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58:23
文档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P31,S32,Cl35.5,Na23,Mg24,Al27,K39,Ca40,Fe56,Cu,Zn65,I127一.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本质不同,它是()A.煤燃烧B.雪融化C.水电解D.铁生锈3
推荐度:
导读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P31,S32,Cl35.5,Na23,Mg24,Al27,K39,Ca40,Fe56,Cu,Zn65,I127一.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本质不同,它是()A.煤燃烧B.雪融化C.水电解D.铁生锈3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0  16,P  31,S   32,Cl  35.5,Na 23,Mg  24,Al  27,K  39,Ca  40,Fe   56,Cu   ,Zn   65,I  127

一. 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 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 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本质不同,它是(      )

A. 煤燃烧    B. 雪融化     C. 水电解     D. 铁生锈

3. 下列物质是同学们在家里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碘盐     C. 纯碱    D. 白酒

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MnO2     B. H2O2        C. 液态空气    D. CO2

5.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60       B. Cu        C.O2       D. H

6.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7.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8.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9. 在(1)MgO  、CuO、CaO 、SO2;(2)C  Fe  S   P;(3)ZnCl2 、 BaCO3  、HNO3  NaN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CuO  Fe   ZnCl2   B. SO2  S  NaNO3     C. CaO  C  BaCO3     D. SO2   Fe  HNO3

10.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D.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1.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86           B. 50            C. 136       D. 222

12. 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O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源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X的值为(      )

A. 5       B. 7           C. 9          D. 10

13. 火星大气成分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 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 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 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14.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 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15. 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的是(      )

A. 冷却热的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B.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 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D. 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16. 能证明甲烷是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         )

A. 甲烷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甲烷燃烧后有水生成

C. 甲烷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17. 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使其变成无毒的N2和CO2,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反应为:6NH3+5CH3OH+12A=3N2+5CO2+19H2O

,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H2         B. CO         C. O2        D. NO

18.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 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 “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19.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

A. CO    CH3OH      B.CO2    H2O   C. CO     C2H5OH    D. CH3OH     H2

20.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2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 镁条燃烧产生火星四射

22. 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A. 碘的受热和冷却                       B. 白磷的燃烧

C. 电解水                               D.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23. 下列有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三种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燃烧反应均属化合反应类型        B. 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有二氧化碳

C. 实验室收集三种气体时均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D. 点燃前都必须检验其纯度

24. 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  Fe  Cu  Ag  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A.Cu   Ag      B. Fe   Zn            C. Pt   Cu       D. Ag     Au   

25. 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6.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牛奶

27. 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 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28.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浓      D. 氢氧化钠溶液

29.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 食品包装中用一小袋生石灰作干燥剂

C. 用碳素墨水书写文件,以便于长期保存档案材料

D. 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30. 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31. 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21:8,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它的化学式为(       )

A. X2Y3       B. X3Y          C.X3Y4         D. X3Y2

32.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1)KI;(2)I2;(3)HIO;(4)X;(5)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 I2O4         B.I(IO3)3         C. AgI       D.I2O5

33. 往AgNO3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      )

A. Ag   Fe         B.Cu    Fe      C. Ag  Cu    D. Ag  Cu   Fe  

34.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Cl   Na2CO3   KNO3  HCl  .     B. Na2SO4  K2CO3  KNO3  Ba(NO3)2

C.CuSO4   NaOH   NaCl   Ba(NO3)2         D.FeCl3  NaOH   KCl  Na2SO4 

35. 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二. 填空题(共22分)

36. (3分)在C  H  O  S  Ca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替代汽油的汽车环保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7. (2分)下图是收集干燥某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请推测该气体的两条性质。

(干燥管中固体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NaOH   CaO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4分)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1)常温下,10%稀硫酸的pH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稀硫酸的pH。

