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55:10
文档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通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一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眩晕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关键字】眩晕症、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前言:眩晕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变,主要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发作时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周
推荐度:
导读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通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一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眩晕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关键字】眩晕症、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前言:眩晕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变,主要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发作时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周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一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眩晕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

【关键字】眩晕症、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前言:

眩晕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变,主要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发作时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伴有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主观感觉障碍症状。我们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眩晕症患者进行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62.3±9.5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60例。将患者随机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护理效果。

1.2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本试验者;2)同时符合西医眩晕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30~80岁;4)眩晕严重程度评分≧4分。

1.3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不能配合临床调查者;2)有严重精神疾病;3)有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病的患者;4)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5)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

1.4剔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者;2)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造成最终疗效无法判定者;3)治疗期间不能按规定治疗的患者;4)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治疗中断者。

2.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及相关眩晕症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护理干预:

2.1介绍环境:护士对初入院病人做好入院指导,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房病友,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

2.2心理护理:中国历代名医一再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素问》中也指出:“精神不治、意志不治、固病不可愈”,护士应深入细致的了解眩晕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支持、安慰、帮助等,消除其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加速患者康复。

2.3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眩晕症患者多数都会发生呕吐反应,因此呕吐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观察病人呕吐的特点,记录呕吐次数,观察性质和量、颜色、气味,按医嘱应用止吐药及其他治疗,促进病人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体力,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呕吐至水电解质失衡时,则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病人呕吐时应帮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吐毕给予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去除异味。

2.4休息与睡眠:对于眩晕症疾病的好转、康复都需要有着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此,护士应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必要时按医嘱对病人给予镇定剂和安眠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2.5应急护理:病人眩晕发作时,立即闭目平卧,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避免大幅度摇晃,避免头颈部活动及声光刺激。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同时用亲切的语言安慰、询问病人,以减轻其恐惧、紧张心理,观察记录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注意安全防护。平卧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者,除病因治疗外,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或止吐剂。

2.6饮食护理:患者患病时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食欲不振。因此宜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不可暴饮暴食,应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的低盐食物。指导患者尽可能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忌烟、酒、浓茶,入水量,防止水钠潴留,以减轻迷路水肿,恶心呕吐严重者应在症状缓解后再进食。

2.7康复训练:平衡康复训练是一种特殊的物理治疗方法,要贯穿眩晕患者康复过程的始终。平衡康复指导在专业人员设计的头、颈、躯体运动模式,以帮助大脑重建良好的平衡状态,在专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通过锻炼可以达到恢复平衡减轻眩晕的目的。锻炼内容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头动平衡训练、视物平衡训练等。站立平衡训练是指双足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嘱患者抬头左右转动。头动平衡训练是指取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嘱患者转头,躯干向左右转移,然后回到中立位。视物平衡训练是指原地踏步,取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嘱患者抬头,患者双腿左右左踏步后,下蹲起立下蹲。每个项目一日两次,每次30分钟,逐日递增2个来回。

2.8健康指导: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日常的护理方法,应保持的良好生活习惯、发作时的注意事项,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患者能够清醒的认识疾病,加强自身的健康保健。

3.干预效果评定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周进行头晕残障测量表评估,采用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表评定。该表有7个项目(眩晕、头晕、恶心、Mann’s test、踏步试验、自发式眼颤、Hallpike’sManeuver)4个成分构成,每个成分按3、2、1、0来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头晕残障测量表总分,总分范围为0~19分,以DHI﹥()分作为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的参考值,总分越高,眩晕症状越差。

統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

结果:眩晕症病人对照组入院时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总分为13.12±2.76.入院一周后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总分为11.45±2.43。观察组入院时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总分为13.58±3.04.入院一周后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总分为9.11±2.12.

4. 讨论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眩晕症是由于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从而造成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的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眩晕症病因复杂,临床治疗往往不能立即发挥显著效果,所以对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综合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因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淑梅. 探讨眩晕症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J]. 北京:光明中医,2012(4) 23-25.

[2]石英 .眩晕症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 北京:中国医学工程 . 2013. (8)35-37.

[3] 黄玲,周红丽.眩晕症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J]. 河北: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6)42-43.

文档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通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一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眩晕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关键字】眩晕症、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前言:眩晕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变,主要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发作时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