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附属工程
监
理
细
则
编制:
审核:
浙江正和监理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
一、工程概况
二、附属监理工作依据
三、监理范围与目标
四、现场监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五、工程质量控制
六、 工程进度控制
七、 投资控制
八、 安全与文明施工监控
九、 监理工作流程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银湖山庄一期~三期室外附属工程
(二)工程地点:衢江区后溪镇大川村
(三)建设单位:衢州富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四)设计单位:浙江海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施工单位:衢州乐业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六)监理单位:浙江正和监理有限公司
二、监理工作依据
1、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2、附属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的规范等有关资料。
3、施工方提供的附属施工方案。
4、委托监理合同和施工承包合同。
三、监理范围与目标
1、监理范围:附属工程质量,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
2、监理目标: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要求。
四、现场监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总 监 理 工 程 师 周剑锋
监 理 员 周峰
五、工程质量控制
A、道路工程测量与放样
(A)测量放样前应先审核施工单位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卷尺等测量仪器是否有校验合格证,无校验合格证不准使用,审查施工单位测量放样人员是否有相应资格。
(B)督促施工单位请专业测量人员做好施工原始水准点、控制点、基准线的测量放样工作,测量放样的精度必须满足规范控制测量要求,监理人员进行旁站,测量放样结果报监理书面审核,监理工程师对其测量放样结果用自备的全站仪、水准仪、圈尺进行复核,并请法定检测机构对这么样精度进行核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施工放线依据材料。
(C)碎部放样必须以原始基准点为依据,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各部位结构层的测量放样,并经复核合格后将资料及时上报。
(D)监理工程师根据原始控制点,审核施工单位上报资料、要求施工单位配合复核施工临时水准点、道路中线点、根据复核情况及规范要求进行质量认可,并作为今后施工测量依据或通知整改。
(E)督促施工单位各结构层施工前及时检查上层中心线、标高、平整度及其它测量资料。未经监理单位批准,不得进行下层施工。
B、施工单位应在下述部位进行测量放样报验:
原地坪、基土回填前、路基成形后、塘渣垫层下、塘渣垫层面、稳定层模板预检后、稳定层成形后、沥青砼路面各层施工后、沥青砼路面成形后;人行道路基、塘渣垫层、水泥稳定层、铺装面层。
C、路基施工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厚度 | ±10% | 1000㎡ | 1点 | 用尺量 |
| 2 | 平整度 | 15MM | 20M | 1点 | 用3米直尺量最大值 |
| 3 | 宽 度 | 不小于设计 | 40M | 1点 | 用尺量 |
| 4 | 中线高程 | ±20MM | 20M | 1点 | 用水准仪量 |
| 5 | 横 坡 | ±20且MM≤0.3B | 20M | 1点 | 用水准仪量 |
| 6 | 压实度 | 设计要求 | 1000㎡ | 1点 | 灌砂法 |
施工工艺 监理程序
方路基土石方施工工艺及质量监理流程图
D、路基施工工序
(A)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提交施工方案及原地坪测量,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性能、质量可靠性后签署意见,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B)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监理应巡视检查明沟排水、表层耕植土开挖厚度、施工机械基土碾压情况。
(C)填方路基为塘渣填筑,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应超过设计要求(不超过30㎝);若分几个作业段施工,则先填地段应分层留阶,台阶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大于1米)。
(D)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符合要求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复验。
(E)监理人员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各项(压实度、回弹模量)见证试验,标高、中线等平行检测,若结果合格,签发工程质量认可单,不合格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F)填河段路基处理的控制:严格旁站监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围堰、清淤、分层压填塘渣施工,压实度不小于设计;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签署工序评定意见。
