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选择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辍学 chuò 宁愿 nìng 社稷jì 顾名思意
B 屏息 bǐng 造诣 yì 抚恤xù 谈笑风生
C. 咨询 zī 卑鄙bǐ 斟酌 zuó 郑重其事
D.脉脉mò 倾城 qīn 戳穿 chuō 英雄倍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3.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为了避免用户信用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C、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新居民事务管理局和《新居民管理条例》。
D、“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赣州而写,但也能贴切地反映赣州的特征。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中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不少明星参加了今年的百花奖颁奖晚会,晚会现场堪称群星 。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 ,能识文断字,还写得一手好字。
(3)许多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这些偶像会令你 甚至 ,将使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A.汇聚 出身 敬佩 崇拜
B. 荟萃 出生 崇拜 敬佩
C. 汇聚 出生 崇拜 敬佩
D. 荟萃 出身 敬佩 崇拜
5.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用关联词将下列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句子(可删换字词)。 (2分)
① 初中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② 初中学习的过程是我们褪去青涩变得成熟的过程。
③ 初中学习的过程是我们成长的必然经历过程。
6.仔细阅读下列表格,概括从表中获取的信息。(2分)
某市“十一五”时期脐橙产量
| 年份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产量(万吨) | 3.99 | 8.45 | 13.39 | 22.24 | 36.13 |
7.初三(1)班准备举行“爱我江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题(6分)
(1)选用以下备选江西风流人物(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朱熹、杨万里、晏殊),依照例句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我爱江西的山清水秀,更爱江西的人才辈出。我爱陶渊明,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合一的境界;我爱 ,爱他的 ; , 。
(2)该班准备在9月26日班会课上举行“爱我江西,建我江西”的主题活动。请你作主持人,请你为自己的主持写一段开场白。(2分)
(3)在班会课上,有人展示了以下两个材料:①江西的铜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德兴、铅山、九江、高安等地有大量的铅锌矿,还是世界钨都、中国银矿之乡,江西有大量的稀土,还有遍布江西的非金属矿,如可作瓷器的高岭土、天然建筑材料花岗岩、盐矿等。②在著名的“将军县”兴国,杜鹃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2008年该县选送的200多万盆杜鹃花漫溢北京奥运场馆。另外,南丰蜜桔、赣南脐橙、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宜春油茶等享誉海内外。请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两条信息。(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 。 ⑵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⑶塞下秋来风景异, 。⑷ ,载不动许多愁。
⑸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⑹《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涉年轻时期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
⑺上级任命刘云为县化工厂厂长,以拯救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有人说刘云这真是“ , 。”(请用《出师表》的两句话回答)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共4分)
水槛遣心①(其一)
杜甫
去郭轩盈敞,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甫草堂落成后的第二年。②赊:尽情。
9.颈联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对杜甫草堂周围景色描绘得非常精彩,试作具体分析?(2分)
10.诗人杜甫凭栏远眺,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和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0—14题(共10分)
逖①以社稷②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③方拓定江南,未遑④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⑤,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⑥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⑦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逖镇雍丘,数遣军截石勒,勒屯戍渐蹙。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附者甚多。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注释:①逖,指祖逖,东晋名将。②指西晋政权。③指晋元帝。④无暇,顾不上。⑤千人廪:一千人吃的粮食。⑥本流徙部曲:率领先前同的部属。⑦扫平。
11.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1分)时 帝 方 拓 定 江 南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说: 距: 虽:
13.说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的意思。(2分)
14.你认为祖逖能使黄河以南重新成为西晋国土、取得中原的原因有哪些?(2分)
15.你是怎样评价祖逖的?请简要谈谈。(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 题。(15分)
山水情意(作者:四平)
晴和无风的早晨,陡水湖如一块平滑、温润的碧玉,恬静、安谧地铺展在青山翠岭的怀抱。
曲折的湖岸,轻柔地飘逸起如纱的晨霭;起伏的山林,舒缓地生发出像雾的晨岚;滑润的湖面,悠然地滋生着如风的轻烟。这静中之动使原本舒缓的山岭有了几分奇崛,让本性平和的湖水有了许多幽深。
几只小船在湖面轻灵地滑行,朦胧间营造了扁舟出入于烟雨、渔者隐现在山水的旷远意境。
50多年来,陡水湖始终以“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和本性,深居于赣南山岭间,温婉、沉静地映照着天空的流云、星月,恬淡、亲切地依伴着家山乡岭。
赣南的山水,向来都以自己真切、自然的情意让人动心。当年,流放广东途经赣南的东坡先生,不仅为这方独具性情的自然山水所陶醉,也使遭逢劫难的心灵得到安抚。在满眼青翠的上犹县,东坡先生关于上犹江的诗句里,揭示了灵秀山水中所蕴涵的自然玄机:“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数与人看”。今天的上犹县,绵绵青山与淙淙碧水随处可见,历历幽潭同萧萧翠竹散落其间,成为这片土地最真实、最生动的表情。陡水湖的出现,不仅保留了上犹江水原有的清澈,而且给这里带来了一种舒展、宁和的气韵,如果东坡先生见了,想必又会触景生情、灵感翩翩。
