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_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38:59
文档

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_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652005年第7期第21卷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摘要]遂昌公墓规划设计基于现代规划理论、园林文化理论及传统文化理论,本着园林设计、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原则,采用形似莲花花瓣的分区,构建“一轴、一环、三线”的立体园林绿化结构体系及路线分离的交通体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键词]遂昌公墓;风水;文化Onth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ul-tureinthePlanningandDesignofCemeteries—T
推荐度:
导读652005年第7期第21卷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摘要]遂昌公墓规划设计基于现代规划理论、园林文化理论及传统文化理论,本着园林设计、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原则,采用形似莲花花瓣的分区,构建“一轴、一环、三线”的立体园林绿化结构体系及路线分离的交通体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键词]遂昌公墓;风水;文化Onth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ul-tureinthePlanningandDesignofCemeteries—T
65

2005年第7期 第21卷

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摘 要]遂昌公墓规划设计基于现代规划理论、园林文化理论及传统文化理论,本着园林设计、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原则,采用形似莲花花瓣的分区,构建“一轴、一环、三线”的立体园林绿化结构体系及路线分离的交通体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键词]遂昌公墓;风水;文化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emeterie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ichang Cemetery/Yu Jianfeng

[Abstract] The planning design of Suichang Cem-etery is based on the modern planning theory,gar-den culture the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ory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making good use of references"in garden design and planning design.The subarea is built into the shape of a petal of a lotus flower and form a three dimensional landscape gardening struc-tural system of "one axis, one ring and three lines"together with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sepa-rate road and line,reaching the purpose of integra-tion of nature and people.

[Key words] Suichang Cemetery,Geomantic omen,Culture

□ 余剑锋

[文章编号]1006-0022(2005)07-0065-03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2004

年4月,应遂昌县民政局、财政局的邀请,龙游县城乡规划设计院有幸会同邻近的几家设计单位共同参加了遂昌公墓规划

设计的招标,由此引起了笔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殡葬文化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复杂的大系统,公墓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公墓规划首先应该是陵园的设计,在公墓陵园规划中,墓是基础设施,是景。将公墓设计成个性化、具有文化风格的陵园,是我们的设计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殡葬文化,秉承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风水学、易学、佛教、道教文化的纳用,提升传统殡葬文化的内涵,以吻合现代的殡葬礼仪和殡葬方式。如何将殡葬文化、传统文化和陵园设计、公墓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我们本次规划的着眼点。

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立足于人们普遍

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恰当分区,以体现出墓区庄严、肃穆的氛围。

园林文化学理论基础:人们到殡葬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物化的文化。园林就是通过建筑、小

品、道路、绿化等构成要素的空间布设,通过对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来达到精神的体现。

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宅风水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是否安适,并且还会影响到活着的人的吉凶和后世子孙的荣辱。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阴宅风水的选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风水,又称“堪舆”。“堪”是指天道,“舆”是指地道,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综合起来,堪舆是指观察地理形势和自然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求得人和天地、自然的和谐,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

遂昌公墓地处浙江西南部遂昌县城西北角古塘源水井埯。规划用地面积为3.0 hm2,山体占地面积为2.4 hm2(图1)。

遂昌公墓用地选址坐南朝北,地势起伏变化,层次分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前有古塘源,后有低凹地带,墓区前面不远处还有一条水道。它由三条山脊环绕而成,宛如一把太师椅,正如风水学上所云:“青龙报白虎,代代出文武;两山夹一湾,后代出”。这山形山势,分明是福地之象(图2)。《葬书》认为:“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这就是说,人的身体受之于

66

规 划 师PLANNERS

父母,父母的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的形体属于父母遗留于世的一部分,父母的骸骨若能得到生气,子孙就能得到荫佑,此所谓“生死殊途,情气相感,枯骨得荫,生人受福”。在讲求“孝道”的中国社会,子孙自然要为祖辈寻找理想的安息之所,而且祖坟的风水环境越好,子孙受荫越多,此所谓“神灵安而子孙盛”。正是这种祸福感应说的影响,才有了“事死如事生”观念的流行,这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精神的具体体现。

遂昌公墓规划为了体现这些传统的文化精神,利用先天八卦和风水学中“星宿派”理论进行公墓的规划设计与园林设计。

整个墓区由入口处、园林区、墓区三大部分组成(图3,图4)。

入口处:在由殡仪馆进入墓区的道路上,设置牌坊一座,旁边设置停车场。入口处除了必要的管理用房和入口标识外,采用道教

的八卦形体形成主要的景观,象征进入墓区阴阳相隔的现实,体现墓区肃穆的气氛。通过功德桥通向步行景观道(即“神道”),即可到达墓区的核心所在。

园林区:园林区绿树成荫,自然风光清秀幽雅,神道经由忠孝坛到达清波亭,置于碧波荡漾的莲花湖之上,形成入口景观的对景,极具福地陵园的气势,并且通过木花架延伸到规划的妙境园。

