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
编辑委员会
手 册 编 委
总 编:
主 编:
编 委:
责任编写:
主 审:
01 颁布令„„„„„„„„„„„„„„„„„„„„„„„„„ 1 02 任命书„„„„„„„„„„„„„„„„„„„„„„„„„ 2 03 公司简介„„„„„„„„„„„„„„„„„„„„„„„„ 3 • 安全评价质量方针„„„„„„„„„„„„„„„„„„ 5 1.0 范围„„„„„„„„„„„„„„„„„„„„„„„„„„ 6 2.0 引用标准„„„„„„„„„„„„„„„„„„„„„„„„ 7 3.0 术语和定义„„„„„„„„„„„„„„„„„„„„„„ 8 4。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要素
4。1 总要求„„„„„„„„„„„„„„„„„„„„„„„„ 10 4。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 10 4。3 风险分析„„„„„„„„„„„„„„„„„„„„„„„ 14 4。4 实施评价„„„„„„„„„„„„„„„„„„„„„ 15 4.5 报告审核„„„„„„„„„„„„„„„„„„„„„ 16 4。6 技术支撑„„„„„„„„„„„„„„„„„„„„„„„„ 16 4。7 作业文件„„„„„„„„„„„„„„„„„„„„„„ 17 4。8 内部管理„„„„„„„„„„„„„„„„„„„„„„„ 18 4.9 档案管理„„„„„„„„„„„„„„„„„„„„„„ 19 4。10 检查改进„„„„„„„„„„„„„„„„„„„„ 20 5。0 附录
1 组织系统及职能分配表„„„„„„„„„„„„„„„„„„ 22 2 适用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清单„„ 23 3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25
4 安全评价过程工艺流程示意图„„„„„„„„„„„„„„„ 26 5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记录清单„„„„„„„„„„„„ 28
颁 布 令
为使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事故、职业病及其它损失的目标,依据安全评价工作特点,编制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 ( 以下简称手册 ) ,现准予颁布实施。
本单位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必须深刻领会《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 》的精神和内涵,严格执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推进该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确保本单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此颁布 !
最高管理者:
2011 年 3 月 1 日
任 命 书
为更好地推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管理体系,制定文件化的过程控制方针、目标及指标,确定并实施过程控制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和其它要素程序,以控制安全评价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安全评价绩效。经研究决定,任命张家库同志为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者代表 ( 以下简称管理者代表 ) ,全面负责过程控制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特此任命 !
最高管理者:
2011年 3 月 1 日
公司简介
年 2 月,隶属于某市安全生产培某评价公司位于某市松花江畔,成立于 2010
训中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 300 万元。
为了适应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企业的各项管理要求和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非煤矿山企业数量多、品种比较繁杂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求高的现状,经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了承担安全评价工作,并要求我们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各种先进仪器的装备,真正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服务好.
我单位前身是某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二零零三年其业务划归某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从一九八四年开始至今一直从事安全生产的管理、特种设备的检验、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的监测等工作,二零零三年以来,安全评价业务已作为我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我所 现有科研人员十五人,同时储备于专家库中的技术专家有三十多人,覆盖化工、矿山、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子、光学及管理等专业,门类齐全。 因此,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及管理经验都具有较高的水平。我单位的宗旨是: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劳动安全监察服务。接受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监督和检查,使我单位始终按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方针、执行,真正能够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
地 址:某省某 路 28 号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E—mail:
联 系 人:
安全评价质量方针
依法公正;
重责守信;
安全发展;
持续改进。
本单位承诺以下准则:
• 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评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 建立安全评价质量目标,改善安全评价绩效,持续优化工作质量; • 加强安全评价技术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危害预防,保护员工健康;
• 强化评价过程安全管理,控制风险,实现绩效持续改进。
最高管理者:
2010 年 3 月 1 日
本手册依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编写指南》编写,适用于各部门管理和作业活动,也适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单位足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的依据之一。
本手册是本所建立和保持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基础,它是本所最终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行动指南,是全体员工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准则,是进行安全评价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或第三方审核的依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本手册由评价科组织编写,经安全评价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本手册的管理方法详见《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1 安全评价导则
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编写指南
本手册采用下列定义:
•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或合股、公有或私营的各类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组合.
