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校本课程题目:以法说案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二、课程背景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我们生存的根本。
教案主要摘录与维护青少年权益有关的《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以案说法”是从检察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和收集到的相关案件材料中,挑选出典型案例编辑上传,让广大青少年在阅读鲜活案例的过程中自觉做到知法守法。
三、课程目标
以普法教育为目的,通过生动的授课形式,丰富广大青少年的法律常识,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同时针对青少年提出的涉及法律、心理、维权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给予答疑解惑,从而帮助青少年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布置任务。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的活动中来,具体安排内容安排如下:
| 内容 | 授课教师 |
第一讲:高中生早恋典型案例 | |
| 第二讲:望子成龙酿成的悲剧 | |
| 第三讲:哥们义气“义薄云天” | |
| 第四讲:"严师"出"高徒"新解 | |
| 第五讲:我未满18周岁 | |
| 第六讲:法律对诚信的规范 | |
| 第七讲:法律与道德 | |
| 第八讲: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第三阶段:根据教务处的课务安排,组织学生、排定课表开课、考核。
五、教学方式
1、成立兴趣班,可以集体学习,也可以分组讨论。
2、收集些相关的实例,进行讲坐,办黑板报或手抄报。
3、利用网络媒体了解和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
六、课程评价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法、用法、守法热情,要求学生课后能了解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并写出心得体会。
2、组织学生畅谈理想,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要严密组织,细心引导,情绪饱满,努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编写:徐美亮
2015/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