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9:48
文档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答案】B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
推荐度:
导读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答案】B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共20题 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答案】B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答案】B

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约为39℃

B. 期末考试正在进行,现在考场的气温约为40℃

C. 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

D.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答案】D

4.根据密度公式ρ= m/V可知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答案】D

5.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的酒界面分明,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答案】D

6.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       )

A.1:1 B.1:3 C.9:1 D.1:9

【答案】A

7.小丽用照相机对某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下图甲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 )

A.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增大像距    

B.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减小像距

C.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减小像距    

D.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增大像距

【答案】B

8.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0° B.90°         C.45° D.180°

【答案】A

9.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10.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C.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D.井底之蛙-----光的色散

【答案】C

11.在20℃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人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 (        )

A.立即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12.李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A

1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匹马立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

A.频率高     B.音色差          C .音调高                      D.响度大

【答案】D

14.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答案】D

15.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D

16.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船舱        B.河水              C.河岸上的树          D.迎面驶来的船

【答案】A

17.如图所示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18.如图,有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某种透明介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为       ,空气位于界面的______侧。

【答案】HD;∠1;AE的下方

19.如图所示,甲是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眼睛和透镜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答案】C

20.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如图8所示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四、二. 填空题(题型注释)

21.王梅发现她家新买的白炽灯用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电压下发光时要暗一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变      ,消耗的实际功率变      的缘故。

【答案】升华、大、小

22.有一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较低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量,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答案】凝华、吸收

五、三. 作图题(题型注释)

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甲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AB的像A’B’.

(2)图乙中,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3)在图丙中已知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将入射光线补充完整.

(4)如图丁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答案】见解析

评卷人得分
六、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冰箱

有些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在距地面20~50km 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总有一天会损坏,其中的氟利昂最终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 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 。现在己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 、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 年签署了《 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在全面落实议定书中的条款。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简要说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2)上述电冰箱会破坏臭氧层吗?

(3)小明发现自己家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有质量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案】(1)工作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不会破坏臭氧层 (3)冰箱压缩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大,因而感觉背面热,不工作时则温度降低。且压缩机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工作时间会更长,因而热的厉害,并不是质量问题。

评卷人得分
七、实验题
25.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②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

【答案】(1)左;(2)①用手直接拿砝码,②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3)57.4;2.87

文档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答案】B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