• 相关方
与组织的安全评价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安全评价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 审核
系统审查以确定活动及相关的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是否适合于达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 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评价工作质量下降、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 些情况的组合 。 • 目标
组织在安全评价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不断提高的评价水平,在省内争先创优。
• 绩效
基于安全评价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安全评价风险控制有关的,安全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 1 :绩效测量包括安全评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 2 :“绩效”也可称为“业绩”。
• 持续改进
为改善安全评价总体绩效,根据安全评价方针,组织强化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 总要求
为实现持续发展并与国际惯例接轨,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根据实际、 安全评价 管理现状及员工的综合素质,依据安全评价导则,建立了 安全评价 管理体系。
本手册由评价科组织编写,经 安全评价 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都要严格按照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开展 安全评价 管理和作业活动,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 安全评价 方针、目标、管理方案,通过周而复始的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 并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 安全评价方针
• 安全评价 方针
• 总则
安全评价方针是本所安全评价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是依据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应被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以确保安全评价过程得到控制和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 职责
4.2。3 。1 最高管理者负责组织制定 安全评价 方针,并批准颁布实施; 4。2。3 。2 安全评价 管理者代表负责方针的贯彻落实;
4。2.3 .3 各单位负责 安全评价 方针的实施。
• 控制要求
4.2。4 .1 安全评价方针突出本所 特点和实际情况, 阐明本所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宗旨、方向和奋斗目标,明确对安全评价绩效的持续改进、事故预防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承诺,为本所建立与保持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提供指南。 4。2.4 .2 各层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安全评价方针, 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的承诺. 4.2。4 。3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护。
4。2.4 .4 相关方需要时,由质量控制科负责提供。
4。2。4 .5 定期进行评审,以适应本所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4.2。5 机构与职责
4.2.5 .1 总则
为了实施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管理,本所必须规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作用,以确保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体系有效运行。
4.2.5 。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 (见附录 1 ) 4。2.5 。3 职责
4.2.5 。3。1 最高管理者 ( 所长 )
a) 负责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质量工作的法律、法规、,在企业经营工作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促进本所质量管理工作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 b) 主持制定、批准、发布本所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并组织贯彻执行.
c) 负责确定各部门的质量职责,实施质量奖惩。
d) 对本所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负责,对本所评价报告的质量水平负责,组织进行管理评审活动。
e) 负责组织市场调查和预测,抓好合同评审、签订工作。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并组织落实。
f) 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本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贯彻。 g) 负责组织开展员工的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4。2.5 .3。2 技术负责人
a) 主持制定本所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b) 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
c) 掌握质量信息,分析质量动态,按质量文件规定负责及时处理较大的质量问题和事故。
d) 负责按照合同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评价计划.
e) 负责对用户投诉意见和评价过程出现不合格项,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项重复项出现.
g) 由所长授权,履行管理者代表的职责,组织本所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实施和运行。
4.2。5 .3。3 质量控制负责人
a) 负责领导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本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贯彻。 b) 负责领导评价报告的审核。
c) 负责领导质量文件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
d) 负责实施质量奖惩。
4。2.5 。3。4 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 负责本部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措施的落实;
• 遵守安全评价方针及已确认的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 制定本部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目标及管理方案,并对其完成情况实施检查; • 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外部信息和本部门内部的信息的协商和交流,并做好安全评价信息的协商和交流、传递、处理和记录;
• 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作业文件的编写、修订及管理;
• 负责本部门运行情况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监测;
• 配合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管理评审,对事故、事件或不符合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
• 按照公司培训计划制定本部门计划 , 进行培训.
4。2。5 。3。5 各部门特有职责
• 评价科
a) 在所长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b) 组织实施对评价合同进行评审.
c) 根据合同要求,组织编制安全评价计划。
d) 根据评价项目的需要,负责在专家库中选定专业适合专家人选进入评价组。 e) 按照合同要求,组织评价到委托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 f) 组织实施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g) 组织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修改和发放。
• 质量控制科
a) 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
b) 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推进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c) 负责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发现不合格项,组织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纠正效果的验证。
d) 负责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管理,检查和考核。实施质量奖惩。 e) 对评价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用户投诉,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实施质量改进.并进行纠正效果的验证.
f) 负责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管理、检查和考核,实施质量奖惩. g) 负责评价报告的评审。
• 综合科
a) 负责编制本所员工的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 施。
b) 负责培训档案的管理。
c) 负责与安全评价报告有关的内部审核资料、委托单位的资料、现场勘察资料的档案管理.
