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号:
使用编号:
| 项目名称:盖梁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 |||
| 交底地点 | 上院子变宽多线大桥施工 | 时 间 | 年 月 日 |
| 交底单位 | 玉屏制梁场 | 接受单位 | 玉屏制梁场桥梁混凝土班组 |
| 主持人 | 主讲人 | ||
| 接受人(签字): 见会议签到表 | |||
|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 二、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1、施工准备 (1)承台钢筋及模板经验收合格,符合混凝土浇筑条件。 (2)现场监理工程师已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混凝土拌合站原材料储备满足要求。 (3)人员配备:混凝土振捣人员5人;电工:1人;模板工:2人;混凝土放料人员:2人;混凝土收面人员:4人; (4)器具配备:φ30振动棒4根;φ50振动棒5根;80m2彩条布2块;碘钨灯:8盏;碘钨灯管:2盒,摸子:6把;铝合金刮尺(10cm*3.4m):2把; (5)机械设备:混凝土泵车:2台;预备拖泵:1台;罐车:5台;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达到现场时,由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浇筑。 混凝土采用罐车从拌合站运送至浇筑现场,运输时混凝土罐以2~4转/min的速度转动,当罐车达到浇筑现场时,先高速运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卸入溜槽中。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为5~28℃,入模前模板温度、钢筋温度及附近局部气温得不超过40℃。 混凝土入仓方式是以中间向两边对称入仓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严禁采用振捣棒平拖混凝土,也不得采用振捣棒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推向远处。 承台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且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差不得大于5h,如超出该时间,停止混凝土浇筑,做好盖梁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移动距离为40~50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10cm,与盖梁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泛浆为度。 浇筑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 盖梁施工完成后允许偏差如下: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结构尺寸 | ±30 | 尺量长、宽、高各2点 |
| 2 | 顶面高程 | ±20 | 测量5点 |
| 3 | 轴线偏位 | 15 | 测量纵横各2点 |
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6-7小时之内。
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小时内进行自然养护,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覆盖材料为土工布等保水材料),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为28天。
养护期间,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且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不得超过15℃。
三、施工缝处理措施
对已施工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具体指标同上。
凿毛后用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但表面得不积水。在新浇混凝土前,在旧混凝土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略低于混凝土、胶砂为1:2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新鲜混凝土,其粗骨料较新浇混凝土减少10%。
四、安全文明施工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
振捣器使用前经电工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开关箱、漏电保护器、插座、插头完好无损,不得使用老化的电源线。
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不得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电机由专人负责检修,严禁非专业人员拆装电机,作业时按章施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各用电设备采用“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锁”进行保护,接线时由专职电工负责。
施工场所照明应符合安全作业要求,无死角。
浇筑中剩余混凝土不得随意倾倒,需运回拌合站统一进行处理。
| 每班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