E、垫层施工工序
(A)要求施工单位对塘渣供应商资质报监理单位审批。
(B)检查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对管理人员、施工机械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到场的塘渣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要求施工单位配合进行见证筛分现场试验,按图纸要求控制塘渣的粒径及级配,最大含量不大于设计规定(≤5%);巡视检查施工单位摊铺方法,骨料是否均匀,无粗细颗粒分离现象,摊铺厚度每层不得超过设计规定25~30㎝;下层控制最大粒径20㎝,上层控制最大粒径为15㎝。并旁站纪录整个碾压过程,观测其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碾压范围及搭接、轮迹情况,若发现局部有“弹簧”现象,指令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C)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塘渣层碾压后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和中线高程。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按规范进行见证弯沉测试、密实度试验、抽样检测,合格后给予签认。不合格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施工单位未经监理人员质量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F、道路侧石、平石安装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顺直度 | 10 | 100M | 1 | 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 |
| 2 | 相邻块高度 | 3 | 20M | 1 | 用尺量 |
| 3 | 缝宽 | ±3 | 20M | 1 | 用尺量 |
| 4 | 侧石顶面高程 | ±10 | 20M | 1 | 用水准仪量 |
(A)检查侧石材料报验情况、并对进场侧石进行回弹,复核砼实体成型强度。
(B)巡视检查侧平石的安装高度、平整度、直顺度等,有无明显色差。
(C)检查安砌预制构件的水泥砂浆强度及勾缝质量,检查侧石固定砼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根据规范要求抽查侧石安装质量,合格后签发工序质量认可单,不合格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G、青石板铺装工序
(A)青石板允许偏差控制目标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基层压实度 | 设计 | 100M | 1 | 用环刀/灌砂法检验 |
| 2 | 平整度 | 5 | 20M | 1 | 用3米直尺量 |
| 3 | 相邻板高度 | 3 | 20M | 1 | 用尺量取最大值 |
| 4 | 横坡 | ≤0.3%B | 20M | 1 | 用水准仪量 |
| 5 | 纵缝直顺 | 10 | 40M | 1 | 拉20米小线量最大值 |
| 6 | 横缝直顺 | 10 | 20M | 1 | 沿路宽拉小线取最大值 |
| 7 | 井框与路面高差 | 5 | 每座 | 1 | 用尺量 |
a人行道土石方、塘渣垫层、稳定层、细石砼按路面工序评定,花岗岩铺装按预制小方块评定。
b施工单位每侧各工序自检合格后应填写验收报审表,监理按规范要求进行见证抽样做密实度试验,平行检测合格后签发工序质量认可单,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C监理人员应经常性巡视检查人行道回填土的质量,不得用垃圾土、淤泥等杂土,注意回填时土的含水量、分层厚度,及机械密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检查小方块的规格及外观质量,火烧板按原材料验收(预制块还应进行工序评定)。
e铺设时,抽检纵横缝的直顺度和平整度、横坡。
f检查铺砌砂浆质量。
H、雨水口、支管工序
(A)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规定,检测并位、支管的定位和高程。
(B)检查所用的井框、井盖及支管的出厂合格证明。
(C)抽查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及雨水井的砌筑、支管接口质量。
(D)督促施工单位注意井周、支管回填质量。
(E)检查外观质量,要求井内抹面平整,不得起壳、裂缝,井内严禁有垃圾物,井框、井蓖无损,安装平整,合格后给予签署工序评定意见。
(4)排水管道工程监理要点
A、雨污管道工程:本工程范围内,排水管道施工有大开挖施工和顶管施工。
雨污管道工程质量监控总程序
B、测量工序
(A)审查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和设备是否检定,未经检定的仪器不能在本工程中使用。
(B)校正水准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二个II等水准点,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二个II等水准点进行往返测法测定其高差,进行原始水准点核对,确定基准点。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便于现场高程控制的若干施工水准点(每200米不宜少于1个),组成高程测量控制网,并检查其布线的合理性及施工水准点的精度,要求水准闭合差≤±20√L(㎜),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C)组织并参与施工单位校对红线桩,再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以红线桩为基础的施工平面控制网,检查其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置方法及加密控制点精度,要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n为测站数,要求测距精度﹤1/3000。