(2)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种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写出选用物质的化学式(选用的物质需类别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3分)重庆天原化工厂一冷凝器中的三氯化氮(液体)发生局部爆炸,生成氯气(Cl2)和氮气,黄绿色、有毒的氯气迅速弥漫,导致多人死亡,化工厂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被迫紧急疏散。为了消除氯气的毒性,消防队员不断向有氯气的空气中喷洒石灰水,使氯气变成氯化钙、次氯酸钙Ca(ClO)2和水。

(1)写出三氯化氮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氯气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氯气吸入肺部引起中毒,可用浸有______________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40. (4分)某同学归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其中A、B、C、D是四种不同的含铁化合物。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F是二种无色溶液。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1)写出E、F中溶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5分)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

(1)            (2)

(3)

通过比较发现:

(1)三个反应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二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写一个符合这二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反应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另二个反应的一个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与上述三个反应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1分)用KCl和KH2PO4固体配制钾元素、磷元素、水的质量比为78:31:10000的植物生长营养液,所耗用的KCl和KH2PO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实验题(共15分)

43. (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_______(填导管口序号)导入集气瓶。反应完成后,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溶解、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

(2)如果用D装置收集氨气(NH3),氨气应从__________(填导管口序号)导入集气瓶。

(3)C装置可以用作多种气体的发生装置,请举二例(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可以用作气体发生装置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5分)取硫酸钠、氯化钡二种无色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1)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呢?

推测有如下几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质的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不使用其它试剂),填写实验报告:

(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获得结论:原假设成立。

45. (4分)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有时水却是可引火的。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果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这一实验现象作出对该反应结果的推理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探究小组拟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推理。

用以证明推理①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以证明推理②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共8分,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46. (2分)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们可以从牛奶、蔬菜等食物中得到所需的钙元素,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元素不足,还可以用含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的药物来补充,俗称“补钙”。

(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2)某人每天需用含1g碳酸钙的药物“补钙”,则他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____g。

47. (3分)为了测定某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化学式为Na2CO3.  XH2O)中的x值,化学小组的同学取该晶体在某容器中加热,至不含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测得数据见表。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x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该种晶体6.2g,完全溶于43.8g水中制得碳酸钠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8. (3分)空气中含有的少量臭氧(O3)可以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臭氧过量对人体有害。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臭氧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臭氧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为测定某地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将50m3的空气通过足量的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氧气和碘单质),生成碘单质(I2)50.80mg。

(1)O3与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该地空气中臭氧的浓度级别。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共35分)

1. D 2. B 3. C 4. C 5. B

6. B 7. D 8. A 9. D 10. A

11. A 12. D 13. A 14. B 15. D

16. A 17. C 18. A 19. A 20. B

21. D 22. B 23. D 24. B 25. C

26. B 27. A 28. A 29. D 30. D

31. C 32. C 33. D 34. C 35. C

二. 填空题(共22分)

36. (1);(2);(3)

37. (1)比空气轻

(2)易溶于水(或不与发生化学反应等合理答案)

38. (1)小于

(2)①用水稀释

②(或等合理答案)

39. (1)

(2)

(3)石灰水

40. (1)E:F:KOH(或NaOH等合理答案)

(2)

41. (1)①都在点燃条件下与发生反应

②都是化合反应 

(2)反应物是化合物(或生成物是固体、生成物是有毒物质等合理答案)

(3)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42. 149:272(或74.5:136)

三. 实验题(共15分)

43. (1)A a 过滤

(2)b

(3)

(4)不行。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到液面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

44. (1)(答对1组给1分)

(2)(不作给分点)

2分

(或)

2分

(或)

2分

45. (1)①有氧气生成

②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

(2)反应发生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P的出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将连接在锥形瓶上的导管Q插入水中,反应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四. 计算题(共8分)

46. (1)20:72:11:112

(2)0.4

47. (1)1.8;(2)1;

(3)

1分

48. (1)1分

(2)

1分

该地臭氧浓度级别为三级。 1分

文档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

汇豪教育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P31,S32,Cl35.5,Na23,Mg24,Al27,K39,Ca40,Fe56,Cu,Zn65,I127一.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本质不同,它是()A.煤燃烧B.雪融化C.水电解D.铁生锈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