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新加坡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以新加坡为例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某一区域地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理科学实用性的认识,建立科学发展观。
【预习任务】
1.新加坡概况(位置、面积、地形、气候、人口、产业等)。
2.完成课本资料分析的思考题。
3.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
【自主检测】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右图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
涌入,并通过其闸门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短缺资源不足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落实内容】
了解新加坡概况(位置、面积、地形、气候、人口、产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