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件编号 | ECL(MD)-3-M-025 | 工作服管理规程 | |
| 文件类别 | 管理规程 | ||
| 版本号 | A/0 | 编制/日期 | |
| 页码 | 第1页,共3 页 | 审核/日期 | |
| 生效日期 | 2020.02.28 | 批准/日期 | |
1.1规范生产区工作服的卫生管理程序,保证洁净区个人卫生、工艺卫生,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及交叉污染的发生,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区工作服的管理,包括外来参观人员工作服。
3职责
3.1生产部、品管部对本规范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管理原则
4.1.1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包括生产技术人员及品管部人员、外来参观人员等)均应根据各生产区域的规定穿戴工作服,并按规程所规定的更衣程序进行更衣,方可进入相应的生产区域。
4.1.2离开生产区时,需脱掉相应区域的工作服。
4.1.3区域说明:
4.1.3.1一般生产区:指外包区、普通实验室。
4.1.3.2洁净区: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十万级和万级洁净实验室。
4.2工作服选材要求
4.2.1材质:要求发尘量少,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状物质;不起球,不断丝,质地光滑;不易产生静电,不粘附粒子,不易发霉;洗涤后平整、柔软,穿着舒适。洁净区的工作服还应具有良好的过滤性,保证人体和内衣的尘粒不透过,同时耐腐蚀,耐清洗,耐热压蒸汽灭菌。
4.2.2面料:一般生产区和控制区工作服选用棉质或涤纶;洁净工作服必须选用防静电纺织材料。
4.2.3一般生产区工作鞋不应产生臭气,易清洗;洁净区工作鞋除要求达到一般生产区工作鞋要求外还应不产尘、不脱屑、防静电。
4.3颜色及式样
4.3.1各生产区工作服的颜色、式样应按不同卫生级别要求明显区分,不能跨区域混用;对应工号进行编号(参观工作服除外),专人专用。
4.3.2工作服应不设口袋、横褶、带子,边缘应封缝,接缝应内封,接缝处无纤维外露。洁净工作服的领口、袖口、裤口等要加松紧口,不应用纽扣。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挡人体脱落物。防护服还应考虑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产品的影响。
4.4穿戴:按照人员进出相应区域的更衣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4.5清洗
4.5.1工作服清洗
4.5.1.1一般区域工作服每周换洗一次,十万级工作服每周清洗消毒1~2次,万级区域每班清洗、消毒一次。
4.5.1.2对工作中有污染的工作服应及时更换清洗。
4.5.1.3在下列情况下,工作服在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清洗:
1)一般区域工作服清洗后如存放时间超过2星期时;
2)十万级工作服清洗后如存放时间超过1星期时;
4.5.2工作鞋清洗
4.5.2.1一般区域工作鞋和洁净区工作鞋每周清洗一次。
4.5.3清洗方法
4.5.3.1清洗前需检查工作服磨损、破损情况,按需要进行修补、更换或废弃。
4.5.3.2各区域工作服分别进行清洗,选用合适的液体清洗剂,工作服用洗衣机进行清洗,工作鞋人工清洗。
4.5.3.3所有工作服均在车间指定区域由专人进行洗涤,不准带回家清洗。
4.5.3.4新采购的工作服均需经过洗涤后,方可使用。
4.5.4清洗管理
4.5.4.1工作服应有专人负责清洗,专人保管,填写相关记录。
4.5.4.2各使用部门应将待清洗工作服分区域和类别整理好,放入专用容器密闭包装好送至洗衣间,对需要灭活或预消毒的工作服应在送至洗衣间前进行预处理。
4.5.4.3洗衣人员对各区域工作服分别洗涤干燥整理后放入易于区分的专用容器中,并做好状态标识。
4.5.4.4洁净工作服与无菌工作服应逐套分别装于衣袋中,衣袋上应标明工作服编号。
4.5.4.5洗涤前及清洗后整理时应检查工作服有无破损、拉链损坏、缝线脱落等;使用前应检查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应及时报告并更换。
4.6工作服消毒:
4.6.1实验室无菌工作服的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121℃灭菌30分钟。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工作服使用紫外消毒方法,开启洗衣间紫外灯,灭菌30分钟以上。标注消毒日期后将灭菌工作服置于指定位置。
4.6.2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工作鞋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取出晾干后置于干净的塑料桶装好。
4.7工作服发放及更换周期
4.7.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首次每人两套,原则上每两年发一次(因磨损无法使用的视情况以旧换新)。
4.7.2洁净区工作服根据工艺要求配备,出现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再以旧换新。
5记录
无
文件变更历史
| 版本 | 条款 | 变更摘要 | 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