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 课 题 | 幂的运算 |
|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 掌握幂的运算的计算技巧 |
| 学情分析 | 该学生易粗心,考试审题不清,解题思路还没有就下笔,遇到难题就退缩 |
| 学习重难点 | 把握解题思路 |
| 教学方法 | “分析、解题”结合法 |
| 教学提纲与过程 | |
| 第一部分:教学提纲 1、同底数幂相乘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说明】(1)幂的乘方法则是由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乘方的意义推导的. (2)(am)n与的a 区别. 其中,(am)n表示n个am相乘,而a 表示mn个a相乘,例如:(52)3=52×3=56,5 =58.因此,(am)n≠a ,要仔细区别. 3 、积的乘方 (ab)n=an 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同底数幂的除法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a≠0,p是正整数), | |
|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1、计算 (1)23×24; (2)105×102; (1)(ab)2=(ab)·(ab)=( a·a)(b·b)= a( )b( ) (2)(ab)3= = =a( )b( ) (1)①103×104; ②a·a3; ③a·a3·a5; ④(m+n)2·(m+n)3。 (2)①(103)5; ②(b3)4; ③(-4)3·(- )3. (3)①(2b)3;②(2a3)2;③(-a)3;④(-3x)4. (1)213÷27 (2)(-)6÷(-)2 (3)a11÷a5 (4)62m+1÷6m 2、拓展练习 (1)3m=6,9n=2,求32m-4n+ | |
|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 |
| 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非常好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 好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 |
龙文教育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