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是该项目运维的重点,根据在建设阶段执行重大活动保障的经验,重大活动保障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前预知常规类的,;另一种是突发的,但根据业务需要,必须提供的。总结这两种情况,重大活动保障分为以下两类:
常规重大活动包括每年的春节、国庆节、五一节、、三中全会等;
临时重大活动保障的例如大型体育赛事比赛、大型活动演出等。
(一)常规重大活动保障方案
为保障春节、国庆及五一等长假及重大会议召开期间,为保障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运维管理在常规重大活动的服务目标如下:
在常规重大活动期间一定要保证图像系统运转正常,不能发生历史图像丢失事件,排好值班表,每天要进行图像轮循检查工作。
✓为此各相关单位要做好保障工作。具体如下:
活动开始之前对重点活动区域、用户指定的重点区域的前端监控点位进行统一巡检,同时在机房安全应急工程师进行现场保障。
活动开始之前对机房进行巡检,检查网络设备、各类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物理运行状态、摄像头图像质量和服务器的历史图像存储状况。
如遇重大活动或用户有明确要求,运行维护中心将根据用户要求执行三级保障方案。
相关人员要保证7x24小时手机待命服务,接到用户电话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
发现故障情况及时报告运维经理,故障处理完毕反馈故障原因和处理结果。
✓保障应急队伍
保障应急队伍由项目服务保障机构组成,以满足本项目保障和修复应急工作的需要。在重大活动期间,为本项目增派备用维护人员,保证做到故障及时抢修。
✓物资保障
按照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
✓必备资料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数、各种保障应急预案、调度预案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图、物资储备清单和相关单位、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
✓技术储备与保障
在平时应加强技术储备与保障管理工作,建立重大活动保障应急管理机构与视频监控技术专家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决策重大活动保障和重要设备修复方案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适时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分析当前监控系统设备安全形势,对活动保障应急预案及实施进行评估,开展活动保障的现场研究,加强技术储备。
✓及时响应保障
为了保证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车辆及维护人员能够迅速抵达事发地点,除了配备本项目规定的车辆及人员外,根据活动范围大小,再安排最少一车组维护人员,带齐必要设备在活动现场随时待命。
✓完成标准:
每次运维服务单位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以当次《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总结报告》用户批准签收视为完成。
✓交付件:
《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方案》、《常规类重大活动应急保障预案》和《常规类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报告》
1.常规类安全保障组织
1.保障工作小组职责:
(1)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总指挥职责
•保证在任何时间,及时协调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行动所有涉及的岗位人员;
•提供必须的紧急响应设备;
•在紧急情况下全面负责紧急行动;
(2)保障技术经理职责
•在总指挥领导下具体技术保障开展工作,当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根据获得的保障信息下达命令。
(3)原厂授权认证服务商保障经理职责
•负责关键设备及业务系统的保障及技术问题把控;
•负责指挥现场原厂授权服务商技术工程师及片区维护工程师的临时关键设备技术把控和对事态的控制;
•听从上级指挥人员的指挥。
(4)24小时值班工程师职责
•负责核心机房的后端设备及业务系统的7*24小时响应保障;
•负责协调各片区人员进行现场保障及远程调试;
•负责协助最终用户进行设备调试及维护。
(5)各相关专业及片区保障负责人职责
•负责尽快收集信息向保障总指挥汇报保障情况;
•负责现场临时设备抢救和对事态的控制;
•听从上级指挥人员的指挥。
2.保障工作小组通讯要求:
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重要岗位的领导及维护人员保证多种通讯方式的畅通。各级保障组织成员在节假日要保证手机和固定电话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应急抢修队成员要确保通讯手段有效。
2.常规类重大活动巡检维护方案
按活动情况制定巡查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巡查检视,发现各类视频监控设备损坏,异常及影响画面质量,时有时无、明显卡顿、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按采购方规定的时限将信息报送本项目监控系统中心,并及时进行修复。
1.后端系统视频巡检
(1)重点区域的巡检
