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人作文里,我们应该写哪些人呢?
你所熟悉的人。描写对象可以是你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这里面所说的“熟悉”,是指你对他/她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他/她身上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对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点鲜明的人。在这个人的身上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可以是滑稽的,感动的,快乐或者悲伤的;这个人是芸芸众生之中平凡的一员,有时代表了一个群体,但同时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我们又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人呢?
外貌描写 生动形象的肖像描写,是让读者对人物产生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描绘一个人的外貌,正如初次遇见这个人一般。
语言描写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在写人时,可通过对话、独白等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语言既是口头表达出来的,就应避免过于书面化、避免雷同。要精准地选择生动地语言,表现人物特有的个性。
动作描写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一个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多个动作。如将这些一连串的动作全部进行描述,则显得啰嗦。我们要做的,是写出最能表现其心态、性格的那个动作。在描述这个动作时,也要注意用词要恰到好处。
心理描写 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件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口头表达
1.说一说右图上的这个人:
提示:
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用修辞手法,
说说他的外貌特征、他的动作、他会说什么、他
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住在哪里、有什么爱好……
2.从写人作文的几个方面说一说你最好的朋友。
●评价范文
(一)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我最喜欢的人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虽然不漂亮,但是她的心灵是善良的,她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妈妈是一个坚强的人。大约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年轻的妈妈不幸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妈妈每走一步就很艰难,她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妈妈看我还小,便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于是她四处求医,妈妈一边喝着药丸,还一边做着牵引。只要妈妈的病稍微有点好转,她就会做一些家务事和照顾我。我知道那个时候我的妈妈是硬撑过来的,我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却为力,不能做些什么。为了这个家,妈妈坚强得活了下来,直到现在,妈妈的病情还没有好彻底。
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妈妈在商店卖东西的时候,对那些老年人和条件比较差的顾客特别照顾,总是给出最低的价钱。如果有的顾客带的钱少了一点,妈妈总会爽快地把东西卖给他们。妈妈不光对顾客这样,还对那些残疾人也是一样,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喜欢妈妈,不仅仅是因为她坚强和善良,更是因为她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照顾我。
两、三个星期前,我不小心把手胳膊摔骨折了。我原以为妈妈会狠狠地责怪我,可是,妈妈不仅没有责怪我,还为我跑上跑下,忙来忙去。妈妈把我领到信阳市中心医院,妈妈一会挂号一会找医生,忙的不可开交。回到家后,妈妈又为我炖排骨汤,悉心照顾我,希望我早日康复。在学习上,当我遇到难题时,妈妈会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弄懂为止。
啊!妈妈对我的爱实在太多了,它们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章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在写妈妈的时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选择了几个事件来表现妈妈的特点?每个事件所表现的特点是一样的吗?
你觉得文章还有哪里写得不够好?
(二)歪牙老师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暴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学语文呢?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很爱挑剔人呢。上课了,老师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给予“斧”正。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楚,含含糊糊的。这两颗大门牙颗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当,还是这样子给大家作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不得不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
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你的门牙怎么歪了?”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就深信不疑了。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蹦出一些使人忍俊不禁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肥超同学老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肥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挤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时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肥超的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是被这两颗大牙死死地牵住了吗?
阅读问题: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歪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在结尾处,作者的心“被这两颗大牙死死地牵住了”呢?
歪牙老师最大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三)半截尺子
说起我最熟悉的人有好多:邻居中的,幼儿园的,小学里的。但是我最熟悉的人,要数我过去的同学——赵乐了。
赵乐和我个子一样高,两个大眼睛嵌在一张红润的脸蛋儿上,高鼻梁,好看极了。从一年级开始,一条友谊的锁链就把我和赵乐连在一起。我们之间从未发生过争吵,互相帮助,亲密得简直就像一个人。记得一次期末考试,还有几分钟就考试了,同学们都在做考前准备。我一翻文具盒, 忽然发现尺子忘带了。没有尺子哪行啊?回家去一定来不及了,我急得真是要哭了。这时我的好朋友赵乐看见了便走过来问我:“马梦,怎么了?”我心急火燎的说:“都怪我,偏偏在这个时候忘带尺子。”赵乐看我急成这样,便毫不犹豫地跑回自己座位上,只听“啪”的一声,我回头一看,只见赵乐拿着两个半截尺子,他将一截递给了我。我愣住了,“啊,多好看的新尺子呀。”我深情地望了望赵乐。他说:“快拿去用吧。”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赶紧回到位子上等考试。
放学回到家,我从铅笔盒拿出那半截尺子,像欣赏一件珍品,爱不释手。我决定把它珍藏起来。因为在那短短的半截尺子上凝聚着我俩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赵乐助人为乐的品质。
阅读问题:
| 本文写的是我和赵乐的友情,那么题目叫“半截尺子”合不合适呢,请说出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