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信息与信息技术 《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零起点)第1章第1节》
2、浏览信息《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零起点)第2章第1节》
3、认识文件《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零起点)第3章第1节》
4、管理文件(一)《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零起点)第3章第2节之3.2.1~3.2.2》
5、修改文档《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零起点)第4章第1节之4.1.1》
6、制作图像逐帧动画《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零起点)第2章第1节之2.1.1》
7、申请电子信箱《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零起点)第3章第1节之3.1.1》
8、使用QQ发消息《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零起点)第3章第2节之3.2.1》
9、新建演示文稿《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零起点)第4章第1节之4.1.2》
10、展望信息技术发展《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零起点)第6章第2节》
安徽省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人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能力测评办法和标准
为做好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工作,根据《安徽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测评标准和办法。
一、测评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内容包括:
1、申请人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此项内容的考察可通过面试进行,也可结合听课一并进行。
2、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项内容通过考评申请人的教案、听课和对申请人提问进行测评,也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
3、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课程实施、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使用普通话讲解、提问及板书的技巧等。此项内容通过考评申请人的教案和听课进行测评。
二、测评指标及分值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主要从实现教学目的能力、掌握课程教材内容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基本素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考察。测评的指标及分值规定如下:
1、实现教学目的的能力。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分值15分。
2、掌握课程教材内容的能力。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分值20分。
3、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安排与、师生互动及教学民主等方面的要求,分值20分。
4、教学基本素养。包括口语表达、体态表达、板书、讲解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分值20分。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教学演示、教具和学具的运用等方面的要求,分值15分。
6、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气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分值10分。
具体测评指标及评分标准分别按《安徽省教师资格申请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表》(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执行。
三、测评方式
1、测评工作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的专家组进行现场评价。
2、对在职教师的测评,由申请人提交近一学期的教案,专家组从教案中选择一课,申请人适当准备后,进行试讲。
2、对社会人员的测评,每次申报 工作结束后,由专家委员会拟出各学科10课时的内容,由认定机构提前1周予以公布。测评时,申请人通过抽签,确定试讲次序和内容,并将教案提交专家小组。
四、测评的实施与判定
1、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各项材料进行审查后,确定测试人员名单及测评时间,予以公布并通知本人。
2、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评,以测试标准为依据,逐项评分。
3、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试讲,试讲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4、各专家根据听课、查阅教案和提问的情况进行测评,最后由专家组汇总各专家测评结果,并由组长签署评价意见。
5、对试讲结果的判定,以参加测评的所有专家总平均分作为依据,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总平均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6、专家审查委员会对专家组报送的测评结果进行评议,并签署评议意见。
附件2:
安徽省教师资格申请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表
(初级中学教师)
| 申请人姓名 | 学科 | 测评时间 | 年 月 日 | ||||||||
| 测评指标 | 评 价 标 准 | 测试 方法 | 测评 得分 | ||||||||
| 优 | 良 | 一般 | 差 | ||||||||
| 序号 | 项目 | 完全达到 | 基本达到 | 部分达到 | 少量达到或 全未达到 | ||||||
| 1 | 实现教学目的的能力 (15分) |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具体适度。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 | 查教案 听课 | ||||||||
| 15--14 | 13--12 | 11--9 | 8以下 | ||||||||
| 2 | 掌握课程教材内容的能力(20分) | 教学内容正确,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重视能力培养。教材处理得当,层次清楚。 | 查教案 听课 提问 | ||||||||
| 20--18 | 17--15 | 14--12 | 11以下 | ||||||||
| 3 | 教学组织能力(20分) |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态自然、亲切,注意教学民主。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秩序良好。注意课堂信息反馈,有应变能力。 | 听课 | ||||||||
| 20--18 | 17--15 | 14--12 | 11以下 | ||||||||
| 4 | 教学基本素养 (20分) | 课堂语言规范、准确、简洁。说话有条理。使用普通话。非语言表达得当。板书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无错别字。讲解内容恰当、层次清晰,教学环节紧凑。 | 听课 | ||||||||
| 20--18 | 17--15 | 14--12 | 11以下 | ||||||||
| 5 | 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和教 具的能力 (15分) | 能使用直观教具,演示操作规范。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运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 听课 | ||||||||
| 15--14 | 13--12 | 11--9 | 8以下 | ||||||||
| 6 | 教学效果 (10分) |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绪高,思维活跃。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 听课 专家 讨论 | ||||||||
| 10--9 | 8--7 | 6 | 5以下 | ||||||||
| 总 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