C、沟槽开挖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槽底高程 | 0~-30 | 两井之间 | 3点 | 用水准仪检查 |
| 2 | 槽中每侧宽 | 不小于规定 | 两井之间 | 6点 | 用经纬仪/拉线、尺量 |
| 3 | 沟槽边坡 | 不小于规定 | 两井之间 | 6点 | 用坡度尺量 |
沟槽开挖监理要点:
(A)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沟槽土方施工方案,审核其沟槽开挖断面型式是否使用、安全,沟槽支撑措施是否合理,排水措施是否得当,提出合理的监理建议并督促其落实。要求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轴线复测,并进行自然地坪标高测定。
(B)审查挖土单位的分包资质及人员、设备情况和质保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班组技术交底。
(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督促施工单位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合理确定分段长度,确保工序衔接,劳动力、机械均衡施工。
(D)在整个挖土过程,监理人员做致电旁站监理,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沟槽长度、宽度及放坡坡度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将开挖土分类堆放、确保回填土土源质量。严格控制机械挖土深度,管槽底土10cm范围内必需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施工期天气情况,禁止雨天开挖,避免槽底受水浸泡。
(E)沟槽开挖后,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基槽验收,检验符合要求后签证验收意见并签署工序质量评定意见,并督促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防基地土扰动或水浸。
D、平基、管座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砼抗压强度 | GBJ107-87 | 100㎜ | 1点 | GBJ107-87 | |
| 2 | 垫层 | 中线每侧宽 | 不小于设计 | 10m | 2点 | 用经纬仪/拉线、尺量 |
| 高程 | 0~-15㎜ | 10m | 1点 | 水准仪量 | ||
| 3 | 平基 | 中线每侧宽 | 0~10㎜ | 10m | 2点 | 用经纬仪/拉线、尺量 |
| 高程 | 0~-15㎜ | 10m | 1点 | 水准仪量 | ||
| 厚度 | 不小于设计 | 10m | 1点 | 用尺量 | ||
| 4 | 管座 | 肩宽 | -5~10㎜ | 10m | 2点 | 拉边线用尺量 |
| 肩高 | ±20㎜ | 10m | 2点 | 用水准仪量 | ||
| 5 | 蜂窝面积 | 1% | 2井间每侧面 | 1点 | 用尺量蜂窝、麻面面积 | |
平基、管座监理要点:
(A)随机抽取管基、管座砼的抗压强度试块。
(B)抽检垫层、平基的厚度,高程、中心线偏差及管基砼浇注质量并签署工序质量评定意见。
E、管道安装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中线位移 | 15 | 两井之间 | 2 | 经纬仪/拉线、尺量 | |
| 2 | 管内底标高 | D≤1000㎜ | ±10 | 两井之间 | 2 | 用水准仪量 |
| D﹥1000㎜ | ±15 | 两井之间 | 2 | |||
| 倒虹吸管 | ±30 | 每道直管 | 4 | 用水准仪量 | ||
| 3 | 邻管内底错口 | D≤1000㎜ | 3 | 两井之间 | 3 | 用尺量 |
| D﹥1000㎜ | 5 | 两井之间 | 3 | |||
(A)督促施工单位对进场管材进行验收,检查承插口管身缺陷,清退不合格产品,并及时办理材料报验手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承插口工作面、橡胶圈表面处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逐根对插口进行标记,并检查纪录安装纵向间隙。施工时,应检查临时裁割管段管口不平度,垂直度,椭圆度,是否符合要求,校对承口内周长与插口外周长是否符合要求。
(B)安管过程中应检查其中心线位置、管道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督促其进行班组技术交底,并随时纪录安装原始数据,及时填写安装质量纪录表报验。
(C)安装时应检查其管道是否垫稳,中心线、高程核对正确后是否逐根及时进行管底碎石回填塞实,严禁管道长距离、长时用水泥垫块垫衬;安装完成后对该工序进行质量评定。
F、抹带接口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宽度 | 0~5㎜ | 两井之间 | 2点 | 用尺量 |
| 2 | 厚度 | 0~5㎜ | 两井之间 | 2点 | 用尺量 |
接口、抹带工序监理要点:
(A)对平接水泥管,应检查其接口处环缝错边量是否适量,接口是否平直,环形间隙是否均匀,检查接口段砼表面处理是否规范,灰口是否整齐,密实,饱满,有否裂缝、空股等现象,并及时进行养护。
(B)检查施工单位钢丝网质量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操作程序是否规范。
(C)成型后,检查抹带接口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有无间断,空鼓、裂缝等现象。总体宽度、厚度是否合格。
(D)该工序结束检查合格后签署工序质量评定意见。
