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健康教育
本章要点
情绪与情绪智力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情绪问题及其判断标准
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其对策
情绪问题辅导个案
情绪辅导的内容与要点
小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与教育情绪与情绪智力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
•情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情绪智能。简称情商(EQ)。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能是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小学生对感情模式的认知特点•(三)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体验更多地与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内容不断丰富。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完成各项学
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学习任
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
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
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
求和评价等,所以小学生与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都会引起小学生
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2、情绪情感进一步分化,体验日益深刻。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例如,有关的研究证实,同是惧怕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主要是怕人、怕物、怕黑、怕吃药打针等具体的事物,小学生虽然也同样怕这些具体的事物,便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太差,怕受家长、老师的批评,怕受同学的讥笑、歧视,等等。
•研究还发现,同样一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小学生对其的体验比学前儿童要现实得多。如学前儿童会因为父母因有事而取消去游乐园的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即父母工作忙等而产生失望感;
•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例如在评价他人时,已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把人仅仅分为“好人”和“坏人”,仅仅根据表面的东西来把人界定为“好人”或“坏人”,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价事物的好坏;•3、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增加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情绪问题及其判断标准•情绪异常:不良情绪反应是长期的、一贯的、无缘无故的、严重的、不可控制的情况。
•判断标准:
•1、情绪反应是否过强或者过弱。(如面对情境没有变化时,儿童一会笑,一会哭。)
•2、情绪反应持续时间是否太长或太短。
•3、情绪反应与周围环境是否适应。(如在欢乐的场合无故悲伤)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其对策•1、过度焦虑与焦虑症
•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平时表现得比较温顺,自制力和自尊心都比较强,面对陌生识五识,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惶恐。•而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患有焦虑症的儿童除了情绪异常外还有一些躯体症状,例如发作时,患儿会感到莫名的惊恐,心慌,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可能养成一种焦虑特质,其特点是性格脆弱。
•对策
•(1 )改善环境、教育方式及父母、老师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
•(2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榜样。
•(3 )父母和老师应注意与儿童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儿童前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情绪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和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如强迫计数--数路灯、数电线杆等;强迫性洁癖--反复洗手、反复擦桌子、过分怕脏等;)
对策
•(1)如果孩子属于完美主义者,家长要注意更多地与孩子沟通,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尽量让他们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释放出来。
•(2)更多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要给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多用鼓励的语气与孩子说话,以增加他们的自信。
•(3)家长要避免自身的焦虑情绪,尽量放松自己,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得不好时也不要苛责。
•3、恐怖症
•恐怖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是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如对死亡,陌生人的恐惧)对自然事件的恐惧(如洪水,闪电)和社交的恐惧(如与父母的分离)】
•对策:
•(1 )培养小学生乐观、开朗、坚定的良好性格。•(2 )对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采用讲道理、讲事实、讲科学的教育方法,决不要采用各种恐吓手段随便吓唬儿童。
•(3 )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
•4、学校恐怖症
•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编制各种理由不上学)•对策
•(1)尽快设法使孩子回到学校去假如不肯上学的孩子焦虑症状明显,父母不要性急,应通知学校取得老师的配合。
然后,家长要耐心等待,并陪伴孩子,以消除或减轻其焦虑症状。开始时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延长至2小时,然后再延长至半天。逐渐过渡到不陪孩子上学和让孩子独自去学校。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即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患学校恐怖症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在找到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
情绪辅导的内容与要点
•主要内容包括情绪认识、情绪识别、情绪沟通、情绪控制和情绪熏陶这五个方面。
•情绪辅导要点:
•1、承认不良情绪存在的事实。
•2、对情绪做建设性的宣泄。(闭上眼睛听音乐,写日记等)
•3、采取建设性的实际行动。
•4、把握现在。
•5、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与教育•(一)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
•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保持适宜情绪的根本方法是通过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品德修养、学业成绩和坚强意志,并在实践中磨练他们)
•2、丰富并端正儿童的情绪体验(例如对于考试怯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儿童创造由不太紧张的教学环境过渡到较为紧张的考试环境,在过渡到更高一级的紧张考试环境,知道儿童学会借助自控能力适应此类环境。)
•3、引导儿童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是情绪朝正确方向发展•(二)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克服消极情绪。(面对负面情绪较多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不训斥,尽量给学生创造各种难度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会克服消极情绪)
•(三)教给学生情绪情感自我调节策略
•1、转换认识角度
•2、自我暗示(适合自卑感较强的儿童)
•3、希望值(对事对人不要过分苛求,要结合实际)
•4、转移注意力
•5、增强自信心(充分全面认识自己)
•6、升华(将情绪情感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面)•(四)合理宣泄情绪(长期抑制情绪会有损身心健康,合理宣泄喜怒哀乐)
•(五)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首先培养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发展期道德感;其次,激发儿童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的好奇心,这是理智感培养的重要内容;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儿童高雅的审美情趣,如唱歌跳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