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艺霏
自己小时候接种过疫苗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破伤风、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哪些传染病
|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 疫苗种类 |
| 结核病 | 卡介苗 |
| 乙型肝炎 | 乙肝疫苗 |
| 甲型肝炎 | 甲肝疫苗 |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百、白、破三联 |
| 脊髓灰质炎 | 口服脊髓糖丸 |
| 麻疹 | 麻疹疫苗 |
| 风疹 | 风疹疫苗 |
| 流行性腮腺炎 | 腮腺炎疫苗 |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流脑疫苗 |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乙脑疫苗 |
| 白喉、破伤风 | 白、破二联 |
| 水痘 | 水痘减毒活疫苗 |
| 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 肺炎疫苗 |
| 麻疹、风腮、腮腺炎 | 麻风腮三联疫苗 |
| 细菌性痢疾 | 痢疾疫苗 |
| 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疫苗 |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
|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 | 安儿宝 |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 | 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