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答案:
1至10 ABCCC; AACAA
11至20 BCBAB;CBCCC
21至30 BBABC;CAAAB
31至40 BCABA;CCBCA
41至50 AAACC;CBBAB
51至60 CCBCA;CCACB
61至70 CCCAB;ABAAA
70至80 CBAAC;BCCCA
81ABCD,82ACD .83ABCD.84ABCD.85ABD.86BCD.87AB.88ABCD.
BCD.90AC.
91ABCD.92ABC.93ABCD.94CD.95BCD.96ABC.97ABCD.98ACD.
99CD.100ACD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
2.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是()。
A.《劳动法》B.《安全生产法》C.《工会法》3.《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
A.公开化、制度化B.制度化、法定化C.公开化、法定化
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保养B.运转 C.评估
5.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由()。
A.承租单位承担
B.双方承担连带责任C.出租单位承担
6.《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C.安全
7.《安全生产法》规定,()级以上地方各级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 B.市 C.省
8.《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A.纺织企业 B.机械加工企业 C.矿山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A.员工宿舍 B.厂区每个路口 C.每个办公室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B.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11.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
A.某造船企业的生产活动
B.上海某个体独资纺织厂的生产活动
C.南宁举行的庆祝公共集会的安全问题12.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
A.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B.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C.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
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标准。
A.一般 B.强制性 C.通用
1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A.全面负责 B.负责监督检查C.负责日常检查
15.《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A.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视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6.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
件
17.《安全生产法》专门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提供作了规定,依照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负责。
A.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
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18.《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C.有关主管部门
19.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安全生产管理资格B.安全生产管理学历
C.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0.()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21.()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C.防汛抗旱
22.设置(),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23.()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 B.应急救援专家组C.消防与抢险机构
2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
A.预防为主 B.属地管理为主C.主导
25.在应急管理中,()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26.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27.《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C.无需给予补偿
2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
A.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
B.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补偿
C.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所在地民政部门补偿
2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预警分为四级预警,其中最高级别为()预警。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30.“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方针。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管理 C.职业安全健康
3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履行警示告知义务。
A.报警器 B.安全警示标志 C.指示
灯
32.当前在采矿业、建筑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生死合同”,此合同()。
A.有效 B.可变更 C.无效
3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A.停产撤人 B.停业整顿 C.清理现场
3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责任人逃匿的,由()依法强制执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人民C.机关
35.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限期整改 B.停产停业整顿 C.关闭或取缔
3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工资合同 B.养老保险 C.劳动合同
37.对于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事矿山开采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8.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未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应对()。
A.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
C.生产经营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3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的单位或者个人。
A.生产能力B.相应规模 C.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
4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安全部门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4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单位的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管理人员
42.《安全生产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报告。
A.当地或有关部门B.监察部门
C.当地的上级机构
43.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上描述了()的立法目的。
A.《安全生产法》B.《矿山安全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
4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
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职权不包括()。
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以及了解有关情况
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C.对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
45.下述3个企业,()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甲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28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乙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6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丙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46.()以上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47.()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不出或少出事故,从而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A.安全生产措施B.安全生产监督检查C.安全生产监察
48.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全全生产工作实施()。
A.落实整改意见B.综合监督管理C.有关法律的制定
49.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除了主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外,建立()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A.举报制度B.监督制度C.控告制度
50.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A.2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3倍以下
51.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组织机构,出具虚明,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应由()承担赔偿责任。
A.生产经营单位B.中介组织机构
C.生产经营单位和中介组织连带
52.()以上地方各级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地区级 B.市级 C.县级
53.某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8人,并摧毁了上亿元的设备。接到事故报告后,厂领导不应当及时()。
A.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