4。2。5 .3。6 相关文件
Q/SC-01。G-1-2010 岗位责任制
Q/SC—01.G-2-2010 管理制度
附录 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图
4。3 风险分析
4.3。1 总则
本所建立并保持安全评价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以便于本所评价人员的活动,确定所采用的风险控制方法的主动性和风险控制计划是否有助于保障安全评价的有序开展。同时,将风险控制结果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安全过程控制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为持续改进本所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绩效提供衡量的基准.
4。3.2 职责
• 管理者代表负责 安全评价风险控制 措施的识别、汇总、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及风险的确定及审批;
• 质量控制负责制定风险控制原则,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汇总、评价,将评价结果上报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管理者代表并负责有关风险信息的适时更新;
•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风险控制措施的识别、汇总、评价,并将结果汇总上报质量控制科;
• 各部门负责定期或及时更新本单位风险控制措施的信息. 4。3.3 控制要求
• 风险控制范围必须覆盖本所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评价人员的活动(包括访问者);
• 在考虑风险因素时,应包括风险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在)和各种类型;
• 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应合理,适应本所的性质和特点;
• 风险控制结果应形成文件;
• 根据本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安全评价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定期或及时地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审,并不断更新。 4.3。4 实施要求
a) 风险分析程序文件
按 Q/SC—01- 02-2—2010 《风险分析》执行
b) 风险分析负责部门和 与部门
见 Q/SC-01- 02-2-2010 《风险分析》 2 职责。
c) 风险分析具体内容,确定判别准则。
见 Q/SC-01- 02—2—2010 《风险分析》 3 工作程序。
d) 记录保存风险分析结果
见 Q/SC—01— 02-2—2010 《风险分析》 3.3 合同评审表的保存。 e) 工作计划、记录和保存计划实施过程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Q/SC—01- 02-7-2010 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4.4 实施评价
4。4。1 总则
为确保所制定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目标、指标的完成,本所应制定并执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
4.4.2 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的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 质量控制科负责组织制定本所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相关部门根据确定的目标、指标制定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
质量控制科对相关部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4。3 控制要求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是实现其方针和目标、指标的主要方法,是依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风险、目标来制定的;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方案应包括相关单位的职责与权限,实现目标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
定期评审管理方案,并随单位活动、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管理方案; 质量控制科组织有关部门对管理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验收,并将结果呈报给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
4.4。4 实施要求
a) 建立实施评价程序文件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b) 项目组组成原则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3 工作程序中 3.1—3.5 项 。
c) 原始评价资料收集要求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3 工作程序中的 3。5。1 -3.5.2 项 。
d) 检验检测数据采用要求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3 工作程序中的 3.5。2 —3。5.3 项 。
e) 评价报告签字、批准和盖章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3 工作程序中的 3.5.6 -3.5.9 项 .
4.5 报告审核
4.5.1 总则
为确保制定的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 控制目标、指标的完成,本所制
定并执行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4.5。2 职责
质量控制科组织审核专家对评价报告进行内部评审。
4.5。3 控制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的评价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对报告进行审核。做好审核记录并签字存档。
过程控制负责人对评价报告是否符合程序文件要求进行审核,主要内容有: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是否编制了项目实施计划,有关计录是否完整,并在审核记录上签字存档.
