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父母对孩子两种极端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表扬与批评。
2、找出“我”心理变化的词句,学习课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并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计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写了不少精彩的散文、诗歌,一时之间声名鹊起,被人们称为“才子江郎”。后来,赞美的话听的多了,这个江郎就逐渐地骄傲起来了,再也不愿意动笔写文章了。时间一长,才思减退,有时勉强写出一点东西,但人们读了以后感到十分乏味。因此,人们都很惋惜地说:“江郎才尽”了。
第二个故事是说我的,小时候我特别想学习织毛衣,就找来毛线、毛线针,跟着别人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把自己织的东西拿给我姐姐看。她看了之后,说:“难看死了,快扔掉吧,别再糟蹋毛线了!”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这样说,渐渐地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织毛衣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不会织毛衣!同学们,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第一个故事是,请看大屏幕:溢美之辞可以使一个天才走向毁灭,同样批评指责也可以使一个满怀希望的人日趋平庸。假如两者结合起来呢?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本文的主人公巴迪是如何正确把握两种极端的评价,从而走向完美人生的!教师板书课题,在板书的过程中书写“糟糕”二字。(糟糕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二、研读课文,深情感悟。
1、字词教学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上一些生字词,我们看,这些生字词要读准字间,认清字形,同时借助工具书了解词义。好,下面请同学们读书吧!(教师指导)好,同学们读完了,谁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回答。
2、关注“精彩极了”,领会深刻含义
师:我七八岁时写的第一首诗,得到了母亲最真诚的赞扬。同学们先找出母亲赞扬巴迪的话,用心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它?
生:用惊喜的语气。
生:用兴奋的、真诚的语气来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一起用惊喜的、兴奋的语气来读它吧!“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精彩极了!”
师:巴迪写的诗真的是“精彩极了”吗?
生:不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父亲说这诗糟糕透了,而巴迪在几年后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首糟糕的诗。
师:你读书很认真,能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既然这样,母亲为什么还要赞扬巴迪的诗精彩极了呢?
生:因为这是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妈妈非常开心,而且她知道,巴迪的这种行为应得到鼓励和赏识,这样才会调动他继续写作的积极性,所以她说巴迪的诗“精彩极了”。
师:回答得真好,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更要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面对母亲真诚的赞扬,“我”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生: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害羞,不自然。
师:巴迪受到妈妈的赞扬,怕羞,感到不好意思了。(用课件出示词语意思)那么“得意洋洋”又是什么意思呢?(用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生:觉得事情称心如意,表现出一种骄傲自满的样子。
师:你还能说出意思相近的一些词吗?说说看。
生:沾沾自喜、趾高气扬、神气活现、神气十足、洋洋自得、自鸣得意等。(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如果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用上这些词语,那么我们的文章也就真的会像巴迪的妈妈说的那样“精彩极了”!
师:从巴迪的表现来看,巴迪和我们一样,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好听的话,喜欢听表扬的话没有什么不好的,关键是千万不能得意洋洋、自高自大,更不要像江郎那样再也不愿意动笔写文章了,以至落个才尽的下场。
师:母亲对巴迪真诚的关爱与赞扬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还体现在神态和动作上,让我们再次关注巴迪妈妈的言行,体会一下,妈妈对巴迪浓浓的关爱之情。
师:当“我”把第一首诗呈给母亲的时候?母亲表现怎么样?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师:当母亲热情洋溢地赞扬我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生:“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师:当我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时候?
生:“她又一次拥抱了我。”
师;当父亲回来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做的?
生:母亲极力向父亲推荐“我”那首“精彩”的诗。
师;当父亲评价我那首诗“糟糕透了”的时候。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生:母亲据理力争。
师:说得真好,由此你认为巴迪的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板书:母亲)
生:热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会教育孩子的妈妈。
师:是啊!巴迪有这样一个妈妈,他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同学们!母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的作用,在中国的古代,有孟母三迁居所,择邻而居的故事,还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是这些母亲成就了一个个伟人。巴迪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妈妈,让我们为巴迪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幸运和自豪吧!
3、点击“糟糕透了”,感悟父爱如山
师:整个下午,当巴迪满是焦虑和期待,盼望父亲赶快回来时候,巴迪的父亲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如何呢?他又是怎样评价巴迪的诗呢?让我们找出其中的语句认真读一读。
生: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并仔细研读、体悟,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师:读上的句子,你认为巴迪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生:他是一个不苟言笑、态度严厉的父亲。(板书:父亲)
师:他为什么说巴迪的诗“糟糕透了”?作为父亲,难道他不关心自己儿子的成长吗?
生:不是。
师:说出你的看法。
生:也许是巴迪的诗真的“糟糕透了”,父亲只是根椐事实说话,是想提醒巴迪要认清自己。
师:有道理!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父亲认为对孩子不要单单去鼓励,还要注意对孩子的鞭策。
师:大家说的很好,不管哪种看法,从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父亲另一种方式的爱。那么在父亲评价后,巴迪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巴迪,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师:(小结)大家的感受都很深刻!同学们,在孩子的眼中,父亲的评价使“我的眼睛湿润了,但父亲并不退让”,父亲为什么不退让呢?天下有哪一位父亲不关爱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他知道自己的妻子会鼓励赞扬儿子;作为父亲,他怕儿子在赞扬声中冲昏了头脑,从而迷失了方向,所以适时的批评与打击,同样也体现了他浓浓的关爱。同学们,巴迪认识到父亲的爱了吗?正像文章最后所说的那样: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这种爱的力量鼓舞下,我努力向前驶去。同学们,巴迪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来自父母亲两种端的评价,从而走向完美的人生,是呀,在生活中,我们就像是大海中驾驶着一叶扁舟的舵手,(出示多媒体课件)在我们的前方,有三座小岛,分别是成功岛、自大岛和自卑岛,我们只有面对鲜花和掌声,虚怀若谷,不骄傲自大、洋洋自得;面对批评和打击能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命运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链接课内外
观看视频《父爱如山》,体会父母之爱,深化课文主题。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思考:巴迪长大后,对父母的爱有怎样的体会?
五、板书设计
同一首诗
/ \
母亲:“精彩极了 ” 父亲:“糟糕透了”
\ /
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