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验名称 | 函数实验 | ||
| 学 院 | ******* | 专业班级 | ******* |
| 姓 名 | ******* | 学 号 | ******** |
| 任课教师 | ********** | 实验时间 | ****** |
1.透彻理解函数的概念。
2.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
3.了解函数地形参和实参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值传递”地方式。
4.了解函数的返回值的概念。
2实验内容
写一主函数输入一数组,写一子函数实现对该数组的冒泡排序并输出。
输入数据:12,21,33,5,19,27,6,4,38,47,29,56,97
⏹3算法描述流程图
主函数: 子函数bub:
4源程序
#include int bub(int a[13]) { int i,j,k; for(j=0;j<13;j++) for(i=0;i<13-j;i++) { if(a[i]>a[i+1]) { k=a[i+1]; a[i+1]=a[i]; a[i]=k; } } printf("排序好的数为;"); for(i=0;i<13;i++) printf("%4d",a[i]); printf("\\n"); return 0; } void main() { int m[13],k; for(k=0;k<13;k++) scanf("%d",&m[k]); for(k=0;k<13;k++) printf("%4d",m[k]); printf("\\n"); bub(m); } 5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12,21,33,5,19,27,6,4,38,47,29,56,97 6运行结果 7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开始时不知道如何进行控制循环仅用一个for循环无法实现冒泡排序,只能找出最大值; 用两个for循环。 8实验心得 C语言在实践中更容易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