4.5.4 实施要求
a) 建立报告审核程序文件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b) 审核部门及审核人员职责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3 工作程序中的 3.1—3。3 项 。
c) 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应审核的内容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3 工作程序中的 3。4—3.5 项 。
d) 对审核记录的要求
见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3 工作程序中的 3。6 项 。
4。6 技术支撑
4.6。1 总则
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识别确定程序,以获取、识别与本所相关的安全评价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使之有充分的法律、法规意识,约束自己的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理论基础的充实。
4。6.2 职责
a 质量控制科负责对安全评价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进行判断,并传达到相关部门;
b。 各部门负责获取与其业务相关的安全评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报给质量控制科;
c。 各单位应遵守已确认的与安全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d. 员工应认真学习和遵守已识别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4.6.3 控制要求
• 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
• 确定获取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途径及频次,并对适用性进行确认; • 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清单(含电子媒体); • 保持需遵守法律、法规与安全评价要求的信息为最新; • 与相关人员和其它相关方充分交流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相关信息。
4.6。4 相关文件
Q/JLAK— 02—4-2010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
附录 2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4.7 作业文件
4。7.1 总则
为确保所制定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的有效执行,本所应制定并执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作业文件.
4.7。2 职责
• 评价科负责本所安全评价作业文件的编制,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 • 质量控制科负责安全评价作业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 相关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评价目标、指标的分解和本部门目标、指标的建立并组织实施。
4。7.3 控制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结合本所业务范围,分别编制安全 • 预评价作业文件;安全验收作业文件;安全献作业文件。 • 建立和评审作业文件目标、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重大风险、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 根据确定的目标,应尽可能予以量化,安全评价目标、指标由最高管理者审批后实施;
• 相关单位应将本所 安全评价 目标、指标分解、细化作为本单位的目标和指标,并组织实施;
• 安全评价目标、指标应根据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不断变化的安全评价活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持续改进的承诺,对其进行适时修订; • 质量控制科对安全评价作业文件确定的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7.4 相关文件
Q/SC—01- 02-2-2010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
Q/SC-01- 02-5-1 —2010 安全预评价作业文件
Q/SC-01- 02—5—2 -2010 安全验收评价作业文件
Q/SC—01— 02—5—3 -2010 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文件
4.8 内部管理
4.8。1 总则
为确保本所制定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目标、指标的完成,本所制定并执行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
4。8。2 职责
• 管理者代表负责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的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
• 质量控制科负责组织制定本所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相关部门根据确定的目标、指标制定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
• 质量控制科对相关部门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8.3 控制要求
• 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是实现其方针和目标、指标的主要方法,是依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风险、目标来制定的;
• 安全评价内部管理方案应包括: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管理制度;相关职责与业绩的考核,实现目标的方法及时间表;
•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随单位活动、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培训方案;
• 建立信息通报,信息反馈服务制度,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 质量控制科负责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验收,并将结果呈报给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
4.8。4 实施要求
a) 建立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管理制度
见 Q/SC—01— 02—6—2010 《内部管理程序》 ( 一、安全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管理 ) 项。
b) 建立业绩考核管理制度
见 Q/SC-01- 02-6—2010 《内部管理程序》 ( 二 培训管理培训制度 ) 中的 3.1—3。24 项。
c) 建立业务培训制度
见 Q/SC-01— 02—6—2010 《内部管理程序》 ( 二 培训管理培训制度 ) 中的 3。3 项。
d)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见 Q/SC-01— 02—6-2010 《内部管理程序》 ( 三、信息通报制度 )3 工作程序中的 3.1—3.5 项.
e) 建立跟踪服务制度
见 Q/SC-01- 02-8-2010 《反馈、纠错和预防措施》中 3 工作程序。
f) 建立保密制度
见 Q/SC-01— 02-6—2010 《内部管理程序》 ( 四、保密工作制度 ) g) 资质和印章管理制度
见 Q/SC—01- 02-7-2010 《 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中 3。7.6 项。 4。9 档案管理
4.9。1 总则
为了确保安全评价过程有序进行,便于各种原始记录和原始资料的完整、查询,本所制定了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4.9。2 职责
综合科负责档案控制程序的管理。
4.9.3 控制要求
a 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管理程序;
b 确定存档文件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c 建立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清单(含电子媒体);
d 在保存期内确保存档文件的完整可靠。
4.9.4 实施要求
a) 建立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见 Q/SC-01- 02—7-2010 《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b) 建立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控制程序,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见 Q/JLAK— 02—4—2010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 c) 编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并定期更新
见 附录 2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d) 过程控制记录管理
见 Q/SC—01- 02—7—2010 《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 二、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
4.10 检查改进
4。10。1 总则
系的持续最高管理者组织对质量控制科管理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评审,确保该体 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10。2 职责
• 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人员参加评审会议;
• 管理者代表配合最高管理者实施管理评审活动;
• 质量控制科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管理评审的准备和计划,收集并提供评审资料,同时负责管理评审的记录,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 各相关单位负责本部门的评审文件、资料及相关问题的实施和落实. 4。10。3 控制要求
4.10.3 。1 管理评审的时间
•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通常安排在体系内审后进行; • 在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初期或当运行控制中出现重大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事故、本所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可随时增加管理评审频次,具体时间由最高管理者确定.
