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2.21
| 专 题 |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
| 目 标 | 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
| 重 难 点 |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 常 考 点 |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点差法求直线的斜率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集合叫做椭圆。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椭圆上的点M满足集合,,且都为常数。
当即时,集合P为椭圆.
当即时,集合P为线段。
当即时,集合P为空集。
知识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时,焦点为,焦点。
(2),焦点在轴上时,焦点为,焦点。
知识点三 椭圆方程的一般式
这种形式的方程在课本中虽然没有明确给出,但在应用中有时比较方便,在此提供出来,作为参考:
(其中为同号且不为零的常数,),它包含焦点在轴或轴上两种情形。方程可变形为。
当时,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当时,椭圆的焦点在轴上。
一般式,通常也设为,应特别注意均大于0,标准方程为。
知识点四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1. 定义法
椭圆标准方程可由定义直接求得,这是求椭圆方程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当问题是以实际问题给出时,一定要注意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因此要恰当地表示椭圆的范围.
例1、 在△ABC中,A、B、C所对三边分别为,且B(—1,0)C(1,0),求满足,且成等差数列时,顶点A的曲线方程。
变式练习 1.在△ABC中,点B(-6,0)、C(0,8),且成等差数列。
(1)求证:顶点A在一个椭圆上运动.
(2)指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以及焦距。
2。 待定系数法
首先确定标准方程的类型,并将其用有关参数表示出来,然后结合问题的条件,建立参数满足的等式,求得的值,再代入所设方程,即一定性,二定量,最后写方程.
例2、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P(3,0),=3b,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3、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求椭圆方程。
变式练习 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方程;
(1)两个焦点分别是(—3,0),(3,0)且经过点(5,0)。
(2)两焦点在坐标轴上,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焦距为8,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
3.已知椭圆经过点和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4.求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两点的椭圆标准方程。
知识点五 共焦点的椭圆方程的求解
一般地,与椭圆共焦点的椭圆可设其方程为。
例4、 过点(-3,2)且与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变式练习 5。求经过点(2,—3)且椭圆有共同焦点的椭圆方程.
知识点六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求解方法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是一种很重要的题型,教材中的例题就是利用代入求球轨。迹,其基本思路是设出轨迹上一点和已知曲线上一点,建立其关系,再代入。
例5、已知圆,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向轴作垂线段,点在上,并且,求点的轨迹。
知识点七 与弦的中点有关问题的求解方法
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称线段为椭圆的相交弦.与这个弦中点有点的轨迹问题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因此解此类问题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如“设而不求”法,其主要特点是巧代线段的斜率。其方程具体是: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坐标分别为、,线段的中点为,则有
①式—②式,得,即
∴
通常将此方程用于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例6.已知:椭圆,求:
(1)以P(2,—1)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斜率为2的相交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3)过Q(8,2)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1。 设为椭圆的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则的周长是( )
A. 16 B。 8 C。 D. 无法确定
2。 椭圆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 )
A。 12 B. 4 C。 3 D。 2
3. 椭圆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等于( )
A。 —1 B。 1 C。 D. -
4。 已知椭圆的焦点是,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到,使得,那么动点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
5. 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 椭圆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_.
7。 椭圆的焦距为2,则正数的值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