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隐患排查计划表表格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51:48
文档

隐患排查计划表表格版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1月10日日常隐患排查(每月)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检查铵的数量、流向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0日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5日(春节前)1月31日是春节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推荐度:
导读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1月10日日常隐患排查(每月)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检查铵的数量、流向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0日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5日(春节前)1月31日是春节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

时 间

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
1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

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检查铵的数量、流向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月20日

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

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月25日(春节前)

1月31日是春节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2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2月25日

专业隐患排查(每季度)

对消防和公用工程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2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3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3月15日

季节性隐患排查(每季度)(春季)

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3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及时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每次)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排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本季度末需完成   

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 接受的程度。

3.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 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 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3)技术改造项目;(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在隐患治理方面,应满足:

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

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报告外,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企业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并满足:

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

(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3)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 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 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 关人员。

2.企业应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企业应满足:

1.企业应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企业应与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书。

2.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二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

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
4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4月20日

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

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4月25日(五一前)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4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5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5月25日

专业隐患排查(每季度)

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5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6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6月15日

季节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夏季)

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6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及时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每次)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排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本季度末需完成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满足以下要求:

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 接受的程度。

3.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 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 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3)技术改造项目;(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在隐患治理方面,应满足:

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

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报告外,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企业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并满足:

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

(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3)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 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 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 关人员。

2.企业应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企业应满足:

1.企业应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企业应与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书。

2.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6月末需完成

企业应当根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9.变更管理制度;10.应急管理制度;11.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18.承包商管理制度;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按照有关法律、行规规定,需要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的,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16 学时。

企业必须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企业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企业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2.培训教育措施;3.管理措施。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厂级、车间级分级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

企业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是否按照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是否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后,是否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企业是否制定了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是否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

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
7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7月20日

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

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7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8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8月25日

专业隐患排查(每季度)

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8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9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9月15日

季节性隐患排查(每季度)(秋季)

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9月28日(十一前)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9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及时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每次)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排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

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
10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0月20日

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

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0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按实际情况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1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1月25日

专业隐患排查(每季度)

对消防和公用工程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1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2月10日

日常隐患排查(每月)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2月15日

季节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冬季)

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12月30日

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的检查考核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及时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每次)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排查

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

硝基肥车间

全部生产装置区
本季度末需完成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满足以下要求:

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 接受的程度。

3.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 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 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3)技术改造项目;(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在隐患治理方面,应满足:

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

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报告外,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企业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并满足:

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

(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3)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 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 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 关人员。

2.企业应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企业应满足:

1.企业应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企业应与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书。

2.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12月末需完成

(同6月末)

企业应当根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9.变更管理制度;10.应急管理制度;11.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18.承包商管理制度;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按照有关法律、行规规定,需要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的,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16 学时。

企业必须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企业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企业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2.培训教育措施;3.管理措施。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厂级、车间级分级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

企业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是否按照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是否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后,是否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企业是否制定了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是否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本年末需完成每年

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企业应设置安委会,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并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营业收入不超过 1000 万元的,按照 4%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 1000 万元至 1 亿元的部分,按照 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 1 亿元至 10 亿元的部分,按照 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部分,按照 0.2%提取。

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安全生产的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方面:

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

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1.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文档

隐患排查计划表表格版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隐患排查计划表时间排查名称排查内容排查单位排查岗位1月10日日常隐患排查(每月)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检查铵的数量、流向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0日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电仪车间、车间、硝基肥车间全部生产装置区1月25日(春节前)1月31日是春节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每次节假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