 设计文件编制。 |
| 2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 1. 来料检验,原材料分类发放。 2. 按照工艺文件组装产品。 3. 生产部件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 4. 生产线现场管理,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5. 生产工具和仪器仪表管理,工艺文件编制,检验文件编制。 |
| 3 | 电子产品测试 | 1. 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方法与参数的确定,测试过程的实施。2. 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测试报告的编写。 3. 测试设备的维护。 |
| 4 | 技术支持 | 1. 市场信息搜集,产品报价。 2. 用户回访,客户关系维护。 3. 产品使用指导,产品技术支持,产品故障修复。 |
(一)所修课程考核合格。
(二)应修学分:课程141学分+素质拓展8学分。
(三)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考核合格。
(四)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须取得如表二所示的证书(中级或中级以上)之一。
表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 序号 | 职业资格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 1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中高级 |
| 2 | 维修电工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中高级 |
1. 课程体系建设说明
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依据,即课程体系必须满足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省级、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的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的课程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小家电、音响、灯具等行业所需的电路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总体要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必须包含各支撑技术基本内容的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就业及今后岗位变动的适应性,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还必须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学生的来源特点。课程体系必须安排有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是为满足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培养以及为扩大就业门路的需要。
基本结构:课程设置由基本素质课(包含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职业能力课(包含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组成。
2.课程结构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
| 素质教育课 | 必修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 | |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形势与 | |||
| 大学英语 | |||
| 体育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
| 劳动课 | |||
| 高等数学 | |||
| 选修课 | 人文社科类、科普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健体类、创业创新及就业指导类五种类型 | ||
| 专业能力课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课 | 模拟电子技术 |
| 必修课 | 电子CAD | ||
| 必修课 |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 | ||
| 必修课 | 小家电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 | ||
| 必修课 | 音频功放电路设计与制作 | ||
| 必修课 | LED应用电路设计与制作 | ||
| 专业(方向)选修课 | 选修课 | SMT工艺技术及管理 | |
| 选修课 | 安卓技术应用 | ||
(一)素质教育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学时 |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 | 本课程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之成长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用型人才。 | 48 |
| 2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本课程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 |
| 3 | 形势与 | 本课程通过讲解和分析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确理解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 16 |
| 4 | 体育 | 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为目标,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具有一定的体育竞赛欣赏能力,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 60 |
| 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本课程是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含义、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与沟通、压力调适、心理危机预防等。课程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心理社会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32 |
| 6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通过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熟练掌握内务整理和队列的基本技能,养成纪律严明的习惯 。 | 52 |
| 7 | 劳动课 | 劳动实践课分为教室公共卫生部分和宿舍卫生两部分,成绩比重各占50%,课程内容包括:各教学楼、实训、实验室的保洁工作;宿舍及公共区域保洁工作;相关教学楼周围绿化地段。 通过不同形式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 16 |
| 8 | 高等数学 | 通过课程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微分方程初步、无穷级数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 120 |
