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宏宇
来源:《商情》2011年第23期
【摘要】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股市是否为经济晴雨表?道理上讲,股票市场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的一个窗口,股票市场的兴衰应该可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日益向好的背景下,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股市连创新低。其中有我国股票市场本身的问题,也有宏观环境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国民经济 发展背离
一、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 股票市场的发展揭示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向
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能推动企业发展。投资者之所以会投资于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有财富效应,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值的机会。投资者购买股票能够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分享高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迅速筹集到大笔本是闲散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
而且,股票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投资决策、管理水平、经营业绩的客观评价,会对公司管理层产生一定的监督压力。如朝阳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高市盈率会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增加对科研的投入。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
由此,股票市场发展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2、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为了调节固定投资规模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将出台一些进行宏观。这些在短期内会对股市走势构成了影响。
2007年,为了遏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央行、银监会还是相应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制经济降温的措施。这些推出后,不仅掀起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而且很快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股票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探讨
尤其是在2007年末和2008年初,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情况最为清楚,虽然股票市场和国民经济有上述密切联系,但是在我国总会出现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背离的情况。综其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1、我国是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
当今社会,多个上市公司似乎远远代表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一些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本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这一样本还不到足够大。而且,上市公司中主要还是国有企业,而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坚力量的民营企业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当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在各自的行业中不仅仅是龙头地位而且还能够到群龙之首作用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扮演整个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只有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它才会更贴近国民经济,两者的相互作用才会更直接、更有力。
2、证券市场存在某些计划因素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相关联的。因此,证券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但实际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计划经济,因此只能取消证券交易行为和证券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逐步的成长起来。但是由于我国至今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是伴随着有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现阶段的我国证券市场也就无法完全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一些人为的因素必然会夹杂其中。
3、股票市场中各种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
我国过去十年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样的一个时期,由于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会给各种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在各种投机行为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混乱,造成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由于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致使人们对股票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极大怀疑,而且这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能够很容易的通过互联网这一便利的渠道收集到很多关于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信息,这就使得原来那种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各种违规行为或者是一些不加证实的谣言更加容易广泛传播。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成本越来越低的社会里,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而管理当局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人们容易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市场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4、投机行为向投资行为的转化。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股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了以前的那种盲目投机性,逐渐从完全的投机行为向投资行为转换。同时,我国股票市场换手率票高,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短期收益目标。从长期来看,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最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市盈率。市盈率的高低决定了长期的投资收益的多少,因此在市盈率过高的情况下,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将会考虑将资金投入其他的投资渠道,而不是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股票市场年投资收益率不足2%,比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而投资股票的风险却远大于把钱存入银行的风险。正是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点,虽然我国部门一再调低利率,甚至是面对现在的实际负利率,居民储蓄不减反而增长。
综上所述,中国的股市不完全具备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法相对股市产生的巨大影响,导向依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处于转型发展期的的中国经济的运行,既具有市场机制自发发挥作用、国家通过各种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引导市场机制自觉发挥作用实现宏观的规范性的运作,同时也存在传统计划影响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并存的非规范化或混沌运作。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股票市场已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股票市场来推动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各项功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琛:论中国股市“晴雨表”功能的缺失.市场论坛.2006.
[2] 黄宗远: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机制与市场反应机制.广西 社会科学.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