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其中18~20为多选题,至少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
B.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
C.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拉力 B.重力、支持力
C.压力、重力、支持力 D.拉力、重力、支持力
3.人在湖水中用桨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桨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4.一个成年人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
A.6牛 B.60牛 C.600牛 D.6000牛
5.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A.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
B.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
C.用手握住瓶子时,手与瓶子之间
D.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
6.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不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
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
B.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
C.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
D.在笔头上装上小,制成圆珠笔
8.火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一人在车厢地板上的P点竖直向上跳起0.5秒后落回到地板上。这个人的落地点是( )
A.在P点前方1米处 B.在P点后方1米处
C.仍在P点处 D.无法判断
9.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空间站会失去惯性
B.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
C.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D.运动员冲刺后不能马上停止是由于具有惯性
10.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12.有一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测力计的一端,使测力计在桌面上静止,测力计的示数为5N,忽略该测力计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 )
A.均为2.5N B.均为5N
C.均为10N D.分别为5N和10N
13.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以断定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
B.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
C.将石块沿斜向上方向抛出
D.电梯从静止状态加速上升
14.用水平作用力F把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力F增大一点,物体仍然保持静止,则( )
A.物体所受重力增大 B.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
C.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增大 D.物体所受合力增大
15.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
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1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却是马蹄的三倍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17.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 使板A 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8.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推木箱未动,这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等于人的推力
B.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在木箱下面垫上儿根圆木再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木箱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20.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21.踢足球是学生喜欢的运动之一。小明用脚踢静止的足球,足球向前滚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但最终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 。
22.在网球比赛中,网球撞击球拍后,球反向弹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用力拉弓,弓箭被拉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3.实验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 有关,还跟力的 和 有关,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它的 有关。
24.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的。
25.如图,正方体金属块重20N,F恒为5N,当金属块静止不动时,则支撑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FA= N,FB= N,FC= N,FD= N
26.小红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小红改用2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7.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F2 F3(填“>”、“<”或“=”)
28.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 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9.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水平面上用三种不同的表面(毛巾、棉布、木板)分别做同一实验:(1)每次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2)由实验可知,在同样条件下,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 ,它前进得就越远。
3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晓贤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晓贤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晓贤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3)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
31.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甲、乙为木板,丙为毛巾表面)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 与 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和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作图题(共4分)
32.如图表示一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请在图上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33.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面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B对斜面C的压力。
五、计算题(共7分)
34.(8分)小明要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测出自己的质量是50kg,测量每只鞋底的面积是250cm2,则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10N/kg)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其中18~20为多选题,至少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解答】解:
A、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物体是任意的,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一定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例如磁体和铁之间不接触时也会产生磁力作用,故C正确。
D、因C选项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
站在匀速上升电梯里的人受到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故选:B。
3.【解答】解:划船时,船桨对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
故选:D。
4.【解答】解: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
成年人的重力是:G=mg=60kg×10N/kg=600N;
故选:C。
5.【解答】解:
A、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相对静止,因此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不符合题意;
B、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在纸面上滑动,因此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符合题意;
C、用手握住瓶子时,手与瓶子之间相对静止,因此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不符合题意;
D、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解答】解:A、物体静止不动时,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物体不受力,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说法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说法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在钢丝钳口刻上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在笔头上装上小,制成圆珠笔,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原来人随火车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人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人具有惯性,他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即人在空中的一段时间内,在水平方向上仍以2m/s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等人落下后,他和火车都以2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了0.5s秒,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1m.所以人仍落在原来的起跳上,即P点处。
故选:C。
9.【解答】解:ABC、因为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ABC均错误;
D、运动员冲刺后,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不能马上停止,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的匀速运动下去。
故选:D。
11.【解答】解:A、图中F1与F2,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木箱的提力F与重力G,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图中轿车的牵引力F牵与阻力F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D、木箱受到的重力G与受到的推力F,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大小也不同,所以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解答】解: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测力计的示为5N,说明某同学作用在测力计挂钩上的力为5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另一同学作用在测力计上的力也是5N。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变化,故物体没受平衡力;
B、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故火车受平衡力;
C、石块做曲线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石块不受平衡力;
D、电梯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电梯不受平衡力。
故选:B。
14.【解答】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当力F增大一点,重力不变,故A错;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右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始终等于其重力,故B错;
C、墙面的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增大,由p=可知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变大,故C正确;
D、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故D错。
故选:C。
15.【解答】解:A、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合力方向向下。故A错误;
B、上升到最高点时,毽子的速度瞬间为0,此时,毽子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下落过程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毽子的速度越来越大,阻力越来越大,重力不变,合力越来越小。故C错误;
D、上升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和,下落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差,故D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A、啄木鸟的尖喙,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对树木的压强。故A错误。
B、人口腔里的尖牙也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故B错误。
C、骆驼通过其过大的脚掌面积,减小了对沙漠的压强,所以被称为沙漠之舟。故C正确。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大象耳朵的这两个功能与与压强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7.【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用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B正确、C错误;
因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
所以,由p=可知,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A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1)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图中,
∵(mp<mQ),
∴Gp<GQ,
∴F1<F2,故A错误;
(2)乙、丙比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F3>F2,故B正确;
(3)丙、丁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19.【解答】解:
A、人推木箱未动,则木箱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说法正确。
B、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都作用在木箱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B说法正确。
C、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再推,用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减小。故C说法正确。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跟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受力还是不受力,是否受平衡力都没有关系。物体只有在运动状态改变时才能体现出来。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C。
20.【解答】解: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汽车和地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二者分别作用在汽车上和地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21.【解答】解:足球运动员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22.【解答】解:在网球比赛中,网球撞击球拍后,球反向弹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力拉弓,弓箭被拉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
23.【解答】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用扳手拧螺丝,在远离螺母处用力更容易拧开,这是因为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点。
24.【解答】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锤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
25.【解答】解:由图可知,在图A中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即是20N;
在B图中支撑面受到的压力和重力无关,大小即力F的值,是5N;
图C中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力F,即是20N﹣5N=15N;
图D中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加上力F的大小,即是20N+5N=25N;
故答案为:20;5;15;25。
26.【解答】解:
(1)重30N的物体,在15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N。
(2)小红将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仍未15N。
故答案为:15;15。
27.【解答】解:当物体匀速上升、静止或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都是平衡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F1=F2=F3。
故答案为:=;=。
28.【解答】解:乙图和丙图中,受力面积相同,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压力。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9.【解答】解:
(1)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每次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以保证其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相同。
(2)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在本实验中,木板表面最光滑,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滑行的最远,速度减小得越慢,则可知在同样条件下,表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故答案为:(1)保证其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相同;(2)小。
30.【解答】解:(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
(2)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大于向左的拉力,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为: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
(3)要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可以用小车代替木块,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
故答案为: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31.【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以知道摩擦力大小。
(2)比较图甲与图乙可以看出,接触面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图甲和图丙可以看出,压力相同,接触面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2)甲;乙。
四、作图题(共4分)
32.【解答】解: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
故重力的示意图如下
33.【解答】解: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如下图:
五、计算题(共7分)
34.【解答】解: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50kg×10N/kg=500N,
双脚站立时的受力面积:
S=250cm2×2=500cm2=0.05m2,
他对地面的压强:
p===1×104Pa。
答: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104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