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0:19
文档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2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
推荐度:
导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2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3仪器设备

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

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

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

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

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

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6现场检测

6.1抽样原则

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

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

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受力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10mm。

6.4仪器操作

6.4.1仪器连接

用信号电缆连接主机和探头,将插头固定螺丝旋紧。每次更换探头应在开机前连接好,以便仪器判定探头。

6.4.2开机和预设

按【开/关】键,仪器开机,自动进入选项菜单。然后预设钢筋

直径。

6.4.3清零

拿起探头放在空气中,离开砼构件表面和金属物至少30cm,按【测试】键,仪器检测界面所指的位置显示“”或“===”号时,清零完成。

6.4.4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测定

将探头平行于钢筋,放在测区起始位置砼表面,沿砼表面垂直钢筋方向移动探头,移动过程中,指示条增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减小,说明探头正在向钢筋位置移动,当钢筋轴线和探头中心线重合时,指示条最长,保护层厚度最小,这个最小值就是该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然后按【确定】键,保存一个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同时,将钢筋的轴线位置标记出来。在测试完该测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后,依次量测出已经标记的相邻钢筋的间距。

6.5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6.5.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

6.5.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顶板检测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6.5.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

7评定

应分别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以及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进行评定。

7.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7.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7.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3技术指标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7.4 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当同一构件检测钢筋不少于7根钢筋(6个间隔)时,也可给出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并按下式计算钢筋平均间距:

式中:-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8检测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1 委托单位   2 建筑工程概况    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

单位名称     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       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钢筋间距检验记录

第   页  共   页

工程名称构件名称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
序号设计配

筋间距

(mm)

检测部位钢筋间距Si(mm)

备注
123456验证值

(mm)

检测部位    示意图
备注
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第   页  共   页

工程名称构件名称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垫块厚度C0(mm)

序号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mm)检测部位钢筋公称直径(mm)保护层检测值(mm)备注
第一次检测值C1t

第二次检测值C2t

平均值验证值
检测部位示意图
备注
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文档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2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