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号:02110020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学分:6.6
总学时:156学时
理论学时:88学时
实验学时:68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护理学基础、护理理论、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护理学基础课
适应专业:护理本科
教材:
外科护理学,曹伟新,李乐之主编,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
1.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第一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涉及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护理等知识。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的知识,能实践外科疾病的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其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知识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为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护理提供理论和时间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观察外科病人的症状体征,判断病情变化,配合对外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
2.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并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
3.应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外科病人进行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有关的家庭及社区护理。
4.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1)熟悉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2)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5.基本技能
(1)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紧急处理。
(2) 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技能。
(3) 掌握胃肠减压、三腔两囊管、胸腔闭式引流、泌尿系导管、石膏绷带、牵引器具的使用和护理。
三、学时安排
| 授课内容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备注 |
| 第一章绪论 | 1 | |||
|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 2 | 2 | ||
| 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 3 | 3 | ||
| 第九章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十章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十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十二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十三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十四章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 1.5 | 0.5 | ||
| 第十五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十六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十九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 1 | 1 |
| 第二十章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2.5 | 2.5 | ||
| 第二十一章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 1 | 2 | ||
| 第二十二章肝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 3 | 3 | ||
| 第二十四章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 1 | 2 | ||
| 第二十五章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二十六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1 | 2 | ||
| 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二十九章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三十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三十一章脓胸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三十二章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三十三章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三十四章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三十五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 1 | 1 | ||
| 第三十六章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 1.5 | 1.5 | ||
| 第三十七章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三十八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 | 2 | |||
| 第三十九章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 2 | 1 |
| 第四十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 2 | |||
| 第四十四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 1 | 1 | ||
| 第四十五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四十六章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四十七章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四十八章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 2 | 1 | ||
| 第四十九章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 2 | |||
| 第五十章皮肤性病学总论 | 1 | |||
| 第五十一章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2 | 2 | ||
| 第五十二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第五十三章动物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0.5 | 0.5 | ||
| 第五十四昌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0.5 | 0.5 | ||
| 第五十五章大疱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0.5 | 0.5 | ||
| 第五十六章皮肤附属器疾病病人的护理 | 0.5 | 0.5 | ||
| 第五十七章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 1 | 1 | ||
| 复习 | 2 | |||
| 总计 | 156 | 88 | 68 |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占80%,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
五、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2.了解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3.掌握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正确方法。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范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展史。
2.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3.怎样学习外科护理学,如何紧跟外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正常体液的组成、分布,体液调节和正常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2.掌握各种水钠代谢紊乱、低钾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3.掌握各种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4.掌握按护理程序对各种脱水、低钾和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各种酸碱失衡病人进行评估、诊断、护理的要点。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人体体液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2.各种水钠代谢紊乱、低钾和高钾血症、各种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护理。
3.见习内容:评估病人、分析讨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掌握按护理程序对休克病人的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休克的概念、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按护理程序对休克病人的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3.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临床特点。
4.见习内容:评估休克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2.熟悉常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概念、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掌握麻醉前准备措施、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观察、监测。
4.掌握吸入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麻醉的概念、分类和临床任务。
2.麻醉前准备措施:如病人身心两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用品的准备。
3.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监测。
4.常用局部麻醉方法、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识别、预防和护理。
5.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概念、方法、适应症、不良反应、并发症和麻醉前后的护理。
6.见习内容:(1)展示(或放映教学光盘)常用麻醉器械、示范使用方法、吸入麻醉的操作、麻醉机的使用、基础麻醉。(2)参观(或放映教学光盘)常用局麻方法、示范硬膜外阻滞并讲解其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目的要求]
1.熟悉手术室的环境、物品分类。
2.熟悉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无尘的措施。
3.熟悉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4.熟悉手术期间对病人的护理。
5.掌握手术室消毒、灭菌方法,无菌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6.掌握术前病人评估的内容;手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摆放手术病人的体位;手术区皮肤消毒和手术区铺单方法。
7.掌握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
[讲课时数] 4学时
1.手术室简介。
2.手术室物品准备和无菌处理。
3.手术人员的准备。
4.病人的准备。
5.手术无菌原则、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6.见习内容:(1)手术室见习。(2)在示教室讲解、演示、练习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摆放手术器械台,及手术区皮肤消毒和手术区铺单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实验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后正确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方法。
2.掌握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计划。
3.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防治和护理。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手术前后病人的评估方法。
2.手术前后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按护理程序如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手术前的常规护理和术后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防治、处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手术前后的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2.了解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支持的方法。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人体的营养需要、手术条件下人体的代谢改变和营养问题。
2.补充营养的途径和所用营养物质的种类的组成。
3.营养支持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病人的营养需求,制订相应的营养支持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和预防原则。
2.掌握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手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3.掌握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4.掌握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预防、处理原则和护理。
[讲课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原则。
2.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和手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3.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4.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预防、处理原则和护理。
5.见习内容:结合具体病例评估、分析、讨论如何护理感染病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2.熟悉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过程,掌握其处理原则和护理。
3.掌握清创术的步骤、换药方法。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各类致伤因素作用机理和损伤分类、损伤机体的局部反应和神经、内分泌、重要器官、代谢的变化。
2. 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的并发症、急救治疗原则和护理。
