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二)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B.新中国成立
C.和平D.土地改革
2.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A.重工业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D.农业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B.公私合营
C.赎买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冤假错案的受害者是()A.XXXB.XXXC.XXXD.XXX5.我国第二大橡胶产地在()A.XXX
C.吐鲁番D.云南西双版纳
6.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标志是()A.XXX回归中国
C.九二共识D.XXX会谈
7.海峡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A.1987年B.1992年C.1993年D.1995年8.1971年10月,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A.XXX访华B.中美建交
C.中国恢复在XXX的合法席位D.中日建交
9.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神州一号B.东方红1号C.风云一号D.长征一号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当局施行“科教兴国”计谋。明确提出摆在优先发展计谋地位的是()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二、归结罗列题(11、12题各8分;13题6分;14题3分,共25分)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8分)
1)做出把党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建立XXX理论为党的指点思想——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8分)
1)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XXX的所在城市——
4)第一座长江大桥所在的城市——
13.根据以下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6分)
1)在外交方面确立的外交原则——
2)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的政治制度——
3)在问题上提出的对台方针——
14.根据以下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3分)
1)共和国的创造者——
2)“XXX”——
3)“杂交水稻之父”——
三、资料阐发题(第15题、16题、17题各10分,共30分)
1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图一:开国大典图二:回归图三(1)图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甚么?标志着祖国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甚么?(4分)(2)图二的事件得益于哪一巨大构想的提出?(2分)
3)为解决图三问题,海峡两岸人民做了哪些勉力?(一点即可)(2分)
4)看到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想?(一点即可)(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资料一:废除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资料二:1958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有多勇敢,地有多大产。”也流行着这样几句歌
词:“如今挎起这只篮,去到食堂领花卷,人民公社无限好,如天!”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有这样一个宣传标语:“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
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资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扶植中的哪两次失误?(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这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4)通过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17.结合下面中美关系年代尺,回答以下问题。
1950年
1)A涉及的是哪场战争?(2分)
2)B事件中美国的总统是谁?他首次访问中国的成果有哪些?(一例即可)(2分)(3)C事件的前提是甚么?(2分)
1972年xxxxxxxx年
A:反侵略B:冻结C:建交D:合作
4)D与哪次国际会议有关?(2分)
5)审阅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你有哪些感悟?(一点即可)(2分)
四、综合探究题(第18题12分,19题13分,共25分)
18.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决定结合中国现代史制作宣传板,请你帮助完成。
以热爱
祖国为荣
以危害
祖国为耻
以服务
人民为荣
1)请列举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及一次著名战役。(4分)
2)现阶段阻碍与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一例即可)(2分)
3)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2分)
4)请写出文化大反动中的一个反反动集团称号。(2分)
以背离
人民为耻
以史为鉴
5)作为今世中学生,你应当怎么做?(2分)
19.某同学在研究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某一阶段历史后,总结了一条线索:“工业起步——保障——制度建立——优秀开端——出现失误”。请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以下问题。(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保障”是指哪部法律文献?(4分)(2)“制度建立”是指甚么制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甚么?(4分)
3)“良好开端”与哪一事件相关?发生在哪一年?(3分)
4)请你为以上探究的问题概括出一个主题。(2分)
历史期末检测试题(二)参及评分标准
一、挑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B。2.A。3.C。4.D。5.D。6.B。7.A。8.C。9.B。10.B二、归结罗列题(11、12题各8分;13题6分;14题3分,共25分)
11.(1)十一届三中全会(2)十二大(3)XXX(4)十五大12.(1)深圳(2)浦东开发区(3)鞍山(4)武汉
1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民族区域自治(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1)XXX(2)XXX(3)XXX
注:11、12、13题,每小题各2分;14题,每小题各1分)
三、材料分析题(第15题、16题、17题各10分,共30分)
15.(1)新中国成立;和平(2)一国两制
3)XXX会谈、成立XXX、成立XXX、九二共识等。(一点即可)
4)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趋提高;祖国统一是民气所向,大势所趋;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等。(符合题意即可给分)(每个知识点2分)16.(1)土地革新(2);人民公社化运动(3)家庭联产承包义务制;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入手下手富裕起来了。(4)制定经济要从实际出发,不克不及违背客观纪律。(符合题意即可)(每个知识点2分)
17.(1)抗美援朝战争(2分)(2)XXX;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各1分,共2分)(3)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4)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分)(5)国与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四、综合探讨题(第18题12分,19题13分,共25分)
18.(1)XXX(XXX);上甘岭战役(2)势力的活动(外国势力的干涉)(3)XXX(4)XXX反集团(反集团)(5)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党,反对任何祖国的行为等。(符合题意即可)(以上每个知识点各2分)19.(1)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2分)(2)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各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