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旋风预热器
1、构造 旋风预热器是由旋风筒及上、下两级旋风筒的连接管道构成。对于单个旋风筒来讲,它由圆柱体、圆锥体、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内筒及下料管等部分组成。在下料管内的适当部位装设有锁风阀,在下料管的最下部与换热管道的连接部位还设有撒料装置。
2、工作原理 生料粉经计量后由入窑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送入到Ⅰ、Ⅱ级旋风筒之间的连接管道内。在撒料盘及气流的作用下立即悬浮于热烟气中并进行热交换,然后被气流带进Ⅰ级双旋风筒,在旋风筒内旋转产生离心力。生料粉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与烟气分离,沉降到锥体内。沉降后的生料粉经过锁风阀入到Ⅱ、Ⅲ级旋风筒之间的连接管道内,进行第二次热交换。热交换依次进行到Ⅲ、Ⅳ级旋风筒后,沉降后的生料粉经Ⅳ级旋风筒锥体下部的下料管进入分解炉。预分解后的物料随气流进入Ⅴ级筒,分离后喂入窑内。
3、主要物理、化学反应
a、自然水的蒸发,也称为干燥过程
b、Al2CO3·2SiO2·2H2O—AlO3(无定形)+2SiO2(无定形)+2HO2
二、分解炉
1、构造 一般由窑尾烟室、缩口、涡室上下喷腾层出风口等组成。设有窑尾烟气进口、三次风管进风口、燃料喷嘴、下料口等。
2、工作原理 充分预热后的生料粉进入分解炉内,与来自窑头罩的三次风、窑尾热风及喂入的煤粉在喷腾状态下进行煅烧分解分解率可达90%以上。分解炉是预分解窑系统的第二热源,将传统上全部由窑头加入燃料的做法改变为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大部分由分解炉内加入,从而改善了窑系统的热力分布格局。熟料煅烧过程中耗热最多的碳酸盐分解过程移至分解炉内进行后,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都得到优化,熟料煅烧工艺更臻完善。
3、主要物理、化学反应
a、CaCO3 900℃ CaO+CO2
b、MgCO3 600℃ MgCO3+CO2
(注:系统中CO2气体的浓度影响CaCO3的分解速度)
三、回转窑
1、构造 回转窑主要由窑筒体、轮带、支撑系统、液压挡轮系统、传动系统、窑头密封系统、窑尾密封系统、窑头罩、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冷却风机等组成。
2、工作原理 物料在分解炉内分解后,随气流进入Ⅴ级筒,沉降后经下料管喂入回转窑内。当窑转动时,物料靠摩擦力被带起。由于物料本身的重量,达到一定高度后,物料会滑落或翻滚下来。因为窑筒体是倾斜安装的,所以物料不会落到原来的点,而是向低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如此循环不断,逐渐前进。
3、主要物理、化学反应
a、固相反应
800℃—900℃时 CaO+AlO3 CaO·AlO3 (CA)
CaO+Fe2O3 CaO·Fe2O3 (CF)
800℃—1100℃时 2CaO+SiO2 2CaO·SiO2 (C2S)
CaO+Fe2O3+ CaO 2CaO·Fe2O3 (C2F)
7(CaO·AlO3)+5CaO 12CaO·7Al2O3 (C12A7)
1100℃—130℃0时 12CaO·7Al2O3+9CaO 7(3CaO·Al2O3) (C3A)
7(CaO·Fe2O3)+2CaO+12CaO·7Al2O3 7(4CaO·Al 2O3·Fe2O3) (C4AF)
b、液相反应
>1300℃时 2CaO·SiO2 + CaO 3CaO·SiO2 (C3S)
四、熟料冷却机
1、构造 熟料冷却机主要由壳体、物料推动系统、传动系统、冷却系统、液压润滑系统、锁风系统、出料系统等组成。
2、工作原理 高温熟料由窑口落到冷却床上,冷却风机鼓入的高压风由冷却床下部直吹冷却床上的高温熟料,使熟料获得急冷。冷风被加热后进入窑内或由三次风管进入分解炉内。熟料在冷却床上被推动前进,进入中压风区进一步冷却,最后进入破碎机破碎后排出冷却机。冷风加热后进入余热发电风管。
3、主要物理、化学反应
a、熟料急冷可阻止矿物晶体长大,特别是C3S晶体长大有利于熟料强度及易磨性能的改善;熟料急冷可使液相凝固成玻璃体,使MgO及C3A大部分固定在玻璃体内,有利于熟料安定性的改善及抗化学侵蚀性能,特别是对含MgO较高的熟料可消除或减少由MgO引起的有害作用。
b、 α- C2S(1420±5)℃α′- C2S630~680℃β- C2S<500℃γ-C2S
密度:(3.04) (3.04) (3.28) (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