有情的山水,总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天长地久的愿望,流露彼此拥有、生死相依的美好情意。陡水湖的四百多个湖湾,就如山和水紧紧挽在一起的手臂,它们不仅把绵绵青山和悠悠碧水紧密相连,也使草木与碧波互相映照的同时,流露出枯荣共守、生死不渝的无限深情。湖湾或急或缓,一湾牵着一湾,现出轻松随意的情态;湖湾或大或小,一湾搂着一湾,露出亲密无间的情思。这里的每一个湖湾,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姿态,它们既营造出水中生绿树的景致,也酝酿出林间藏碧水的意境。林木葱茏的曲折湖岸,处处都可以随意泊舟而无需系缆,任人带着几份悠闲和洒脱,从容走进葱郁的山林,潜行在起伏的青波绿浪中,然后随意登临某个耸翠的山头,骋目于天穹下涌动的绿色群山,俯瞰着青山怀抱的温润碧水,胸臆舒展之际,心间滋长出无边的喜悦。
澄澈无染的湖水,总在用生动而具体的变化,展现至纯至美的自然哲理。湖水的色彩,总是随着深浅而发生变化,或清浅明朗,或深碧明润;湖水的色泽,常常因天色变幻产生改变,或明净淡远,或幽深厚重。湖水的容颜,总在晨光夕阳中变换,但是它清澈的本质依旧;湖水的表情常随阴晴而不同,然而它洁净的本色不变。
多情和宽容的自然山水,从来就是生命最美好的家园,作为陡水湖生态环境状况的体现,赣南树种园里,1700多种来自世界各国的木本植物,已经把这里当成适宜生活的家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稀和濒危树木,也在这里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条件,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片山水的情意。不同的季节,那些不同品种、不同习性的植物,会把自己的一往深情呈现在山水之间。它们或者背依青山,在秋风中舒展火热、奔放的舞姿;或临依碧水,在春阳下整理艳丽、明朗的新妆;或面对蓝天,在天地间捧出甜蜜的果实。
这片山水,在宁静中展示自然的情意,也滋养了多情的生命。
16.晴和无风的早晨,陡水湖的山岭和湖水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17.陡水湖具有哪些“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和本性?(4分)
18.下列句子写得很生动,请你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4分)
陡水湖的四百多个湖湾,就如山和水紧紧挽在一起的手臂,它们不仅把绵绵青山和悠悠碧水紧密相连,也使草木与碧波互相映照的同时,流露出枯荣共守、生死不渝的无限深情。
19.请谈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5分)
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
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来自13个国家的1.25万人参与了答题。结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专门的仪器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许多人承认,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只有7%的人表示,总能找到所需的道路。与此同时,大多数填表人认为,方位辨别能力是一种天生的、少有的能力。事实确实如此吗?
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识方向的天赋。古希腊时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万米后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鸟迁徙,飞行路线经年不变;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这就让人得出结论,动物有某种类似罗盘或导航仪的"仪器能够帮助它们准确地确定方位。这种"仪器"被称作"生物罗盘"。
多年来一直折磨着科学家们的问题是这种"生物罗盘"的工作原理。1975年,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贝克莫尔发现一组能够准确地朝北极方向移动的微生物。动物体内所寄居的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铁成分,随后在鸽子等许多动物体内都找到了这种成分。科学家在人脑的灰色物质中也找到了这种磁铁成分。科学家认定,这种磁铁就是"生物罗盘"的奥妙所在。
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且,"动物和人之所以能够确定方位,是因为磁极的存在",这种说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果真如此的话,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绝对会晕头转向而且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就很难确定方位。
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博士根纳季·什韦佐夫也是对磁场理论"不满"的人之一。他的研究从一种假设开始,即只有在某个空间内频繁移动的生物才需要这一空间的定向能力。他说:"如果一个生物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无需移动,则事实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只有必须从A点到B点时,才需要'罗盘'。也就是说,只有在移动时定向系统才需要启动。"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算后,什韦佐夫发现,当动物移动的时候,它的周围就会出现某种力场。这种力场是在循环移动与近地空间,即地球重力和昼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力会"晃动"动物的身体,仿佛一只无形的手。
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搞清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的。为此需要找到动物体内记录和解读物理场信息的专门器官。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就是动物的前庭,即那个所谓的"生物罗盘"。无论从角度、精度,还是稳定性来说,它都远远高于"磁罗盘"。任何磁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信息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独特的"导线"进入动物大脑的。什韦佐夫认为,真正的"地图"就储存在动物的"灰色物质"里。这种"地图"实质上就像全球定位仪所使用的定位图。区别仅仅在于,动物没有"误差"或"不准"这种概念,它们的一切都分毫不差。最主要的是,无论暴风雨,还是高压电线,抑或磁场异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导航仪"的工作。而且,所有这些带有"地图"的"生物仪"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后代不用学习,天生具备这种能力。
那么,人的方向辨别能力是否也一如动物是天生的?人是否只需开发自身的这种能力就行了?但什韦佐夫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他说:"很遗憾,人先天缺失这一功能,人天生没有'生物罗盘'。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而动物是'无意识的'。"有的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强,有的人弱。什韦佐夫解释说,这很正常,和有的人数学学得好,有的人则学得差一样。比如有的人天生擅长画画,辨别方向的能力也属于这种天赋。
什韦佐夫认为,人能够借助外在的一些标记,例如太阳和月亮的位置,石头或树上的苔鲜等来判定方向。虽说人和任何一种动物一样,移动时也会在自身周围形成力场,"生物罗盘"的各个部件人体内都有,但这套系统对人不起作用。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设计”。
20.“磁场理论”引起研究者反对的原因有哪些?(3分)
21.在辨别方向方面人和动物有何不同?(4分)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
23.本文以“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为题,但却从“对人方位辨别能力”问题的调查写起,又以对这一问题的解答结尾,这是为什么?(4分)
四、写作(50分)
24.请你以“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