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一、2017年腰痛病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共计192例。以诊疗方案作为临床路径,入径患者132例,部分患者因有合并其他疾病,或因突出较大,或脱垂的,转骨科行手术治疗,现将完成临床路径的109例患者治疗情况统计如下,
1、一般资料:收治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共192例,纳入临床路径132例,完成路径人数109例,其中男56例,女53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4.2岁);病程1天-16年,平均住院日15天。
2、评价:
2、1评价标准:
2.1.1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疼痛轻重情况,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0分:无痛; 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 4分一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 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2.1.2参照JOA腰腿痛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评价方法见表:
| 评分项目 | 评分 | 结果 | ||||
| 下 腰 痛 | ||||||
| 1 | 无 | 3 | ||||
| 2 | 偶尔轻度疼痛 | 2 | ||||
| 3 | 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 | 1 | ||||
| 4 | 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 | 0 | ||||
| 腿部的疼痛 和/或者 麻木感 | ||||||
| 1 | 无 | 3 | ||||
| 2 | 偶尔轻度疼痛 | 2 | ||||
| 3 | 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 | 1 | ||||
| 4 | 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 | 0 | ||||
| 步态 | ||||||
| 1 | 正常 | 3 | ||||
| 2 | 尽管出现疼痛,麻木或无力,仍能行走超过500米 | 2 | ||||
| 3 | 由于出现疼痛,麻木或无力,不能行走超过500米 | 1 | ||||
| 4 | 由于出现疼痛,麻木或无力,不能行走超过500米 | 0 | ||||
| 直腿抬高试验 | ||||||
| 1 | 阴性 | 2 | ||||
| 2 | 30—70度 | 1 | ||||
| 3 | 小于30度 | 0 | ||||
| 感觉障碍 | ||||||
| 1 | 无 | 2 | ||||
| 2 | 轻度障碍(非主观) | 1 | ||||
| 3 | 明显障碍 | 0 | ||||
| 运动障碍 | ||||||
| 1 | 正常(肌力5级) | 2 | ||||
| 2 | 轻度力弱(肌力4级) | 1 | ||||
| 3 | 明显减弱(肌力0—3级) | 0 | ||||
| 膀胱功能 | ||||||
| 1 | 正常 | 0 | ||||
| 2 | 轻度排尿困难 | —3 | ||||
| 3 | 严重排尿困难(尿失禁或者尿潴留) | —6 | ||||
| 项目 | 严重受限 | 中等受限 | 无受限 | |||
| 1 | 卧床翻身 | 0 | 1 | 2 | ||
| 2 | 站立 | 0 | 1 | 2 | ||
| 3 | 洗澡 | 0 | 1 | 2 | ||
| 4 | 弯腰 | 0 | 1 | 2 | ||
| 5 | 坐(约1小时) | 0 | 1 | 2 | ||
| 6 | 举或拿物 | 0 | 1 | 2 | ||
| 7 | 行走 | 0 | 1 | 2 | ||
| 总 分 | ||||||
临床痊愈:VAS分值0-1,JOA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50且<75%。
有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但停药后有复发;改善率≥25且<50%。
无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
2.3疗效:
| 例数 | 临床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 109 | 68(62.4%) | 22(20,2%) | 15(13.8%) | 4(3.7%) |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09例腰痛患者经过一个临床路径治疗后,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很高,说明2017腰痛病诊疗方案总体疗效较好,特别是引入了刃针神经触及术,加强了治疗效果。
2、引入了针刀、刃针治疗,对于部分腰痛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腰腿疼痛时间较长的,通过针灸、手法及理疗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刀深入病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难点分析:主要有:(1)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导致入径人数偏少,(2)医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病入径指针把握不准,如巨大型突出、或脱垂患者,有手术指针的也被纳入临床路径。(3)患者病情常常反复发作,虽然即时效果很好,但因为腰部负重,或久坐、受凉等导致反复发作。
四、优化方案:
(l)加强临床中医辨证施治水平,吸收国内相关科室治疗腰痛的有效经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疗效较差的证型进行优化。
(2)对腰痛采取中药辨证口服、针灸、理疗及中药热敷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开展腰痛患者的中医药早期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加强运用中药优势。进行早期干预,延缓和预防病情进一步的发生与发展。
(4)定期开展腰痛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知识,达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目的。
(5)加强患者自我身体功能锻炼教育,并联合中药辨证施治整体调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6)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刀疗法,以松解粘连,缓解挛缩。针刀的适应症主要是腰部有明显压痛或有放射痛,针刀定位仪局部阿是穴为主。
(7)加强中药薰药在腰痛病中的应用。通过协定处方将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药物放入中药薰药机中,然后将薰药包用毛巾裹好后热敷于腰部,以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8)对于中药协定方进行优化。如寒湿痹阻型加制川乌、制草乌以加强其温经散寒、止痛之功。对于痹症日久血瘀气滞型加用虫类药仪加强期活血化瘀之功,
(9)增加新技术新项目:督脉灸疗法,主要是对于寒湿痹阻,以及慢性疼痛,反复发作患者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