针对重大活动的重点区域的监控视频巡检,应做到每天对重点道路和地区各类监控视频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检两次,并且在巡检中发现维护范畴内的工作内容1小时内完成,其中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发现的故障及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按流程报送监控中心,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紧急抢修。
(2)相关重要区域的巡检
重大活动时应按照每天巡查1次的原则,进行巡检,并对巡检过程进行录像,做好巡查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故障及异常情况,通过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进行图像记录,第一时间通过无线对讲机按照流程报送监控中心并进行紧急抢修。
(3)专项巡检
在进行专项巡检任务时,由于任务或者活动是在实时进行的,巡检应该多次在此次活动地段进行,直到活动或任务结束。不能修复的进行预先的安全性处理,更换备用设备,并且将信息流转到运维中心。
此类任务为突发事件,一般是平台、手持电台、手机等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传送,保证任务的传达。
2.前端活动现场点位巡检
(1)执行活动现场巡检维修任务前准备工作
●巡检车辆驾驶员检查车辆状况,如油表、机油灯、安全气囊、胎压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巡检车辆不能带病上路,应由备补车辆替代。
●检查巡检装备,无线对讲机是否正常、有无携带备用电池;行车记录仪是否正常、有无携带备用存储卡;数码相机是否充满电、有无携带备用电池及存储卡等。
●检查后备箱安全装备是否配备齐全,停车警示标志1个、停车闪烁指示灯1个、用于检查监控等带电设备的绝缘防护服1套等。
●检查巡检人员是否携带设备巡检记录表。
●通过交通广播、相关信息平台获取当天路况及天气信息。
(2)现场巡检方式
●定点位巡检
巡检以车组为单位,巡检员携带GPS巡检设备上路巡检。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定位巡检。并且配合巡检通讯设备,进行任务的下达,通过详细的任务指定具体的地点、任务类型、时间段。
巡检人员按照GPS的定位进行负责区域的巡检,更加系统的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并且,监控中心也能通过巡检通讯设备的功能帮助巡检员定位,通知即将进行任务的地段,或者巡检区域内其他隐患的提醒。具体信息可以通过手持电台、手机、组织的平台进行流转。
对于这种巡检方式,要求定位的准确,准确的点位、任务、时间等。“准确,精准”是定位巡检的特定与重要要求。
●列表巡检
以巡检车组为单位,巡检员如实填写巡检情况,并附录相应的图片。通过手机和电台等,发送到本项目巡查指挥调度中心(监控系统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人员将整理好的表格发送到监控中心。填写人为实名制填写。
●视频记录巡检
以巡检车组为单位,每台巡查车辆配有行车记录仪,记录每天巡查工作。也起到了对巡检人员工作的监督作用。使其更好的完成任务。
(3)早晚高峰巡检
在重大活动时间日期实内,巡检人员应提前30分钟也就是早高峰在6点前晚高峰在16点30分前到达最终用户指定的重大活动巡检区域起始位置,并按照之前制定的巡检规程及要求开始进行早高峰巡检任务。
在巡检过程中,应对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检,并做巡检记录和报告,当发现异常情况或信号灯故障时,通过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照功能,将故障进行图像记录,并第一时间通过无线对讲机或手机的对讲功能,按照流程报送相关人员进行登记,并及时进行修复工作。
(4)发生紧急任务的巡检
当某区域发生紧急巡检维修任务的时候,应能及时做好响应,就近安排巡检车辆及人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巡检维修工作。
后备巡检车辆随时待命,任务集中并同时执行时,主力车辆无法满足时,将调配后备巡检车辆前往活动区域进行巡检任务。
(5)特殊保密活动保障任务的维护
在完成日常巡检维修任务的基础上,在遇到特殊保密活动保障任务时,除了组织相关区域内维护人员进行巡查外,还单独安排1组巡查机动车从任务区域开始至结束进行不少于2次最多3次的巡检巡查维护。
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由监控维护中心安排就近巡检网点的巡检车辆对任务路线巡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维修。在第一次巡查完成数小时后组织第二次路线巡查,查看问题是否修复以及是否有新的问题,并在任务开始前3小时内组织第三次路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管理。若在此期间某一位置连续发生问题且均是在修复后发生的,将安排监督车辆前往并隐蔽侦查具体原因,上报监控中心及相关部门。
(6)巡检内容的上报途径
目前巡检情况在监控运维中心汇总整理后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上报并进行相关修复工作。
●紧急情况
重大活动任务区域、影响活动安保的故障事件等,遇到这种情况监控运维中心第一时间上报,立即进行紧急抢修。
●一般情况
有重大特殊活动时,每天分三次上报给前端点位在线情况。
每天报送事件为早8点至8点30分,中午13点和下午16点,共分三次上报。
3.车辆及人员装备的配备
(1)项目投入的巡检车辆
巡检维修车辆情况
本项目配备4辆巡检机动车和2辆高空作业车。所配车辆均年度检验合格且车况良好。
这种分配方式降低了要求设备、车辆、人员的数量,对资源、人力起到了节省的作用,使人员的利用率更加高。
(2)项目投入的技术装备、巡检设备
| 序号 | 设备或装备名称 | 配备情况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二)重大活动保障方案
