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4:03:41
文档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外科科室建立医护人员品管圈,圈名为“手影圈”,以“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外科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情况。结果活动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目标达标率为102%。活动后,医护人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都显著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
推荐度:
导读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外科科室建立医护人员品管圈,圈名为“手影圈”,以“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外科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情况。结果活动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目标达标率为102%。活动后,医护人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都显著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在外科科室建立医护人员品管圈,圈名为“手影圈”,以“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外科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情况。结果 活动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目标达标率为102%。活动后,医护人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都显著改善。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能够进一步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对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

  

  

  工作场所相同或相近的工作人员通过自发组成一个小组,并自发自动地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1],有时也由工作场所互补的人员组成。开展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院感质量,组内人员都被授予一定的权利,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充分发挥组员的主动创造的能力[2-3]。在外科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让医护人员参与院感控制,调动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相结合。品管圈对院感质量的提高和科室人性化管理有重要的意义。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外科病区工作人员一共有100人,其中有60名医生,40名护理人员;年龄在20-54岁之间,工作年限在1-30年之间。2017年1-6月中,2017年1月至3月为品管圈实施前,2017年4月至6月为品管圈实施后。

  1.2 方法

  (1)品管圈的建立:由护士长、护师和院感监控护士组成,成员共9名,圈员8名,圈长1名,确定圈名为“手影圈”。(2)选定主题:经品管圈小组成员头脑风暴法,从有待改进的问题当中,最终确定“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正确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3)现状分析:在日常操作中,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或者是卫生员的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比较低,经调查外科手消毒正确率仅为11.0%。根据改善前柏拉图所示,洗手流程不熟悉、督查力度不够、洗手设施使用不方便、对新的洗手方法不接受、重视程度不够、自律性不强是导致外科洗手缺陷高的原因,根据80/20法则,最主要原因是洗手流程不熟悉、督查力度不够、洗手设施使用不方便;依据改善前现状把握柏拉图分析结论85.38%为改善重点。本圈圈员自我评估问题解决能力为86.66%,辅导员及圈长对圈员改善问题能力给予高度肯定。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如何改善“洗手流程不熟悉、督查力度不够、洗手设施使用不方便”。

  

  (4)解决对策:①洗手流程不熟悉:加大培训力度,新进行人员必须培训到位,合格后才能进行洗手上台;制作外科洗手教学视频;科室晨会上进行播放、宣传与学习;②督查力度不够:科室由感控护士对洗手人员进行监督,督促养成好的洗手习惯;院感科派督察员进行督查,与各科绩效挂钩进行扣分;③洗手设施使用不方便:设立便捷外科手消毒剂存放台;改进外科手消毒剂的喷嘴,联系厂家对外科手消毒剂喷嘴进行改造,长度合适不容易污染;将外科手消毒剂放置在洗手间,擦干手后直接取用,有待干的时间。(5)对策实施与检讨。(6)效果确认。(7)标准化。(8)检讨与改进。

  1.3评价方法

  于活动实施后,计算目达成率和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4统计分析

  对获得的计数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医护工作者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改善情况

  活动后,医护人员的外科手消毒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改善后柏拉图如下。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12-)×100%=102%。

  

  3讨论

  医院是公共场所,也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场所,因此医院中有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而保障手部卫生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面,是最直接有效,也是最简单经济的手段。但是在很多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对手部卫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这些医护人员在于各类患者接触时经常不洗手或洗手不正确,这样也就增加了医疗感染率[4]。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就必须做到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规范、正确的洗手。由于医院场所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都进行规范正确的洗手,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医院感染。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也是对患者的保护,避免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5]。

  本科室开展以“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调查现状,分析真因,对护士宣教流程不完善、督查力度不够、手设施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显示改善后医护人员的外科手消毒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目标达标率为102%。并且医护人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都比活动前有了显著改善。

  很多疾病都是通过手部传播的,医院感染则是通过手部直接或间接传播的,危害性更甚,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一定要在思想上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自觉养成洗手和手部消毒的习惯,真正防止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李春梅. 妇科院感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护人员感染质控意识的作用[J]. 西部中医药,2013,30(3):559-561.

  [2]沈玲丽,冯素文. 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1,10(10):907-909.

  [3]巩玉秀,李六亿,张朝阳. 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2013,9(16):522-538.

  [4]陈金华,唐晨曦,唐泽琴,等. 晨间护理护士不同方法外科手消毒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6(4):100-101.

  [5]吕桂玲,王赏,朱学凤,等. 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70-71. 

文档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外科科室建立医护人员品管圈,圈名为“手影圈”,以“提高外科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正确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外科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情况。结果活动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11%上升为90%,缺陷10例;目标达标率为102%。活动后,医护人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都显著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