3. 伤口愈合过程、分类和处理方法。
4. 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
5.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观看清创,示范换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器官移植的发展和概况。
2.熟悉器官移植手术前后的准备和护理。
3.熟悉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1. 器官移植的发展和概况。
2. 肾移植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急性排斥反应和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3. 见习内容:在移植病室评估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2.了解常见体表肿瘤及肿块的特点。
3. 熟悉良、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临床表现和预后。
4. 掌握肿瘤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病因、分类和命名。
2. 良、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临床表现和预后。
3. 常见体表肿瘤及肿块的特点。
4. 肿瘤病人的护理。
5.见习内容:评估肿瘤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二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
1.了解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甲亢的分类。
2.熟悉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3.熟悉原发性甲亢的临床表现、术前准备和重要性。
4.掌握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前准备方法、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防治。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甲状腺肿瘤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原则。
2.原发性甲亢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术前准备的措施及重要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防治。
3.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甲亢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熟悉急性乳房炎的预防及护理。
3.熟悉乳房癌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掌握乳房癌根治术前后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预防及护理。
2.乳房癌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乳房癌根治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乳房癌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四章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
2.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掌握胃肠减压的目的和护理。
4.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分类、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五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2.了解股疝的概念、鉴别要点。
3.掌握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4.掌握腹外疝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2.腹股沟斜疝、直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3.其他腹外疝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4.腹外疝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腹外疝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六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腹部损伤的诊断步骤。
2.熟悉肝脏、脾脏和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
3.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掌握腹部损伤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腹部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腹腔穿刺、灌洗术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
2.空腔性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鉴别诊断要点。
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腹部损伤的护理。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腹部损伤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七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手术指征和手术并发症。
2.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熟悉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5.掌握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指征和手术并发症。
5.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6.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八章 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肠梗阻的分类、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手术指征。
2.熟悉肠瘘的分类、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掌握常见的肠梗阻的临床特点、重点掌握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和单纯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4.掌握高位大流量肠瘘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5.掌握肠梗阻病人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4学时
1.肠梗阻的分类、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手术指征。
2.常见的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
3.肠梗阻病人病情观察要点、手术前后的护理。
4.肠瘘的概念、分类、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5.高位大流量肠瘘病人的护理。
6.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小肠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
第十九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2.了解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3.熟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掌握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以及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2.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阑尾炎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或观看阑尾手术录相。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章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大肠、肛管的解剖特点和检查方法。
2.熟悉肛裂、直肠肛周脓肿、肛瘘、痔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
3.熟悉结肠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
4.掌握大肠、肛管手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的制订。
5.掌握结肠癌、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健康教育。
[讲课时数] 5学时
[教学内容]
1.直肠、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
2.直肠肛周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3.肛裂、肛瘘、痔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4.大肠、肛管手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
5.结肠癌、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
6.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大肠、肛管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一章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食道静脉大出血的处理。
3.熟悉三腔二囊管的适应证和护理。
4.掌握断流术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适应症。
2.食道静脉大出血的处理及三腔二囊管的应用。
3.断流术病人的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制订护理计划;示范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二章 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掌握肝脏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肝脏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的制订,肝动脉插管化疗病人的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肝脏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三章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2.熟悉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原则。
3.掌握胆道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护理。
4.掌握胆道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胆石病和胆道感染的病因、病理。
2.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原则。
4.胆道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护理、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的护理。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胆道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 [教学内容]
第二十四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原则。
3.掌握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原则。
2.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3.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胰腺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 [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腹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熟悉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掌握急腹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急腹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原则、病情观察及护理。
2.见习内容:在病室收集病人资料,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六章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演变和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 熟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 熟悉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
4. 掌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演变和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4.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九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颅脑疾病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观察和监护。
3.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观察和监护。
4.掌握颅脑手术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11学时
[教学内容]
1.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颅内压增高的概念、临床表现、处理原则、观察和监护。
3.脑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观察和监护,颅脑疾病的临床表现,颅脑手术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神经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章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
2.掌握肋骨骨折、气胸的急救处理原则和护理。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装置、使用和护理。
4.掌握危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抢救措施和护理。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脓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原则和护理。
2.危重胸部损伤病人的抢救措施和护理。
3.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装置、使用和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胸部损伤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一章 脓胸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熟悉脓胸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脓胸的熟悉脓胸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护理。
