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目的:保证手机的EMC性能符合标准;
测试标准:GSM 11.10,YD/T 1215-2002,YD/T 720-1998,GB4943;
测试条件:EMC测试实验室
测试仪器:EMC测试设备
发信机的杂散骚扰是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杂散骚扰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
1.1传导杂散骚扰
1.数量:2pcs
2.适用范围: 传导型杂散骚扰是指由天线连接器处引起的任何杂散骚扰,适用于具有永久性RF连接器的手机;
3.测试方法及内容:分别在工作模式和空闲模式下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可参考YD1032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a.工作模式是指用各频段的中间信道(即GSM900:ch62,DCS1800:ch700,PCS1900:ch660),并用最大功率让被测手机处于通话状态;
b.空闲模式是指手机处于通电状态,可提供服务,对建立呼叫作出响应。
1.测试指标:
a.作模式下:
| 频率范围 | 功率电平(峰值) | |
| GSM900 | DCS1800 | |
| 0.1~1000MHz | -36dBm | -36dBm |
| 1000~1710 MHz | -30dBm | -30dBm |
| 1710~1785 MHz | -30dBm | -36dBm |
| 1785~12750 MHz | -30dBm | -30dBm |
b.闲模式下:
| 频率范围 | 功率电平(峰值) |
| 0.1~880MHz | -57dBm |
| 880~915MHz | -59dBm |
| 915~1000 MHz | -57dBm |
| 1000~1710 MHz | -47dBm |
| 1710~1785 MHz | -53dBm |
| 1785~12750 MHz | -47dBm |
1.2辐射杂散骚扰
2.数量:2pcs
3.适用范围:辐射型杂散骚扰是指由于机壳以及设备的结构而引起的任何杂散骚扰(故又称为“机壳骚扰”),适用于被测设备的机壳端口;
4.测试方法及内容:分别在工作模式和空闲模式下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可参考YD1032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a.工作模式是指用各频段的中间信道(即GSM900:ch62,DCS1800:ch700,PCS1900:ch660),并用最大功率让被测手机处于通话状态;
b.空闲模式是指手机处于通电状态,可提供服务,对建立呼叫作出响应。
5.测试指标:
a.工作模式下:
| 频率范围 | 功率电平(峰值) | |
| GSM900 | DCS1800 | |
| 30~1000MHz | -36dBm | -36dBm |
| 1000~1710 MHz | -30dBm | -30dBm |
| 1710~1785 MHz | -30dBm | -36dBm |
| 1785~6000 MHz | -30dBm | -30dBm |
b.空闲模式下:
| 频率范围 | 功率电平(峰值) |
| 30~880MHz | -57dBm |
| 880~915MHz | -59dBm |
| 915~1000 MHz | -57dBm |
| 1000~1710 MHz | -47dBm |
| 1710~1785 MHz | -53dBm |
| 1785~6000 MHz | -47dBm |
1.3传导连续骚扰
1.数量:2pcs
2.适用范围:适用于被测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机壳端口;
3.测试方法及内容:参考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和YD1032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4.测试指标:
| 频率范围 | 准峰值 | 平均值 |
| 0.15~0.5MHz | 66~56 dBμV/m | 56~46 dBμV/m |
| 0.5~5MHz | 56 dBμV/m | 46 dBμV/m |
| 5~30MHz | 60 dBμV/m | 50 dBμV/m |
| 注:在0.15~0.50MHz范围内,限值随频率呈对数线性减小。 | ||
1.4辐射连续骚扰
1.数量:2pcs
2.适用范围:适用辅助设备的机壳端口;
3.测试方法及内容:参考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和YD1032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4.测试指标:
| 频率范围 | 限值(准峰值) |
| 30~230MHz | 30dBμV/m |
| 230~1000MHz | 37dBμV/m |
1.5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
1.数量:2pcs
2.适用范围:适用于固定、车载和便携使用得手机及其辅助设备;
3.测试方法及内容:参考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和YD1032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下述试验电场,手机工作应正常。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试验电压:3V/m(r ms,未调制);
调制幅度:80% AM、1kHz;
极化状态: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扫描步长:不超过基频1%步长。
1.6话机辐射吸收率SAR
1. 数量:2pcs
2.定义:SAR是Specific Absorbtion Ratio的缩写,即“吸收比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吸收辐射能量,通俗地讲,就是测量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
3.测试方法及标准:国际业界的通用标准ITU标准限值为2.0W/KG,即:以6分钟计时,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这一标准是国际业界的通用标准。
a.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以及机械臂等组织测量系统;
人体模型的内部是液态物质,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电磁性一致,探针可以在其内自由运动。 欧洲采用的测试标准的测量单位是10克(国际电联推荐),美国采用的测试标准以1克组织为测量单位。
b.系统置于屏蔽室中;
c.手机紧贴模型放置,使手机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
d.由机械臂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计算SAR: SAR=(δ/р) ·E2 (其中,р:液体密度;δ:介电常数;E:场强)。
1.7ESD测试
1.数量: 5pcs
2.测试方法及标准:分别对整机表面进行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手机工作应正常。
a.接触放电:将手机置于试验台,分别在待机状态、充电状态和通话状态下,对手机表面进行接触放电;
试验电压: +-4kV,+-6 kV;
放电次数:正极性和负极性20 次 ;
放电时间间隔:1s
b.空气放电:将手机置于试验台,分别在待机状态、充电状态和通话状态下,对手机表明所有进行空气放电
试验电压: +-8 kV, +-10kV,+-12kV;
放电次数:正极性和负极性各放电20次 ;
放电时间间隔:1s
3.性能判据:
a.测试时,手机应工作正常,并保持通话连接;
b.测试后,手机各项功能均应正常,无任何通信质量的降低、控制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的丢失,且仍保持通话连接;
附:手机研发至量产各阶段重点测试项目表:
| Item | 研发 | 试产 | 量产 |
| 传导杂散骚扰 | √ | ||
| 辐射杂散骚扰 | √ | ||
| 传导连续骚扰 | √ | ||
| 辐射连续骚扰 | √ | ||
| 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 | √ | ||
| 话机辐射吸收率(SAR)试验 | √ | √ | |
| ESD试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