4。10。3 .2 管理评审的内容
• 管理者代表应确保收集到的信息以供评审,包括内审报告、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记录、相关方合理抱怨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新的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变化等;
• 要对体系运行结果、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方针的适用性、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适用性及完成情况、相关方的要求和抱怨、需要修改的体系要素进行评审;
4。10.3 .3 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参加评审人员应签到,评审工作要有记录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经所长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
4。10.3 。4 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有关责任部门应按要求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措施,其实施效果应在下一次内审中进行验证。
4.10。4 实施要求
a) 建立内部审查程序
b)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c) 编写不合格项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
d) 明确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见 Q/SC—01- 02-8—2010 检查改进《一、过程控制内部审核程序》。 4 工作程序中 4。4。1 —4.72 项。
e) 建立投诉申诉处理程序
见 Q/SC—01— 02-8-2010 检查改进《二、 反馈、 纠错和预防措施》中 3.1—3。7 项.
附录 1 :
组织系统及职能分配图
附录 2:
适用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2002 年 6 月 29 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 年 4 月 29 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届常务委员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992 年 11 月 7 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产资源法》( 1996 年 8 月 29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 1996 年 8 月 2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令 74 号公布,自 1997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 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4 年 8 月 )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 2004 年5 月17 日 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 矿安全生产监察局令9 号 )
《安全评价通则》 ( 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 年 3 月 21 日 颁布 )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 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 年 93 号文件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令第 344 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令第 397 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办法》(生产监督管理局第 10 号令)
《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则》(令第 6 号)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令第 18 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 2004 , 127 号)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 1995 , 56 号)
《安全评价通则》(监管局监管技装字, 2004 , 37 号) 2 、评价依据的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 87 ( 2001 年版)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GBI5603 , 199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 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修改版) GB 5007 , 9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 92 ( 1999 年版)
《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 , 2000
《石油化工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范》 SH3018 , 1990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 , 1999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40 , 83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 , 2000 《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 , 90
《安全标志》 GB24 , 1996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83 , 2000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3258 , 1999 《石油化工厂区平面布置设计通则》 HS3011-200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 98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71 , 9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 , 8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 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 8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SH3047-93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 1999 , 154 号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124———1996)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70———1994)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13-—-1990) 《有毒作业分级》 (CB12331—-—1990)
《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 《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1993)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1986)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T8196——-2003)
附录 3: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1 文件和资料程序文件
2 合同评审程序文件
3 记录管理程序文件
4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5 纠正和预防措施
6 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7 法律法规技术标控制程序
8 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
9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过程控制
10 档案管理控制程序
11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附录 4 : 安全评价管理流程
附录 5 :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体系记录清单
一、文件和资料控制 1 文件编制任务书
2 文件审批表
3 文件发放登记表
4 文件更改申请审批表 5 文件更改一览表
6 文件更改通知单
7 文件和资料销毁申请审批表 8 文件和资料销毁登记表 9 文件借阅登记表
10 文件和资料复制申请审批表
11 文件执行情况考核表 二、 合同评审程序 1 合同评审表
2 合同更改记录
3 协调评审记录表
三、记录管理程序
1 记录申请审批表
2 记录更改申请表
3 记录销毁申请表
四、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现场检查表
五、纠正和预防措施
1 不符合项通知单
2 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六、培训管理控制
1 培训计划实施检查记录 2 年度评价人员业绩考核表 七、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程序 审核意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