2.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脓胸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二章 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并发症和处理。
2.了解肺结核外科治疗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处理。
3.熟悉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掌握肺部疾病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并发症和处理。
2.肺结核外科治疗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处理。
3.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肺部疾病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肺部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三章 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食管癌的流行病学因素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2.熟悉腐蚀性食管灼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3.掌握食管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食管癌的流行病学因素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2.腐蚀性食管灼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3.食管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食管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四章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脏外科发展概况、低温和体外循环的基本概念。
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原则。
3.熟悉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原则。
4.掌握心脏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心脏外科发展概况、低温和体外循环的基本概念。
2.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症、外科治疗原则。
3.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特点、手术适应症、外科治疗原则。
4.心脏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心脏疾病手术前后病人,制订护理计划。放映讲解教学光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五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外科常见症状和常用检查方法。
2.了解血尿、尿潴留、尿失禁的护理。
3.了解膀胱镜检查、肾盂X线造影、经皮肾镜检查的护理。
4.掌握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泌尿外科常见症状和常用检查方法。
2.血尿、尿潴留、尿失禁的护理。
3.膀胱镜检查、肾盂X线造影、经皮肾镜检查的护理。
4.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5.见习内容:了解病房常用的检查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六章 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系各部位损伤的发病、病因、病理解剖。
2.熟悉肾、膀胱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3.掌握尿道损伤的病理、诊断和紧急处理原则。
4.掌握膀胱、尿道损伤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泌尿系各部位损伤的发病、病因、病理解剖。
2.肾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3.肾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膀胱损伤、尿道损伤手术病人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泌尿系损伤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七章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尿石症的病因、病理和常见结石成分。
2.熟悉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预防。
3.掌握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尿石症的病因、常见结石成分和性质、病理、预防。
2.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预防。
3.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病人的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尿石症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八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泌尿系结核的发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
2.掌握泌尿系结核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结核的发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
2.泌尿系结核病人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九章 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梗阻引起泌尿系的病理生理改变。
2.了解常见梗阻原因、处理原则。
3.熟悉肾积水病人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4.熟悉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5.熟悉急性尿潴留病人的治疗措施。
6.掌握前列腺增生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梗阻引起泌尿系的病理生理改变、常见梗阻原因、处理原则。
2.肾积水病人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3.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发病、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4.急性尿潴留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5.前列腺增生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6.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肾积水、前列腺增生、或急性尿潴留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章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肾、膀胱、前列腺肿瘤的病因、病理。
2.熟悉肾、膀胱、前列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3.掌握膀胱、前列腺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膀胱、前列腺肿瘤的病因、病理。
2.肾、膀胱、前列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3.膀胱、前列腺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四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骨折的病因、病理和分类。
2.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处理要点。
3.熟悉骨折的急救、治疗原则。
4.熟悉骨折的复位方法和标准。
5.掌握骨折的移位机制、临床表现、常见合并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掌握石膏固定护理、牵引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骨折的病因、病理和分类。
2.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处理要点。
3.骨折的急救、治疗原则。
4.骨折的复位方法和标准。
5.骨折的移位机制、临床表现、常见合并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石膏固定护理、牵引护理。
7.见习内容:示范讲解牵引、 石膏绷带包扎固定。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五章 骨折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护理计划。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病人的护理。
3.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的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六章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熟悉关节脱位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2.掌握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3.掌握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关节脱位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2.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3.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关节脱位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七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熟悉腰腿痛及颈肩痛康复治疗的原则。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 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概论、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腰腿痛及颈肩痛康复治疗的原则。
3.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八章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脊柱结核与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手术指征。
3.掌握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4.掌握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5.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6.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3.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4.脊柱结核与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手术指征。
5.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6.骨与关节结核病人的护理。
7.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骨与关节感染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十九章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骨肿瘤的分类、诊断。
3.掌握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骨肿瘤的分类、诊断。
3.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章 皮肤性病学总论
[目的要求]
1. 熟悉皮肤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2.掌握皮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处理。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2.皮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一章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讲课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病毒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 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4.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感染性皮肤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二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熟悉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 掌握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荨麻疹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药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4.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5.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疥疮、虫咬伤和虫蜇伤、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掌握疥疮、虫咬伤和虫蜇伤、虱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疥疮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虫咬伤和虫蜇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动物性皮肤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四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掌握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见习
第五十五章 大疱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大疱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掌握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 大疱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大疱性皮肤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六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掌握痤疮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 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皮肤附属器疾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五十七章 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熟悉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掌握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梅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4.尖锐湿疣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5.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性传播疾病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