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狐狸分奶酪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51:41
文档

狐狸分奶酪教案

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和“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3.通过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道理。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题。1.出示动画:《乌鸦与狐狸》的故事。2.刚才的动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狐狸有关的故事《狐狸分奶
推荐度:
导读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和“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3.通过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道理。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题。1.出示动画:《乌鸦与狐狸》的故事。2.刚才的动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狐狸有关的故事《狐狸分奶
22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和“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课题。

1.出示动画:《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2.刚才的动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狐狸有关的故事《狐狸分奶酪》。

2、教师引导学生读课题后解题,启发思考。

1.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准确、熟练。

2.奶酪是什么?你从图上能找到吗?用圆圈“0”圈出来。(奶酪:是一种牛奶制作成的食品。)

3.奶酪是谁的?你从哪里知道?快从课文中找到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

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1)奶酪是(熊哥哥)和(熊弟弟)捡到的。他俩只捡到了(一)块奶酪。

(2)“拌起嘴来”的意思是:吵起架来。

熊哥哥和熊弟弟因为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所以拌起嘴来。

2.和同桌讨论后再回答:如果你和同桌捡到了一块奶酪,你们会怎么办?

3.请大家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2-11自然段。

1.后来怎么办了呢?请你读一读第2-11自然段,四人小组分角色演一演。

2.“掰成两半”:你能演一演把什么“掰成两半”的动作吗?(教师提供道具)

3.“匀”的意思是:匀称,一样多。“不匀”的意思是不一样多。课文中是指狐狸把奶酪分得一

边多,一边少,不匀称。

4.想一想,说说反义词:

   开始——(结束)     仔细——(马虎)   公平——(偏心)

5.读读句子,想想问题:

(1)出示句子:“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a 这里为什么用感叹号?(因为他们很激动,大声嚷着说话。)

b “俩”是指:两个人“小哥儿俩”在课文里是指:熊哥哥和熊弟弟两个人。

c 教师请多个同学读,评价、比较、提高朗读水平。

(2)出示句子: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你们别急,看我

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a想一想:狐狸是真的仔细瞧,还是装的仔细瞧?为什么?(狐狸是假装仔细瞧,故意欺骗熊哥哥熊弟弟,骗奶酪吃。)

b“——”这个叫什么标点符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这个叫“破折号”,在这里表示后面

补充了狐狸的动作。)

c谁能演一演?

(3)“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a这句话是真的说狐狸会分吗?两感叹号表示什么感情?(这句话不是说狐狸会分,而是反着指

责狐狸狡猾,故意把奶酪骗到手吃光它。感叹号表示两只小熊很生气。)

b谁能演一演?

6.讨论课后第2题: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

熊,会怎么做?

参:

不同意狐狸的说法,因为他是在欺骗熊哥哥熊弟弟,故意把奶酪分得不一样多,一口一口自己骗

吃了。如果我是小熊,就让着一点别人,不斤斤计较,免得被人家骗。

7.这个民间故事告诉我们: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上当受骗,才快乐。

五、表扬同学们学习认真,奖励观看课文动画。

六、拓展练习:

1.后来怎么样了呢?发挥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2.读读课后第3题,说说词语的意思和区别。

七、布置作业:

1.回家讲《狐狸分奶酪》这个民间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其它寓言故事。

3.读熟第23课《纸船和风筝》

八、板书设计:

                   小熊:拌嘴、嚷、生气

        22  狐狸分奶酪                                 不斤斤计较

          (民间故事)      狐狸:掰成两半、不匀       不上当受骗                                                        

                            一口一口吃光了

文档

狐狸分奶酪教案

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和“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3.通过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道理。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题。1.出示动画:《乌鸦与狐狸》的故事。2.刚才的动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狐狸有关的故事《狐狸分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