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版本:华师大版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上册1-11课
考试时长:50分钟 满分50分
| 题号 | 单项选择题 | 非选择题 | 总分 | ||||
| 小题 | 1-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得分 | |||||||
1.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 )
A.非洲南方古猿 B.非洲早期猿人
C.中国南方古猿 D.中国元谋人
2、在古希腊该亚女神的传说中,该亚女神是天神、海神、地神的母亲。她与天神结合,繁衍子女和后代十余人。从这则神话传说中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该亚女神的传说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情况
B、说明了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C、反映了男子开始取代女子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D、这则传说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女子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3、右图是一位小明同学拍摄的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奇异雕像的照片,
该雕像所在的文明区域是 (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5、右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
A.教 B.佛教
C.犹太教 D.教
6、下列古代建筑中,属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 )
A B C D
7、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8、现在伊拉克地区曾孕育的亚非文明古国是 ( )
A、古中国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王国
9、2008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其中的长跑项目马拉松源自 ( )
A、布匿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特洛伊战争 D、希波战争
10、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 )
A.斯巴达克 B日耳曼人入侵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灭亡
11、亚文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 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 )
A.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B.成为一个帝国
C.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3、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的典型斗争发生在 ( )
A.伦敦 B.巴黎 C.琅城 D.罗马
1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是 ( )
A.教权 B.王权 C.兵权 D.财权
15、8世纪中期,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廷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6、 从0到9这十个数字的计数法最初的发明者是 ( )
A. 阿拉伯人 B. 中国人
C. 印度人 D. 腓尼基人
17、曾发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豪言的科学家是 ( )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德
C、奥德修斯 D、爱国斯坦
18、被法国大文豪雨果比喻为“石头交响乐”的是 ( )
A.麦加大清真寺: B.巴黎圣母院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竞技场
19.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排尼基字母文字
20、下列哪部作品既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西方一部最早的史书( )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荷马史诗》
C.《俄狄普斯王》 D.《特洛伊妇女》
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7分,23题5分,24题6分,25题4分,共30分)
21.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你结合地图议一议:(8分)
请回答:
(1)从左至右写出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填写出他们产生的大致时间(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2)结合地图思考四大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有何共同点? (1分)
(3)请给下列各图选择所代表文明的序号(3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战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选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文中的“民主政治”是在哪个国家实行的?其核心是什么?(2分)
(2)这种民主政治在何时达到全盛?其最高的权利机构是什么?(2分)
(3)请你就这种民主政治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4)伯里克里统治时期的民主政治与我国今天的民主有什么不同?(1分)
23、(共5分)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
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1分)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1分)
(2)请你说出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一例?(1分)
(3)这一改革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1 )
(3)这一改革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 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 入长安达 30 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材料三 13 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 行纪》 ,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1)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1分)
(2)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2分)
(3)阿拉伯商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的途径有哪两种?请各举一例。(2分)
(4)你能列举出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至少举出两项) (1分)
25、(4分)材料一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度诚忏悔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 宇宙间唯一的真神是“真主”安拉,除此之外,别无真神,大家都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此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其中哪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2分)
(2)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种宗教?发展成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精神支柱的是哪一种宗教?(1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宗教?(1分)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
一:选择题
1-5 ADAAD 6-10 BCDDD 11-15 BCCAB 16-20 CABBB
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7分,23题5分,24题6分,25题4分,共30分)
21、(1) ①古代埃及文明;前3500年左右 ②古代巴比伦文明;前3100左右
③古印度文明;前2500左 ④古中国文明;前2070左右
(2)共同点:都产生在大河附近
(3)①③②
22、(1)雅典 广大公民直接参与。
(2)伯里克里统治时期 公民大会。
(3)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言之有理即可)
(4)伯里克里的民主是少数男性奴隶主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我国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具有广泛性。
23、(1)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2)日本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3)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我们要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4、(1)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总结,勇于追求真理等。
(2)将阿拉伯文化和教带到中国,又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
(3)和平交流;暴力冲突。举例:亚历山大东征、蒙古西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
(4)②取得巨大成就: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③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教和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 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25、(1)佛教、教、教; 佛教。
(2)教、教。
(3)宗教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应尊重理解宗教,不干涉他人的信教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