B.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C.及时、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4.接到事故报告后,某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应当立即()。
A.派员赶赴现场,监督应急计划的执行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事故情况C.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和原因
55.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制定。
A. B.地方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6.如果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即任职,则以下处罚中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是()。
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
57.生产安全事故的()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
A.应急救援体系B.应急救援信息系统C.应急救援组织
58.《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立即 B.在4小时内 C.在1小时内59.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不包括()。
A.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B.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0.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爆破、吊装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应()。
A.吊销其有关证照B.责令停产停业整顿C.追究刑事责任
6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
A.场所B.设施C.单元
6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3.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而上岗作业,依《安全生产法》规定,应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应()。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B.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B.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C.保持物件完整、保证现场痕迹不受破坏6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A.经营B.生产C.储存、销售
6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利用()运输剧毒化学品。
A.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B.汽车 C.火车
6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
A.视物品毒性决定通风时间
B.必须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C.必须备好足够的灭火器
68.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会有强大的爆炸
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高温气浪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此时应(),寻找避灾路线进入新鲜风流。
A.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B.深呼吸C.保持原地不动
69.()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 B.新入厂人员 C.复岗人员
70.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A.安全设施设计B.施工设计C.设计图71.以下关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避灾、救援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现事故预兆时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到安全地区
B.无法撤离时应立即进入避难硐室
C.救援人员要先抢救距离新鲜风流较远的人员
72.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的化学物品。
A.易挥发性 B.腐蚀性 C.刺鼻性
73.发生有毒气体泄漏时,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高于18%时
B.矿井、长距离隧道、地下室等较封闭空间内
C.高浓度气体泄漏时
74.为防止敲击火花引起爆炸,带煤气作业时,应当使用()工具。
A.铜质B.钢质C.铁质
75.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76.扑救电气火灾,首先应做的是()。A.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切断电源
C.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77.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适当的做法应当是()。
A.大声呼救B.强行逃生
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同时可向室外发出求救信号
78.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米以外设警告标志。
A.80B.100 C.150
79.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80.()级以上地方各级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A.县B.地区 C.省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下列哪些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A.冲击地压、瓦斯突出、井喷B.地面和井下的火灾、危害
C.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发生的危害D.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2.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有:()。A.指挥错误B.心理异常 C.操作错误D.监护错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开办煤炭企业,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有煤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开采方案
B.有开采所需的地质、测量、水文资料和其他资料
C.有计划开采的矿区范围、开采范围和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D.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关于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有()。
A.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选用
B.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选用
C.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D.根据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
5.以下评价内容,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的有:()。
A.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B.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C.防雷、防静电系统D.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环境的不良 B.工艺设备故障C.人的误操作缺陷 D.安全管理缺陷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A.现场预案 B.综合预案C.火灾预案 D.医疗预案
8.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应急响应智能组成。
A.行动 B.资金/行政C.指挥 D.后勤
9.职业危害度评价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
A.职业危害法规资料 B.毒理学资料
C.流行病学资料 D.接触水平资料10.以下监察项目中属于一般监察的有()。A.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治理B.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察
C.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管理
D.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
11.目前,我全生产工作格局是()。
A.统一领导B.部门依法监督C.企业全面负责
D.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
12.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分为一般性职业病危害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有:()。
A.产生10%以上云母粉尘的项目
B.产生高毒和极毒化学物质的项目
C.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D.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13、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规定,下列哪种防爆类型标志正确:()。
A.隔爆型B.无火花型
C.本质安全型D.充砂型
14.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常包含一系列支持附件。下列资料中,应作为应急预案支持附件的是:()。
A.应急管理方针和原则
B.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C.重大危险源分布图表
D.应急器材和应急物资清单
15.在职业病报告中,需要根据引发职业病的有害物质类别不同,编制不同的职业病报告卡,并按规定分类上报。目前使用的报告卡有:()。
A.职业中毒报告卡 B.尘肺病报告卡C.职业病报告卡 D.农药中毒报告卡16.事故调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正确分析事故具有重要作用。在事故调查中,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
A.变更分析方法B.故障树分析方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D.危险指数方法
17.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A.生育B.退休
C.患病、负伤D.失业
18.对从业人员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来源主要有:()。
A.作业环境 B.尾气排放C.生产工艺过程 D.劳动过程
19.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
A.工作场所 B.安全卫生标准C.接触水平 D.接触时间
20.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
A.替代 B.阻火设施
C.隔离 D.个人防护和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