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58:58
文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作者:冯宇环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唐宋家”之一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国内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的热情,他天资聪慧又不乏努力进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书画和文学作品。不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优秀作品,苏轼的政治对策、宗教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学者来说也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日本是我国一
推荐度:
导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作者:冯宇环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唐宋家”之一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国内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的热情,他天资聪慧又不乏努力进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书画和文学作品。不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优秀作品,苏轼的政治对策、宗教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学者来说也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日本是我国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

作者:冯宇环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唐宋家”之一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国内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的热情,他天资聪慧又不乏努力进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书画和文学作品。不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优秀作品,苏轼的政治对策、宗教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学者来说也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流自远古时代便已经开始。因此,就海外的苏轼研究来说,日本的研究必然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所在。日本的苏轼研究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主题之深入,都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和品味。日本的苏轼研究,早在其生前便已开始,经历了各个时代,依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诗词文赋的研究

        与苏轼相关的研究中最为盛行、数量最多的,不论古今,必然是诗词文赋之研究。这不仅在国内,日本亦是如此。近年以来,对苏轼诗词文赋的研究更是络绎不绝。

        总结近年来日本有关苏轼诗词的研究,有几个热点值得关注。其一是有关苏轼次韵诗的研究。所谓次韵诗,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所作的诗,旧时古体诗词写作和诗的一种方式。次韵也叫步韵。相关论文有内山精也的《苏轼次韵诗考——以诗词间所见次韵的异同为中心》,末葭敏久的《次韵诗中的韵字相关——以苏轼的和陶诗为中心》等,文中就苏轼的次韵诗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晋代以后,以苏轼、郝经为代表的诗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次韵、从韵等形式所创作的大量作品的总称。苏轼和陶诗的相关研究成为今年来日本学者的第二个研究热点。相关论文有末葭敏久的《论苏轼的和陶诗》,斋藤茂的《与古人的唱和——以苏轼为中心》,原田爱的《苏轼与苏氏一族——苏轼遗留给子孙之物》等。其三为咏画题画诗的研究,咏画题画诗是指画艺作品中派生出来的诗作。顾名思义,咏画诗是指观摩绘画作品有感而作的诗,而题画诗则是指直接写在画作上的诗句。此类研究的代表作品有和田英信的《苏轼的咏画诗——以熙宁年间为中心》、《苏轼的咏画诗——以元祐年间为中心》,宇佐美文理的《诗与画——围绕杜甫和苏轼的题画诗》。其四为有关“檀栾会”的研究。“檀栾会”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著名法律家兼汉诗人江木衷于1902年创办的汉诗诗社。诗社每月举办活动,每年收录参会者的作品,编纂而成《檀栾集》并刊行。该诗社举办的诗词唱和活动中多次涉及苏轼的作品,也流传下来不少后人模仿苏轼诗体而作的优秀作品。

        抛开以上的热点不论,近年来研究著作中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对苏轼诗词文赋本身的研究。而这类研究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一篇特定的诗文为中心展开的苏轼研究

        有关苏诗的研究,代表论文有内山精也的《苏轼“庐山真面目”考——的表现意图》。文中围绕苏轼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题西林壁》,对苏轼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作诗的动机和表现意图及其内在的文化联系与精神境界。川合康三的《论苏轼诗》中,就《周中夜行》对苏诗的文献加以考辨。此外还有泷本正史的《苏轼诗论丛》,水津有理的《急雨与祝宴——论苏轼》等,都以苏轼的一首诗为切入口对苏轼的诗创作加以研究。有关苏词的研究,代表论文有池田智幸的《论苏轼词的受容与评价——从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词学看“豪放”词》。