墓区格局:依据风水的测算,在墓区3个山峰中,最左边的山峰是它的最高峰,略微高于最右边的山峰,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白虎代表秋天落寞、萧瑟的气氛,青龙略高于白虎,正好像春天的生气勃勃压制着秋天的落寞、萧瑟。左边的青龙山峰就像巨龙腾空,祈求上苍的保佑,右边的白虎山峰比较低,就像卧在那里的老虎非常驯服的样子。中间的山峰就是墓区风水最好的地带,中间的山脊就是龙脉之所在。

佛学上记载:人在去逝后变为莲花,归西方净土,可享受无尚极乐。规划采用风水学“星宿派”理论的二十八星宿的说法,将自然山体沿山坳依次分28°角散开,形似莲花花瓣,形成不同的分区。

豪华墓区位于整个墓区风水中最好的地方,也就是中间山峰所在地,豪华墓区两旁是高档墓区。

低档墓区位于东面的山脉,此处呈青龙

67

2005年第7期 第21卷

草坪墓地。规划用以安排地方的爱国人士、知名人士及为地方做出巨大贡献的或在某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地方人士的墓地。通过该区域的安排与设计,以宣扬地方文化,同时达到进行地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另外,在具体的墓型设计中,我们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与设计。规划提出了经济型、豪华型、双碑型3种参考方案,制碑的材质以本地常见的花岗岩、大理石和其它地方性石材为主。

规划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在尽可能利用好现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一次性配套道路、绿化、园林小品。在建设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当地常见的溪滩石、毛石进行铺装,采用地方树种进行绿化,以达到节约投资、体现地方个性的目的。[参考文献]

[1]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3]杨宝祥.殡葬园林文化[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  社,2001.

[4]宋韶光.风水宝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余剑锋,男,工程师,浙江龙游县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

[收稿日期]2004-11-12

之势,但前面山坳是地势最低处,风水次于中间的山峰,规划为低档墓区,适合下葬夭折的小孩及鳏寡孤独者等。

中档墓区多半位于西面的山峰和东面高档墓区和低档墓区之间,总共有六大区块。

在不同档次的墓区之间自然形成绿化隔离带。各个墓区根据等高线形成绿化休憩走廊,走廊贯穿于各个墓区,形成一条自然蜿蜒的生态绿带。另外,在中间山峰和西面山峰的前面都形成中心,并且由于地势平坦的原因,形成一部分平地墓区。每个中心根据需要设置焚烧纸钱等的祭焚堂。

在墓区绿化隔离带中,规划安葬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故去的有志之士,实行树葬或草坪葬,以体现墓葬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绿化结构:通过整合,墓区形成了“一轴、一环、三线”互相联系的立体园林绿化结构体系,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图5)。“一轴”是指经由神道到达莲花湖和妙境园的水景墓区休憩道路。在风水中,水意味着财,在绿化规划中我们注重了对水的运用。最主要的景观节点,墓区的核心即是清波亭所在的地方。在中间的山峰前面规划了一个水口—莲花池,所谓水口,即四面八方的水汇集的地方。莲花池作为水口,一方面寓意汇集财富福泽后代,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放生池用,同时还能起到墓区消防用水的作用。

“一环”是指依据等高线自然分隔各个墓区并相互联系的环形绿化带。这些绿带贯穿在各个墓区间,形成墓区的休憩平台。可以多种植侧柏,此树四季常青,寓意故去的亲人像常青树一样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侧柏种在墓碑的两侧,同时还起到护碑和绿化环境的作用。建议安放时种植两棵,扫墓时再种植两棵,保持常青。

“三线”是指分隔不同规格墓区之间的3条呈发射状的绿化隔离带。

交通体系依据自然的山体山形,在低洼平坦的地方,依照自然的山势规划墓区主干道,实行扫墓、休憩路线分离的原则。

墓区道路依据分区中的28°角呈发散状,道路宽2 m,自然分隔各个区块,各个墓区的道路通过一条宽度为2.5 m的环形路互相贯穿,隐约在半山腰。

休憩路线主要集中在神道上,神道宽度为3.5 m,通过中途的忠孝坛、清波亭、妙境园延伸到各个墓区。

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本着园林设

计、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设

计原则,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并加以利用与体现。

在园林区神道两侧,根据需要规划安排

文档

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_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652005年第7期第21卷谈传统文化在公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遂昌公墓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摘要]遂昌公墓规划设计基于现代规划理论、园林文化理论及传统文化理论,本着园林设计、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原则,采用形似莲花花瓣的分区,构建“一轴、一环、三线”的立体园林绿化结构体系及路线分离的交通体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键词]遂昌公墓;风水;文化Onth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ul-tureinthePlanningandDesignofCemeteries—T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