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 | 检查内容 | 类别 | 事实记录 | 结论 | |
| a. 安 全 管 理 | 1. 加油 站的 管理 制度 |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① 有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 ② 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动火、检修)制度 ③ 教育培训 ④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⑤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⑥ 各岗位操作制度 | A | ||
| 2. 从业 人员 资格 | ① 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管理监督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 A | |||
| ② 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 B | ||||
| ③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 A | ||||
| 3. 安全管理 组织 | 有安全管理组织,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A | |||
| 4. 基础 资料 | 有设计、施工、验收文件资料 | B | |||
| 5.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最基本内容包括: ① 基本情况 ② 可能事故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范围)的预测 ③ 应急救援组织和职责 ④ 报警与通讯 ⑤ 现场抢救 ⑥ 条件保障 ⑦ 培训和演练 | B | |||
| b. 储 存 场 所 | 1. 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 A | |||
| 2. 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物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 A | ||||
| 3. 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 B | ||||
| 4.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GB 50156-2002表4.0.4的规定 | B | ||||
| 5.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 B | ||||
| 6.加油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GB 50156-2002表5.0.8的规定 | B | ||||
| 7. 车辆入口与出口应分别设置 | B | ||||
| 8. 站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站内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 | B | ||||
| 9.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 B | ||||
| 10. 站内不得种植油性植物 | B | ||||
| 11. 加油场地及加油岛宜设置非燃烧材料的罩棚,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 B | ||||
| 12. 加油站内的采暖通风设施应符合GB50156-2002第11.1的要求 | B | ||||
| 13.当站内雨水有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之前,应设置水封装置 | B | ||||
C. 经 营 储 存 条 件 C. 经 营 储 存 条 件 | 1. 储 油 罐 | ①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 A | ||
| ②油罐的各接合管应设在油罐的顶部 | B | ||||
| ③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管口应高出地面4m或以上,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口,应高出建筑物顶1.5m,与其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4m,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并安装阻火器。通气管管口距离围墙不应小于3m(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不应小于2m); | B | ||||
| ④油罐的量油孔应设带锁的量油帽、铜或铝等有色金属制作的尺槽 | B | ||||
| ⑤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 B | ||||
| ⑥油罐操作孔的上口边缘要高出周围地面20cm,操作孔的盖板及翻起盖的螺杆轴要选用不产生火花材料或采取用其它防止产生火花措施 | B | ||||
| ⑦油罐顶部覆土不小于0.5m,周围加填沙子或细土厚度应不少于0.3m | B | ||||
| ⑧进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 | B | ||||
| ⑨油罐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 A | ||||
| ⑩罐区的防火堤应符合《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SY/T0075-2002的要求 | B | ||||
| 2. 油 管 线 | ①线应埋地敷设,管道不应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穿过车行道时,应加套管,两端应密封,与管沟、电缆沟、排水沟交叉时,应采取防渗措施 | B | |||
| ②管线设计压力不应小于0.6MPa, | B | ||||
| ③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应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软管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 B | ||||
| ④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是应满足GB 50156-2002中的6.2.3的要求 | B | ||||
| 3. 加 油 机 | ①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 | A | |||
| ②自吸式加油机应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 | B | ||||
| ③加油机与储油罐及线之间应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地 | B | ||||
| ④加油宜采用自封式;汽油加油的流量应不大于60L/min,加油软管应加绕螺旋形金属丝作静电接地 | B | ||||
4. 电 气 设 施 4. 电 气 设 施 | ①一、二级加油站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均应设事故照明 | B | |||
| ②加油站设置的小型内燃发电机,其内燃机的排烟口,应安装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 b.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上时不应小于3m | B | ||||
| ③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 B | ||||
| ④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 B | ||||
| ⑤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应按附录B确定;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的规定 | A | ||||
| ⑥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站房、罩棚等建筑物内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罩棚下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 B | ||||
| ⑦的加油站或邻近无高大建(构)筑物的加油站,应设可靠的防雷设施,如站房及罩棚要防直雷击时,要采用避雷带保护 | B | ||||
| ⑧防雷、防静电装置必须符合GB50156-2002第10.2、10.3的要求 | B | ||||
| ⑨防雷、防静电装置应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 B | ||||
| d. 消 防 设 施 | 1. 固定式消防喷淋冷却水的喷头出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2MPa,移动式消防水出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25MPa,并应采用多功能水 | B | |||
| 2. 每两台加油机设一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一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两台按两台计 | B | ||||
| 3. 地上油罐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两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距离超过15m,应分别设置 | B | ||||
| 4. 地下油罐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 B | ||||
| 5.一级、二级站灭火毯五块,沙子2m3; 三级站灭火毯两块,沙子2m3; | B | ||||
| 序号 | 检 查 内 容 | 满分 | 实得分 | 备注 | |
| 1 | 重要公共建筑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2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3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4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30m | 10 | ||
| 5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6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7 | 三类民用建筑保护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6m | 10 | ||
| 8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9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10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5m | 10 | ||
| 11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2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3 |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4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5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6 | 室外变配电站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5m | 10 | ||
