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106页第8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
重新体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正确分析和描述数据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并能回答简单问题
3、通过对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调查、统计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生体重统计
让学生获得健康知识
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能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简单的数据
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了解统计的意义
1、谈话导入
同学们
还记得你们的体重吗?现在老师有两个统计表想让你们填
能行吗?你们得认真统计哦!
2、填写统计表
二(乙)班男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31以上 男 生 二 (乙)班女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 ~31以上 女 生 (让男女生按照各个体重段
举手为示
各自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
)
3、统计反馈
认识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1) 、从你们刚才的体重统计中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发表个人意见)
(2)、老师归纳:很好
你们发现的问题真多
是的
像你们现在的年龄
正常的体重范围应在25千克左右;低于20千克的属于营养不良;高于30千克的属于肥胖
都是不健康的现象
所以
为了你们的健康
你们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挑食
不要吃太多的甜品饮料
这样会对你们的健康成长有害
二、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师:从刚才的统计中
我们获得了全班男女生的体重信息
可这是两张表
要了解全班同学的体重信息比较困难
谁有更好的办法吗?
1、学生讨论
交流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把两个表放在一起;
(2)、把两个表合并起来:
(3)、把同一个体重段的写在一起
2、反馈、归纳
师:你们的想法不错
都和老师想到一块啦!可是合并成一个统计表后你们能看得懂吗?
(让学生带着悬念与渴望学习新知识)
3、认识复式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
二(乙)班同学体重统计表
师:这就是刚才两个合并起来的新统计表
你能从这个没有完成的统计表上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成它吗?
(1)、学生观察、探讨
(让学生在观察、探讨中弄清楚顶行和右列表示的是什么?中间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2)、填表、交流
(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互相学习
达成共识
)
4、回答问题:我们班体重在( )的人数最多
三、巩固知识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乙)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收集数据来完成统计表)
2、回答问题
(1)、哪一组的男生最多?
(2)、哪一组的女生最少?
(3)、你还发现哪些信息?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新的统计表
这新的统计表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它又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呢?(让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中自然形成总结的材料)
五、课后练习
(同学合作完成108页"做一做")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统计》的教学设计
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的教学
设计意图在于:
1、在学习《克与千克》时
我们刚刚做过学生体重的测量
因此
这节课我们采用本班级男女生体重数据作为统计的主题材料
使学生在收集数据时能做到人人参与
也易于入手
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2、从学生的体重数据中
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到统计的意义
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懂得科学饮食利于健康
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在教学的过程中
难点问题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几个环节来突破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新知识
也能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互相学习机会
4、由于在收集数据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课堂嘈杂的气氛
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少一些
"做一做"的巩固练习暂安排在课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