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制:军长
1.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过程是有丝,b过程是细胞分化
②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③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
④甲、丁、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2.研究人员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具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图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实验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PS细胞与肌肉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关键基因在肌肉细胞中能复制、转录和翻译
B.过程①②③表示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图示过程体现了iPS细胞具有全能性
C.用该技术得到的新生器官替换供体病变器官,可避免异体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D.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将改变肌肉细胞的细胞质环境,使iPS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3.下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名称 | 肝细胞 | 幼嫩红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浆细胞 |
| mRNA | mRNA1 | mRNA2 | mRNA3 | mRNA4 |
| 蛋白质 | 血浆蛋白 | 血红蛋白 | 呼吸酶 | 免疫球蛋白 |
B.四种细胞转录的mRNA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他细胞中也有
C.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细胞
D.四种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4.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B.“Tpel”可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
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 D.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
5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6.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B细胞、T细胞等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
B.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
C.T细胞和B细胞发育的场所相同
D.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T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
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9.“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死亡。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A.噬菌体的侵染使细菌破裂 B.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
C.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 D.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
10.2012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夺得,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目前,山中伸弥和其研究小组已把多种组织(包括肝、胃和大脑)的细胞,转变成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并让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了皮肤、肌肉、软骨、神经细胞以及可以同步搏动的心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被重新编程的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降低
B.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体现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全能性
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与成熟细胞相比,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变
D.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不仅与基因有关,也与细胞的生活环境有关
11.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下列最可靠的依据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 B.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2.鲤鱼的尾鳍是单尾鳍,而金鱼则多为双尾鳍。科学家从鲤鱼的卵细胞中提取出mRNA,将其注入不同品系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中,另一部分金鱼受精卵作对照,两种受精卵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其尾鳍的分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金鱼品系 | 实验组(%) | 对照组(%) | ||
| 双尾鳍 | 单尾鳍 | 双尾鳍 | 单尾鳍 | |
| 甲 | 87.4 | 12.6 | 99.9 | 0.1 |
| 乙 | 77.4 | 22.6 | 94.1 | 5.9 |
| 丙 | 69.4 | 30.6 | 90.2 | 9.8 |
B.金鱼受精卵被注入外源mRNA后,不同品系金鱼的反应程度不同
C.若将实验组甲品系单尾鳍个体互交,后代几乎都是单尾鳍
D.金鱼尾鳍的分化可能在受精之前就已经启动
13.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
14.苦马豆素(SW)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生物碱。为了解苦马豆素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癌变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同时,某些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出现甲胎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这种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癌细胞的线粒体也较正常细胞减少,从而影响了癌细胞中的________过程。(填选项前的符号)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H] B.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C.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 D.[H]和氧结合形成H2O
(2)细胞凋亡是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为研究SW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取胃癌细胞用________处理后,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用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此细胞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最主要的不同是需要添加 ________。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放入恒温________培养箱内,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W,分别培养24h、48 h、72h后,统计结果如下:
将经实验处理过的胃癌细胞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出现了凋亡的特征。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浓度SW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正常小鼠和移植肿瘤的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除设置不同浓度SW处理的实验组以外,还需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填选项前的符号)
A.注射等量清水的正常小鼠 B.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
C.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移植肿瘤小鼠 D.注射等量不同浓度SW的移植肿瘤小鼠
如果还需要将SW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临床应用药物左旋咪唑的效果进行比较,应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才能得出结论。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二十一)答案
1.解析:选B。由于题目中指出这些细胞处于早期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所以进行的应该是有丝及分化的过程。甲、乙、丙为未分化的细胞,丁应为肌细胞,戊应为神经细胞。经有丝得到的乙、丙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经分化得到的丁、戊两种细胞,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有差异。
2.解析:选C。肌肉细胞中无关键基因,因此与iPS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该图示过程没有新个体的产生,即没有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由图示知,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使肌肉细胞进行了“脱分化”。
3.解析:选B。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但血红蛋白、呼吸酶是胞内蛋白,不分泌到细胞外;mRNA3在活细胞中都有,其他mRNA则在不同细胞内存在差别;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其全能性小于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或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4.解析:选B。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此过程中基因还能表达。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所致,所以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
5.解析:选B。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这说明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RB基因能抑制细胞增殖,相当于抑癌基因;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突变蛋白能促进细胞增殖,可以缩短细胞周期。
6.解析:选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只有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才能表现出全能性;B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导致细胞内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
7.解析:选C。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的衰老及凋亡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8.解析:选A。细胞生长意味着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故细胞物质交接效率降低。
9.解析:选C。噬菌体侵染细菌、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细胞不正常死亡,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人胚胎时期尾部的消失是受基因控制发生细胞凋亡引起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为细胞分化。
10.解析:选B。从一个细胞最终发育成一个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没有体现其全能性,B错误。
11.解析:选C。癌变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A错误:癌变细胞的突变基因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变化无法在显微镜下看见,B、D错误;细胞癌变后,由各种各样的形态变为球形,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C正确。
12.解析:选C。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同一品系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单尾鳍的比例要高,是因为在鲤鱼卵的mRNA的作用下,部分金鱼尾鳍从双尾变为单尾,A正确;题表数据也说明该mRNA是影响尾鳍形态的重要物质,其形成是相关基因转录的结果,由于其来自于鲤鱼的卵细胞,说明相关基因在卵细胞中就已开始表达,所以尾鳍的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能在受精之前就开始启动,D正确;由题表数据可分析出不同品系金鱼对外源mRNA的反应程度不同,B正确;由于注入的是鲤鱼卵的mRNA,这些mRNA在发挥作用后就会被降解,它们只对这一代金鱼的性状产生影响,这一过程并未改变金鱼的遗传物质DNA,即实验组甲品系单尾鳍金鱼个体所含的还是双尾鳍的遗传物质,互交后代中不可能几乎都是单尾鳍,C错误。
13.解析: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结构⑦是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可以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细胞是干细胞,经有丝、分化产生原始的生殖细胞,然后经过减数产生卵细胞。
答案:(1)和分化 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化、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5)有丝和减数
14.解析:(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同时,细胞癌变后,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出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这种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癌细胞的线粒体较正常细胞减少,会影响癌细胞中的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探究苦马豆素(SW)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中,分析题图,可以发现,苦马豆素(SW)对胃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显著增强。(3)在“探究不同浓度SW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组是注射等量不同浓度SW的移植肿瘤小鼠,对照组是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和移植肿瘤小鼠。若要将SW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临床应用药物左旋咪唑的效果进行比较,还需设置注射等量左旋咪唑的移植肿瘤小鼠作为对照才能得出结论。
答案:(1)基因突变 糖蛋白 抗原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C、D (2)基因 胰蛋白酶 动物血清 CO2 苦马豆素(SW)对胃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显著增强 (3)B、C 注射等量左旋咪唑的移植肿瘤小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