| 9 | 公共选修课 | 设有人文社科类、科普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健体类、创业创新及就业指导类五种类型,学生至少选择3种类型的课程。 | 224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学时 |
| 1 | 模拟电子技术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元器件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和设备,掌握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术。主要内容有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单管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正弦波振荡器的制作,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96 |
| 2 | 电子CAD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与PCB设计的各种规则。主要内容有电子CAD绘图准备工作;绘制电路原理图;创建原理图报表;制作原理图元件库;制作与使用原理图模板;绘制层次原理图;绘制简单的PCB板;PCB进阶设计;制作PCB元件的封装;电子产品电路综合设计一;电子产品电路综合设计二。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72 |
| 3 |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单片机项目开发及单片机系统调试与维护的能力。主要内容有单片机最小系统制作(LED单灯闪烁)、单片机模拟彩灯设计与制作、按键切换模式彩灯设计与制作、数字秒表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基本控制等。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84 |
| 4 | 小家电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家电产品的分类、组成、基本结构、性能特点,熟悉各类小家电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合,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和集成电路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能够读识常见设备的线路,具备查找故障点的基本思路。初步建立小家电设计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手摇发电多功能收音机的制作与测试,吸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智能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56 |
| 5 | 音频功放电路设计与制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OCL、OTL和BTL的基本电路形式、工作原理,掌握有源音调电路的电路分析方法。掌握单电源电路和双电源电路的基本电路形式、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解单电源电路和双电源电路的V1、V2、Vo和IL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电子产品的装配方法和工艺要求。熟悉用通用仪器设备进行功放电路一般性能指标测试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有PCB板制作与OTL功放电路装配,TEA2025功放的电路设计与制作,TDA2040功放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84 |
| 6 | LED应用电路设计与制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LED的主要应用方向,熟悉典型LED应用电路(埋地灯、LED点阵广告牌等)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LED应用电路一般性能指标测试的方法;了解与LED典型应用相关的基本电学、 光学知识。主要内容有LED埋地灯,点阵LED广告牌。教学中建议采用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讲练结合。 | 60 |
专业技能竞赛为专业能力课程,必修,1学分,18学时,不占用课内课时,专业每学期滚动开出,学生需在每学年内参加至少一次且成绩合格。
(四)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说明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学时 |
| 1 | SMT工艺技术及管理 | 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情景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会识别表面组装元器件、表面组装印制板及常用表面组装材料;能操作表面组装设备;会编制工艺流程,能进行表面组装加工、生产的组织、管理,并能够进行SMA的检测及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静电防护,并通过具体学习SMT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SMT生产线和SMT工艺过程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 56 |
| 2 | 安卓技术应用 | 本课程主要介绍android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机制,使学生android系统有全面而整体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掌握安卓系统的开发应用流程,进而掌握为使用该系统的便携设备设计程序的能力。 | 56 |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见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二)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
表三:集中实践教学安排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各学期安排周数 | 备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2 | ||||||
| 2 | 室内用电装配实训 | 1 | ||||||
| 3 | 电子CAD考证实训 | 2 | ||||||
| 4 | 毕业综合实训 | 6 | ||||||
| 5 | 顶岗实习 | 8 | 8 | |||||
| 合 计 | 3 | 8 | 8 | 8 | ||||
表四: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安排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学期 | 总课时 |
| 1 | 室内用电装配实训 | 第1学期 | 24 |
| 2 | 顶岗实习(一) | 第4学期 | 192 |
| 3 | 毕业综合实训 | 第5学期 | 144 |
| 4 | 顶岗实习(二) | 第6学期 | 192 |
| 合计 | 552 |
表四:教学总课时分配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 门数 | 课 时 | 实践课时比例(%) | 备 注 | ||
| 合计 | 理论课 | 实践课 | ||||
| 基本素质课 | 15 | 856 | 466 | 390 | 45.6 | |
| 职业能力课 | 23 | 1506 | 502 | 1004 | 67.7 | |
| 合 计 | 38 | 2362 | 968 | 1394 | 59 | |
(一)教学团队
