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温宿县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为促进我县双语教育积极、有序、健康发展,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科教强县”战略,瞄准培养高素质双语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抓基础,抓试点,抓整体推进,构建具有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吸收内外双语教育的成果,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力争用时间,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双语教育环境,建成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网络和服务指导体系,培养出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强双语教育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学段目标
以双语教育实验为平台,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三个维度,、小学、初中、教育两个学段全面推进双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热爱本土文化,体会多元文化,提高跨学科、跨文化学习和交往的能力。
①注意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一些汉语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仪常识和主要的节日文化;
②理解生活中常见进出口商品与服务的汉语标识;
③掌握500个左右学科专用词汇,能用汉语与同学进行一般性交流;
④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四级标准。
、初中教育
①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差异,尊重多元文化,主动在日常学习和交际中注意体会和比较, 从心理上认可其存在的当然性和合理性;
②掌握1000个左右学科专用词汇,理解汉语国家同学段部分学科的课程内容;
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五级标准,就汉文化和学科内容等用汉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④使用汉文词典和百科全书等工具书,通过图书馆、网络、大众传播媒体等资源获取更广泛的世界知识。
。
(三)分层实验
学校可分如下四个层次开展双语教育:
第一阶段:(2014年2月20日至3月15日)
主要课程进入学校教学计划,双语教学呈常态化,课程选择部分汉文原版教材,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双语授课。
第二阶段:(2014年3月15日至4月15日)
2.、完全双语教育。多门科目采取双语教学,校本特色的双语课程体系比较完整,课程基本上使用汉文原版课程教材,完全双语授课。
第三阶段:
(2014年4月15日至6月10日)
3.环境双语教育。学校营造浓郁的双语教育环境和气氛,教学课堂中汉语讲解,用汉语呈现日常用语,部分科目双语教学进行。在校园内(如教室、、阅览室、走廊、礼堂等)布置比较规范的双语标识,定期举办学生广泛参与的双语活动(如双语文化节、汉语周、汉语角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学校广播和教育电视等媒体创设双语学习氛围。
第四阶段:测试验收促进阶段
(2014年6月至7月)
4.在校领导和中层干部 骨干教师的配合下进行测试,感受效果,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不足的地方和过程进行改正,改善教学条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双语教学质量。
四、实施措施
加强管理
成立学校双语教育领导小组,下设本校双语教育工作办公室(设在本先中小学教研室),负责学校双语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并提供决策咨询、师资培训、课题管理、教研指导和考核评估等服务。
(五)经费保障
从2008年起,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在经费投入和师资培训,教学工具等方面对双语教育给予支持,保障双语教育师资培训、教研活动、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用于双语教育工作。
(三)强化师训
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一个汉语人才。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培养模式:
1、培养和培训相结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
2、注重校本培训。学校创设双语教育校本培养机制,加强汉语教师和双语教师的集体整合,提升学科素养,强化双语教研,互动备课,取长补短,加强参与骨干学科、骨干教师的双语培训。
3、培训特岗教师。学校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汉语基础扎实、业务,管理水平好的,有经验的教师培养,培训特岗教师,鼓励有学科特长、综合素质较高的汉语教师从事双语教育工作,多元培养具有双语教育能力的复合型教学人才。
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双语教师的后期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和双语教育水平。
佳木林场九年一贯制学校关于开展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佳木林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4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