        (二)以特定的意象或题材为中心展开的苏轼研究

        与前一种分类不同的是,这类研究一般以一种特定的意象为研究对象,列举苏轼相关的诗词加以研究。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意象将作者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中的多种物象融合,构成诗词的脉络,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格调。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如梅花,明月,美酒等。而一种意象往往能够在同一个作者的多个作品中出现,形成一种写作的风格典型。其中就一种特定的意象或题材而对苏轼诗作进行归纳研究的作品中,苏诗研究较为典型的有横山伊势的《论宋代的诗与诗论中的“意”——以苏轼为中心》,枯骨闲人的《壶中天醉步——读中国饮酒诗·苏轼》,冯艳的《宋代的茶诗——以苏轼为中心》等。苏词研究有保苅佳昭的《论苏东坡词中“雨”的意象——以雨后的风景描写为中心》、《苏东坡词中“梦”的 意象——以其对社会的认识为中心》,中原健二的《苏东坡悼亡诗》等。

        (三)对苏轼某个特定时期的诗词的研究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先后在多处任知州,中年被贬黄州,晚年又被贬惠州、儋州,一生漂泊不定,郁郁不得志。就苏轼某个时期的诗文研究,也大多集中在中年晚年被贬之地所作的诗文上,其中也有苏轼在任杭州时的诗词研究,如汤浅阳子的《苏轼的自然描写——论其杭州通判期的诗作》,西上胜的《闲人与自然观赏——论苏轼黄州时期的题跋》,山口若菜的《苏轼“自新”记录——论其在黄州三年间所作之诗》,山上惠的《论苏轼左迁黄州诗作——以赠侄安节诗为中心》。

        (四)日本文人歌者对苏轼模仿评价的研究

        此类研究前文热点中也有所涉及,日本人对苏轼作品的模仿和再创作大多集中在汉诗人与歌人中。其中典型的研究论文有加藤的《歌人佐藤佐太郎的苏轼赞歌——晚年的生活与喜悦》、《佐藤佐太郎对苏轼领海诗的欣慕——支撑歌人晚年的中国诗句》,以及《新井白石与宋诗——白石汉诗中苏轼·唐庚·王安石的影响》等。

        除此之外,还有对苏轼诗学的研究,如河村晃太郎的《苏东坡的诗学——对话与虚构的表达》;对苏诗韵律的研究,如水谷诚的《论苏诗中上·去通押》系列论文;对苏词词风的研究,如正木佐枝子的《论苏轼婉约词——与北宋词风的关联》等。另外,还有不少苏轼作品的整理、选译、特集等等,数目众多。

        二、思想方面的研究

        诗人的思想变化,主导了诗人写作的文风曲调的变化,研究一个诗人的心理思想变化,对于诗人的诗词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对于苏轼诗词的研究而言,苏轼的思想层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有仓田淳之助的《诗和史学——论苏轼的思想》、衡山伊势雄的《论苏轼的隐逸思想——以与陶渊明的关系为中心》、土田健次郎的《苏轼的思想轮廓》。这些作品中大致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苏轼被贬之后是苏轼作品创作的一个鼎盛时期,苏轼一方面继续坚持这自己的儒家济世的思想根本,一方面又要受制于壮志难酬的困苦境地,使苏轼的思想境界得到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升华。

        而苏轼的思想形成,不仅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还受到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影响。“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贬,对于胸怀壮志的苏轼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使得苏轼开始以闭门思过,消极无想的状态麻痹自己,渴求已佛道思想来让自己解脱。政治的蹉跎,幼年的道统,佛道的释然,各种思想的交汇,让苏轼的思想最终升华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从而推动了他的诗词创作走上了一个高潮。

        三、政治方面的研究

        苏轼受到父亲苏洵的影响,二十一岁便进士及第,走上仕途,二十六岁便任大理评事,入朝为官。苏轼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他的仕途与他的诗性一样充满了矛盾性和曲折性。

        苏轼为官时,正值北宋社会低贫、穷困积怨之时,社会阶层矛盾逐渐深化,王安石的变法便是应这个时代背景而出现的产物。苏轼的一整个政治人生基本都是在随着王安石的变法的发展起落而跌宕。后世日本对于苏轼政治生涯的研究,也往往把他的为政行则同王安石的变法经历放在一起进行考量。