为保障临时重大活动保障的例如大型体育赛事比赛、大型活动演出等活动举办期间,保障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运维管理在临时重大活动的服务目标如下:
在临时重大活动期间一定要保证图像系统运转正常,在接收到临时重大活动任务后,启动临时活动保障小组,对临时的活动地点区域、机房、现场区域附近监控点位进行巡检及维护,不能发生该活动区域的历史图像丢失事件,排好临时活动保障值班表,每天要进行图像轮循检查工作。
为此各相关单位要做好保障工作。具体如下:
临时重大活动开始之前对重大活动区域的重点主干道路、出入道路、人群密集场所、重点活动区域、用户指定的重点区域的前端监控点位进行统一巡检,同时在重点区域附近乡镇机房安全应急工程师进行现场保障。
临时重大活动开始之前对机房进行巡检,检查网络设备、各类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物理运行状态、摄像头图像质量和服务器的历史图像存储状况。
如遇临时重大活动或用户有明确要求,运行维护中心将根据用户要求执行三级保障方案。
相关人员要保证7x24小时手机待命服务,接到用户电话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
发现故障情况及时报告房运维经理,故障处理完毕反馈故障原因和处理结果。
1.保障应急队伍
保障应急队伍由项目服务保障机构组成,以满足本项目保障和修复应急工作的需要。在重大活动期间,为本项目增派备用维护人员,保证做到故障及时抢修。
2.物资保障
按照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
3.必备资料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数、各种保障应急预案、调度预案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图、物资储备清单和相关单位、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
4.技术储备与保障
在平时应加强技术储备与保障管理工作,建立临时重大活动保障应急管理机构与视频监控技术专家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决策重大活动保障和重要设备修复方案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适时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分析当前监控系统设备安全形势,对活动保障应急预案及实施进行评估,开展活动保障的现场研究,加强技术储备。
5.及时响应保障
为了保证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车辆及维护人员能够迅速抵达事发地点,除了配备本项目规定的车辆及人员外,根据活动范围大小,再安排最少一车组维护人员,带齐必要设备在活动现场随时待命。
6.完成标准:
每次运维服务单位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以当次《常规类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总结报告》用户批准签收视为完成。
7.交付件:
《临时类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方案》、《临时类重大活动应急保障预案》和《临时类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报告》
1.临时类安全保障组织
1.保障工作小组职责:
(1)临时类重大活动保障总指挥职责
●保证在任何时间,及时协调临时类重大活动保障行动所有涉及的岗位人员;
●提供必须的紧急响应设备;
●在紧急情况下全面负责紧急行动;
(2)保障技术经理职责
●在总指挥领导下具体技术保障开展工作,当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根据获得的保障信息下达命令。
(3)原厂授权认证服务商保障经理职责
●负责关键设备及业务系统的保障及技术问题把控;
●负责指挥现场原厂授权服务商技术工程师及保障片区维护工程师的临时关键设备技术把控和对事态的控制;
●听从上级指挥人员的指挥。
(4)24小时值班工程师职责
●负责核心机房的后端设备及业务系统的7*24小时响应保障;
●负责协调临时保障片区人员进行现场保障及远程调试;
●负责协助最终用户进行设备调试及维护。
(5)各相关专业及临时保障片区负责人职责
●负责尽快收集信息向保障总指挥汇报保障情况;
●负责现场临时设备抢救和对事态的控制;
●听从上级指挥人员的指挥。
2.保障工作小组通讯要求:
临时类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重要岗位的领导及维护人员保证多种通讯方式的畅通。各级保障组织成员在节假日要保证手机和固定电话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应急抢修队成员要确保通讯手段有效。
2.临时类重大活动巡检维护方案
按活动情况制定临时保障巡查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巡查检视,临时抽调其他片区巡检工程师对巡检片区进行集中巡查,发现各类视频监控设备损坏,异常及影响画面质量,时有时无、明显卡顿、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按采购方规定的时限将信息报送本项目监控系统中心,并及时进行修复。
1.后端系统视频巡检
(1)重点区域的巡检
针对临时片区重大活动的重点区域的监控视频巡检,应做到每天对重点道路和地区各类监控视频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检两次,并且在巡检中发现维护范畴内的工作内容1小时内完成,其中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发现的故障及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按流程报送监控中心,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紧急抢修。
