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2页~33页。
教学目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5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并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看大屏幕。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这些知识来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情境创设,梳理知识。
(一)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
1、0~5的认识
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数字1~5,还认识了一位特殊的数字0,这6个数字的顺序同学们知道吗?我们来做一做吧
| 5 | 4 | 1 |
与3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2、比大小
(1)师:有一群动物朋友听说我们今天要整理和复习,也赶来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
(2)师:你们刚才在数的时候是怎么数的?强调在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3)出示“>”和“<”的卡片,问:这是什么符号?你们是怎么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你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4)出示课本第33页第5题
这是一个开放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3、区分“几”和“第几”,课件出示题目。
(1)师:又有一群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它们排好了队,想来考考同学们呢!快来看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
(2)先指导学生读题、审题,再答题。
4、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1)师:5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我们都已复习了,接下来我们复习这些数的组成。你们还记得5以内数的组成吗?谁来说说?我们把这些数的组成也来整理整理吧!
(2)出示练习题。
(二)整理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
1、出示课本第33页第2题:看谁算得都对。
2、出示课本第32页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1)说一说加法表和减法表中的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2)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出示课本第33页第3题:看图列式。
(1)师:用5以内的加减法我们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来看看又有哪些动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2)先说说图意,再列式。
(3)汇报交流。
2、完成课本32页~33页的其他练习。
四、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1、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2、计算速度慢的学生,要多加练习,熟记我们今天整理的加法表和减法表,逐步达到很快说出得数的水平。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0~5的认识
2、比大小
3、第几
4、数的组成
5、加法 减法
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内容丰富,又是学生首次系统地学习认数与计算,所以在本单元最后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通过复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