        其中较为典型的有近藤一成的《苏东坡与王安石——围绕的角逐》、《文人官僚苏轼的对高丽》,河村晃太郎的《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新法》等。在此例举《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新法》中的研究,文中就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中,对新法的观点是如下论述的:“苏东坡撰写了那么多用词尖刻的文章,其动机来源于对当时宋朝岌岌可危的社会状态的一种危机意识。苏东坡的思想体系,和新法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但苏轼的反对新法,和其他因为利益受到损害而反对新法改革的官僚阶层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文中还引用了宫崎市定氏的《宋代的士风》中的描写,并评价道:“宫崎氏对于构成宋代官僚团体的士大夫阶层采取极度批判的态度,认为其中几乎不存在值得褒扬之辈。”以此对宋代的官僚阶层做了坚决的否定,也更加肯定了苏轼在这种极端的政治环境中的突兀和萧索。

        日本近年来对苏轼的政治方面研究,由此可窥见一斑。

        四、宗教方面的研究

        说起宗教方面的研究,与苏轼相关的必然是佛教经论与禅学思想有关的论著了。苏轼不仅信奉佛教,而且对佛禅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研究苏东坡与佛教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方向。日本近年来也有不少这类题材的研究论文。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日本学者之一是吉井和夫。他的三篇《苏东坡与写经》中详细研究了苏轼抄写的《般若心经》、《如意轮陀罗尼经》、《华严经》、《维摩经》、《圆觉经》、《楞严经》、《楞伽经》等经书,考察其原始资料,指出东坡的参禅并非一宗一派,但以禅宗为主流,并在考察的同时理解苏轼参禅的背景及心理。此外,吉井和夫还有《苏东坡与罗汉信仰》、《苏东坡与——写经与其周边》等几篇相关的论文,极具参考价值。

        另一位日本苏轼研究者汤浅阳子,也在佛教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作品有《苏诗对佛典的接受——以为中心》、《苏诗中对诗僧的评价——以释道潜为中心》、《苏诗对禅语的接受》等,主要论述了苏轼诗中与佛典禅理有关的记载和表现,进而研究苏轼本身对禅理的理解和追求,并探讨其是怎样将禅宗佛理与诗词生活融合升华的。

        除了以上两位学者,近年来的日本学坛中还有许多有关这个题材的论文,如福光由布的《苏轼的“乐”——论其宗教经验与创作的关联》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整理收集了近20多年来的日本学者有关苏轼的各个方面的论著,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其中必然有不少的遗漏和分析不足之处,望众读者加以指点批评。日本对苏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镰仓室町时代(相当于我国的宋元明时期),之后的每个朝代都可见其研究的经典,数量极多,范围甚广,在各个年代的交叠中可谓有增无减,可见日本对苏轼及其文学作品的喜爱。到了近现代时期,由于数据库和网络的发达,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也逐渐频繁,研究学习也显得轻松方便了许多,海外就苏轼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深入,并掀起了一阵阵的研究热潮。其中编年研究和资料整合就有许多,如梅田雅子的《苏轼文学研究单行本目录》,保苅佳昭的《苏轼词编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日本人的研究领域》,末葭敏久的《资料集:苏轼诗全作品文本·注释书·译注等目录一览》等等,这些对国内外的苏轼研究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除论文以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行的单行本有《苏东坡》(石川忠久编,日本放送出版社协会,1990.1)、《苏东坡诗话集(东坡题跋)》(丰福建二译注,朋友书店,1993.12)等,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一一列举。

        回顾近20年来的日本苏轼研究,笔者注意到以下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日本学者在研究苏轼时,大多着眼于苏轼的诗歌研究,以及苏轼的个人研究。很少涉及到以下几种研究:第一,与日本的对比研究。笔者所见的该类研究多为苏轼与中国本国诗人学者的对比,如黄庭坚,司马光等,,跨时代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苏轼对于日本某一个特定时代的影响的较为系统性的研究。第三,对于日本模仿苏轼作品变迁以及研究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了解苏轼本身以及日本文学文化对苏轼作品思想等的受容和变迁,都有重大的意义。故此,拙稿对日本近年来苏轼的研究做了整理,望对后来者的研究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冯宇环(1990.01- ),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日本历史文化。

文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作者:冯宇环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唐宋家”之一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国内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的热情,他天资聪慧又不乏努力进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书画和文学作品。不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优秀作品,苏轼的政治对策、宗教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学者来说也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日本是我国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