G、检查井砌筑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井身尺寸 | 长、宽 | ±20 | 每座 | 2 | 尺量 |
| 直径 | ±20 | 每座 | 2 | 尺量 | ||
| 2 | 井盖高程 | 非路面 | ±20 | 每座 | 1 | 用水准仪量 |
| 路面 | 3 | 每座 | 1 | 用水准仪量 | ||
| 3 | 井底高程 | D≤1000 | ±10 | 每座 | 1 | 用水准仪量 |
检查井砌筑监理要点:
(A)巡视检查井砌筑质量,检查砌体用砖及砂格,施工时砂浆是否饱满,灰缝是否平整,抹面是否压光,有无空鼓、裂缝等现象;检查合格后签署该工序质量评定意见。
(B)巡视检查井内流槽是否平顺,踏步是否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井内是否干净。
(C)检查井框、井盖是否完整无损,安装是否平稳,位置是否正确。
(D)检查井身尺寸、井底高程是否正确。
H、闭水试验工序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3/24h×km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倒虹吸管 | 1.7L/min×km | 每个井段 | 1 | 灌水 |
| 2 | D=300 | 21.62 | 每个井段 | 1 | 计算渗水量 |
| 3 | D=400 | 25.00 | 每个井段 | 1 | 计算渗水量 |
| 4 | D=500 | 27.95 | 每个井段 | 1 | 计算渗水量 |
管道闭水监理要点:
(A)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所有雨污管段进行了闭水试验,其闭水试验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GB50268-97规定。
(B)旁站检查各段闭水试验,经规定浸泡时间后,按规范实验水头及测定时间(不小于30分钟),计算渗水量,对实验结论作出评判。
(C)闭水实验应在沟槽回填前进行。
I、回填土工序
(A)管道回填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应测量各段管顶标高及各井内管段内底标高,核查各管段坡度,检查是否有倒流水、管体上浮现象,井室管内是否有杂物。
(B)回填应选择晴天进行,督促施工单位不行带水回填,并分层夯实平整。
(C)检查施工单位回填土质量是否合格,粒径和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用淤泥,腐植土、有机物质回填,管顶以50㎝范围内,不得回填大于10㎝ 的硬土块,砖块等杂物,管顶以上25㎝范围内回填土表层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胸腔及各区的回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井室四周80㎝范围内该用水泥稳定层回填。
| 序号 | 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 | 压实度(%)轻型击实 | 检查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800㎜ | 不小于设计 | 两井之间 | 一组3点 | 环刀 |
| 2 | 600~1500㎜ | 不小于设计 | 两井之间 | 一组3点 | 环刀 |
| 3 | ﹥1500㎜ | 不小于设计 | 两井之间 | 一组3点 | 环刀 |
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检查施工进度,并与计划进度对照分析,现场监理组编制进度控制计划,如发现问题,则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进度。
2、检查落实施工单位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情况。
3、召开监理例会和现场协调会,检查上阶段完成计划情况和布置下阶段工作,监督施工单位使整个工程均衡进行。
4、将进度落后和进度提前的原因提出分析意见和处理、建议,写成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送施工单位和业主,情况特殊时直接书面报告业主。
5、要求业主按合同拨款,确保工程进度。
七、投资控制
1、按施工承包合同控制投资。
2、控制附属工程质量,严格按设计图纸与技术联系单施工。
3、投资控制方法、措施详见监理实施细则。
八、安全与文明施工监控
1、审查安全生产施工专项方案,主要是审查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2、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是否落实。
3、检查施工单位安全交底制度是否建立。
4、督促施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公司、项目部、班组是否定期进行检查。
5、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
6、检查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7、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志,操作人员戴好安全帽。
8、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材料堆放有序。
九、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
附图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图
必要时
不处理 原因不清
附图2:附属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否
否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