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方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素类、乙烯及生长抑制剂。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的浓度、不同的使用方法,在各种园艺植物及同一种园艺植物不同生长期上有着不同的使用效果。
三、材料和用具
1.材料 95%酒精、生产用赤霉素、多效唑、小白菜等蔬菜种子、鲜切花等。
2.用具 喷雾器、喷壶、烧杯、容量瓶、天平、毛笔、三角瓶等。
四、内容和方法
1基础知识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园艺植物生产中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时期:
1.1在育苗中的应用
(1)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大多数落叶果树的种子都有自然休眠期,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采收后也有一段自然休眠期。用赤霉素处理可缩短桃、葡萄种子的层积处理时间,可提高柑橘种子的发芽率;乙烯可打破草莓和苹果种子的休眠;用赤霉素对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进行浸种可促进发芽;用赤霉素处理牡丹花芽也可打破休眠促进开花。
(2)促进扦插生根 各种生长素都有促进扦插生根的作用。但不同的药剂种类处理效果不一样,其中以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还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等。
(3)促进嫁接苗伤口愈合 对嫁接伤口,特别是芽接伤口涂抹吲哚乙酸可促进愈合。
1.2对营养生长的调节
(1)促进生长 赤霉素和生长素类可促进各种园艺植物的茎蔓和枝梢迅速生长,节间变长。特别是绿叶蔬菜类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加速生长,提高产量。
(2)抑制生长、矮化植株 乙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对草本和木本植物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脂肪酸、甲基酸等处理苹果、梨树的新梢顶端可起到化学摘心的作用。
1.3对花芽分化的调节
(1)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乙烯利可促进菠萝、苹果、梨等形成花芽;多效唑能明显地抑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苹果、桃、核桃等的花芽形成,对黄瓜、菜豆、番茄等也有效;用赤霉素处理蔬菜可促进抽薹开花,替代春化处理;用赤霉素处理山茶花、仙客来、君子兰等都有提前开花的作用。
(2)抑制或延迟花芽形成 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促进生长而抑制花芽的形成。比如用赤霉素处理可延迟葡萄、核果类的开花,用处理能使菊花延迟开花。
(3)调节雌雄花比例 在荔枝上使用多效唑,不但可促进秋梢成花,而且可以促进雌花数量;在瓜类中,特别是黄瓜、瓠瓜上应用乙烯利可促进雌花分化,用赤霉素则可促进雄花分化。
1.4对果实生长发育的
(1)促进坐果、诱导单性结实 多效唑、矮壮素、萘乙酸、赤霉素等能提高苹果、葡萄、枣、山楂、梨和杏等的坐果率;2,较低浓度时提高番茄坐果率,较高浓度时则疏除果实;赤霉素处理葡萄可获得无籽果实;萘乙酸可促进荔枝、草莓单性结实。
(2)疏花疏果 萘乙酸和萘乙酰胺可用于花后苹果幼果以及梨、桃、柑橘的疏花疏果;乙烯利、赤霉素、整形素也可用于一些果树的疏花疏果上。
(3)防止生理落果、促进果实生长 开花前用氯苯氧乙酸或处理葡萄果穗可防止生理落果,用萘乙酸处理苹果可以防止采前落果;葡萄上用赤霉素可以增大果穗、果粒,萘乙酸处理菠萝果实显著增重。
(4)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是加速果实成熟的有效成分,脱落酸亦有同样的作用。香蕉可用乙烯利溶液浸蘸绿色果实催熟,葡萄的催熟是于采收前4~6d用乙烯利浸蘸果穗,番茄的催熟是在绿熟期后用乙烯利喷果或蘸果。
1.5对园艺植物采后保鲜的调节
(1)抑制块茎、鳞茎萌发 利用萘乙酸、青鲜素等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洋葱、大蒜、马铃薯等在贮藏期间的萌芽。
(2)防止白菜类脱帮 大白菜和甘蓝类蔬菜在采收前3~5d用喷洒植株外叶,可有效地减少贮藏期间的脱帮。
(3)切花保鲜 将花枝基部浸入生长素或水杨酸等溶液中处理数分钟再进行水养,可防止花瓣脱落,延长花期。
2 实验设计与处理
2.1 对营养生长的调节
培育黄瓜,茄子,番茄等幼苗,待长出5-6片真叶,选留生长正常、长势一致的幼苗,株距约15-20cm,分成三区。每区留5株。第1、2区分别用20mg/L,40mg/L的赤霉素(或多效唑)进行喷洒,以叶片完全湿润为度,第3区用蒸馏水喷洒作对照,待叶面干燥后,用0.4%的尿素溶液喷洒一边(防止由于赤霉素处理后快速生长引起叶面发黄)观察处理后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14天后进行称重比较。
五、结果分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主要种类?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将实验过程与结果填入表1,写出分析报告。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相关表格。
表1 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结果统计
| 处理 | 处理时 | 7天后 | 14天后 | ||||||||
| 最大叶数 | 最大叶长 | 叶数 | 最大叶长 | 最大叶宽 | 叶柄长 | 株高 | 叶数 | 最大叶长 | 最大叶宽 | 叶 柄 长 | |
| 对照(喷蒸馏水) | |||||||||||
| 20mg/L赤霉素 | |||||||||||
| 40mg/L赤霉素 | |||||||||||
| 20mg/L多效唑 | |||||||||||
| 40mg/L多效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