任课教师的配备要求,包括专业理论课和实训实习指导老师。具体要求包括教师人数、专业技术职称分布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学院外聘企业技术专家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
1.师资数量与结构
(1)目前,本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45岁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达100 %。
(2)专任教师数量应与学生规模相适应。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在50%以上。主要技能课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师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8人。
(3)每门专业课程的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应达到100%以上,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 。
(4)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应有3名以上是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同时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应达到50%。
(5)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或技师)以上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企业一线经验,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水平达到专业教师的要求。
2.业务水平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达到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其中主讲教师应由具备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或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兼任教师担任。
(二)实习实训条件
1. 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能够达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详见下表),应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各实训实验项目操作书,保证校内实训基地正常、有效运行。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实训室设备配置 | 实训项目 |
| 1 | 模拟电路实训室 | 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测试台等。 | 模拟电子线路组装与测试等。 |
| 2 | 数字电路实训室 | 试验箱、万用表、测试台。 | 逻辑门电路测试,简易抢答器,触发器测试。 |
| 3 | AVR单片机实训室 | 60台电脑、AVR单片机开发板、万用表、烙铁等。 | 跑马灯,交通灯控制,音乐铃声发生器,复音电子琴,高档数字功放等。 |
| 4 | ARM单片机(stm32系列)实训室 | 60台电脑、stm32单片机开发板、万用表、烙铁、投影设备等。 | 多功能流水灯,数字日历钟,简易计算器,步进电机控制,红外遥控,LED显示屏等。 |
| 5 | 音响产品实训室 | 家庭影院系统、音频测试仪、频谱仪、交流毫伏表、投影设备等。 |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有源音箱设计与制作,数字功放的设计与制作,家庭影院的配置,环绕立体声的评价等。 |
| 6 | 王伟涛音响工作室 | 变压器、绕线机、音响、万用表、烙铁、操作台等 | 胆机产品的设计与制作,音响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 |
| 7 | 家用电器实训室 | 电风扇、洗衣机、豆浆机、应急收音机、操作台等。 | 电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豆浆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应急灯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等。 |
| 8 | 灯具电路检测中心 | 光谱测试仪、太阳能路灯、蓄电池、摇表等。 | LED照明灯,LED埋地灯、LED太阳能路灯等。 |
| 9 | SMT技术实训室(中山市精密电子公共平台) | 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机、波峰焊机、光学检测仪等。 | 电子产品的表面组装,印刷机的操作与维护,贴片机的操作与维护,贴片机作业编制,现场贴片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等。 |
| 10 | PCB制作室 | 自动刻板机、切割机等。 | 教学、科研PCB板的制作等。 |
| 11 | PCBA实训车间 | 转印机、钻床、工作台、烙铁、万用表等。 | PCB焊接实训,仪器仪表的认知和使用实训,电子产品PCB组件装配实训等。 |
| 12 | 整机装配实训车间 | 装配生产线、烙铁等。 | 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路板组装焊接,整机装配测试等。 |
| 13 | 科技创新实训室 | 电脑20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开发板等。 | 教师科研项目和各类电子科技竞赛项目等。 |
为保证校内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对接,保证学生学习的技能能够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尽量接轨,必须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课程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实习达16周以上,将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融合,使学生在毕业时尽量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 企业类型 | 数量 | 功能 | 接纳学生人数 | 备注 |
| 电子产品生产 | 4家 | 1.岗位技能实习 | 5-10人 | |
| 2.专业技能训练 | 5-10人 | |||
| 3.生产实训课程现场教学 | 10-20人 | |||
|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 | 2家 | 1.岗位技能实习 | 5-10人 | |
| 2.专业技能训练 | 5-10人 | |||
| 电子产品销售 | 2家 | 1.岗位技能实习 | 5-10人 | |
| 2.专业技能训练 | 5-10人 |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4.开发团队
| 序号 | 姓名 | 职称职务 | 备注 |
| 1 | 普清民 | 讲师/专业主任 | 执笔人 |
| 2 | 贺贵腾 | 高级工程师 | 专业带头人 |
| 3 | 黄春平 | 副教授 | 副院长 |
| 4 | 张东辉 | 副教授 | 专任教师 |
| 5 | 陈 越 | 讲师 | 专任教师 |
| 6 | 余振标 | 讲师 | 专任教师 |
| 7 | 刘 洋 | 高级工程师 | 专任教师 |
| 8 | 陈 果 | 讲师 | 专任教师 |
| 9 | 王伟涛 | 工程师 | 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
| 10 | 欧阳忠 | 高级工程师 | 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
| 11 | 苏章钰 | 高级工程师 | 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