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郑人有且买履者》 第1课时 |
| 一:课题 : 《 郑人有且买履者》 第1课时 二:课标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体会诸子言论以及文章的妙处,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先秦诸子的学习和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了解韩非子思想的特点,了解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及其精神风貌。 三:三维目标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四: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了解其思想特点,《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 五:重难点。 1、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你们知道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谁吗? (秦始皇) 你们知道他曾经思想上受谁的影响最大吗? (法家的韩非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非子》中的一篇文章,初步了解一下《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想一想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自主学习】 韩非子主要思想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合作探究】 不胜 shēng (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钻燧取火 zuān suì 鲧禹 gǔn 耒 lěi 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 (3)宋人有耕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1、 问: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析:治理天下,不应泥古不化,而应研究现时的社会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措施。 2、 问:韩非子的这一主张让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或:韩非子的这一主张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解决,可谈照搬苏联经验的失误,改革开放等等。 【课堂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作业: 预习2-4则 九、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