(2)相关重要区域的巡检
重大活动时应按照每天巡查1次的原则,进行巡检,并对巡检过程进行录像,做好巡查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故障及异常情况,通过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进行图像记录,第一时间通过无线对讲机按照流程报送监控中心并进行紧急抢修。
(3)专项巡检
在进行专项巡检任务时,由于任务或者活动是在实时进行的,巡检应该多次在此次活动地段进行,直到活动或任务结束。不能修复的进行预先的安全性处理,更换备用设备,并且将信息流转到运维中心。
此类任务为突发事件,一般是平台、手持电台、手机等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传送,保证任务的传达。
2.前端活动现场点位巡检
(1)执行活动现场巡检维修任务前准备工作
●巡检车辆驾驶员检查车辆状况,如油表、机油灯、安全气囊、胎压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巡检车辆不能带病上路,应由备补车辆替代。
●检查巡检装备,无线对讲机是否正常、有无携带备用电池;行车记录仪是否正常、有无携带备用存储卡;数码相机是否充满电、有无携带备用电池及存储卡等。
●检查后备箱安全装备是否配备齐全,停车警示标志1个、停车闪烁指示灯1个、用于检查监控等带电设备的绝缘防护服1套等。
●检查巡检人员是否携带设备巡检记录表。
●通过交通广播、相关信息平台获取当天路况及天气信息。
(2)现场巡检方式
●定点位巡检
巡检以车组为单位,巡检员携带GPS巡检设备上路巡检。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定位巡检。并且配合巡检通讯设备,进行任务的下达,通过详细的任务指定具体的地点、任务类型、时间段。
巡检人员按照GPS的定位进行负责区域的巡检,更加系统的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并且,监控中心也能通过巡检通讯设备的功能帮助巡检员定位,通知即将进行任务的地段,或者巡检区域内其他隐患的提醒。具体信息可以通过手持电台、手机、组织的平台进行流转。
对于这种巡检方式,要求定位的准确,准确的点位、任务、时间等。“准确,精准”是定位巡检的特定与重要要求。
●列表巡检
以巡检车组为单位,巡检员如实填写巡检情况,并附录相应的图片。通过手机和电台等,发送到本项目巡查指挥调度中心(监控系统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人员将整理好的表格发送到监控中心。填写人为实名制填写。
●视频记录巡检
以巡检车组为单位,每台巡查车辆配有行车记录仪,记录每天巡查工作。也起到了对巡检人员工作的监督作用。使其更好的完成任务。
(3)活动前后出行高峰时期巡检
提前沟通活动前后人群及车辆活动高峰时间段,确定高峰时期巡检方案,在活动时间及日期内,巡检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最终用户指定的重大活动群建区域起始位置,并按照之前制定的巡检规程及要求开始进行活动高峰巡检任务。
在巡检过程中,应对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检,并做巡检记录和报告,当发现异常情况或信号灯故障时,通过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照功能,将故障进行图像记录,并第一时间通过无线对讲机或手机的对讲功能,按照流程报送相关人员进行登记,并及时进行修复工作。
(4)发生紧急任务的巡检
当某区域发生紧急巡检维修任务的时候,应能及时做好响应,就近安排巡检车辆及人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巡检维修工作。
后备巡检车辆随时待命,任务集中并同时执行时,主力车辆无法满足时,将调配后备巡检车辆前往活动区域进行巡检任务。
(5)特殊保密活动保障任务的维护
在完成日常巡检维修任务的基础上,在遇到特殊保密活动保障任务时,除了组织相关区域内维护人员进行巡查外,还单独安排1组巡查机动车从任务区域开始至结束进行不少于2次最多3次的巡检巡查维护。
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由监控维护中心安排就近巡检网点的巡检车辆对任务路线巡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维修。在第一次巡查完成数小时后组织第二次路线巡查,查看问题是否修复以及是否有新的问题,并在任务开始前3小时内组织第三次路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管理。若在此期间某一位置连续发生问题且均是在修复后发生的,将安排监督车辆前往并隐蔽侦查具体原因,上报监控中心及相关部门。
(6)巡检内容的上报途径
目前巡检情况在监控运维中心汇总整理后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上报并进行相关修复工作。
紧急情况
重大活动任务区域、影响活动安保的故障事件等,遇到这种情况监控运维中心第一时间上报,立即进行紧急抢修。
一般情况
有重大特殊活动时,每天分三次上报给前端点位在线情况。
每天报送事件为早8点至8点30分,中午13点和下午16点,共分三次上报。
3.车辆及人员装备的配备
(1)项目投入的巡检车辆
巡检维修车辆情况
本项目根据活动大小及最终用户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巡检机动车和高空作业车。所配车辆均年度检验合格且车况良好。
这种分配方式降低了要求设备、车辆、人员的数量,对资源、人力起到了节省的作用,使人员的利用率更加高。
(2)项目投入的技术装备、巡检设备
| 序号 | 设备或装备名称 | 配备情况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