| 17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8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9 | 铁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0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1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2 | 城市道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23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8m | 10 | |||
| 24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6m | 10 | |||
| 25 | 架空通讯线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6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7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8 | 架空电力线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5倍杆高 | 10 | ||
| 29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30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得分合计 | 300 | ||||
| 折合为百分制得分 | 100 | ||||
| 序号 | 检 查 内 容 | 满分 | 实得分 | 备注 | |
| 1 | 重要公共建筑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2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3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4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5m | 10 | ||
| 5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6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7 | 民用建筑三类保护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2m | 10 | ? | |
| 8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
| 9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
| 10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11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2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3 |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6m | 10 | ||
| 14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5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6 | 室外变配电站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17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8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9 | 铁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0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1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2 | 城市道路 (?)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8m | 10 | ||
| 23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8m | 10 | |||
| 24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6m | 10 | |||
| 25 | 架空通讯线 (?)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6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7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8 | 架空电力线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倍杆高 | 10 | ||
| 29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30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得分合计 | 300 | ||||
| 折合为百分制得分 | 100 | ||||
| 序号 | 检 查 内 容 | 满分 | 实得分 | 备注 | |
| 1 | 重要公共建筑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2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3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50m | 10 | |||
| 4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5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6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7 | 三类民用建筑保护物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8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9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0m | 10 | |||
| 10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1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2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3 |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4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5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5m | 10 | |||
| 16 | 室外变配电站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7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8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18m | 10 | |||
| 19 | 铁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0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1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22m | 10 | |||
| 22 | 城市道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8m | 10 | ||
| 23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8m | 10 | |||
| 24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6m | 10 | |||
| 25 | 架空通讯线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6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7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8 | 架空电力线路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29 | 与通气管管口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30 | 与加油机的防火距离为不应跨越加油站 | 10 | |||
| 得分合计 | 300 | ||||
| 折合为百分制得分 | 100 |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满分 | 实得分 | 备注 | |
| 1 | 埋地油罐 | 与埋地油罐的防火距离为0.5m | 10 | ||
| 2 | 与站房的防火距离为4m | 10 | |||
| 3 | 与燃煤锅炉房的防火距离为18.5米 | 10 | |||
| 4 | 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5 | 与站区围墙的防火距离为3m | 10 | |||
| 6 | 与其它建、构筑物5m | 10 | |||
| 7 | 与燃油(气)热水炉间8m | 10 | |||
| 8 | 通气管管口 | 与密闭卸油点的防火距离为3m | 10 | ||
| 9 | 与站房的防火距离为4m | 10 | |||
| 10 | 与燃煤锅炉房的防火距离为18.5米 | 10 | |||
| 11 | 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12 | 与站内道路的防火距离为3m | 10 | |||
| 13 | 与站区围墙的防火距离为3m | 10 | |||
| 14 | 与其它建、构筑物7m | 10 | |||
| 15 | 与燃油(气)热水炉间8m | 10 | |||
| 16 | 密闭卸油点 | 与站房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17 | 与燃煤锅炉房的防火距离为15米 | 10 | |||
| 18 | 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6m | 10 | |||
| 19 | 与其它建、构筑物10m | 10 | |||
| 20 | 与燃油(气)热水炉间8m | 10 | |||
| 21 | 加油机 | 与站房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22 | 与燃煤锅炉房的防火距离为15米 | 10 | |||
| 23 | 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6m | 10 | |||
| 24 | 与其它建、构筑物8m | 10 | |||
| 25 | 与燃油(气)热水炉间8m | 10 | |||
| 26 | 燃煤锅炉房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27 | 燃油(气)热水炉间与变配电间的防火距离为5m | 10 | |||
| 得分合计 | 270 | ||||
| 折合为百分制得分 | 100 | ||||
| 五 | 油泵站 | |||
| 1 | 油泵站宜采用地上式。 | 7.0.1 | ||
| 2 | 泵房设置应符合: 1)泵房应设外开口,且不宜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泵房内最大设备的进出需要。建筑面积小于60m2时可设一个外开门; | 7.0.2 | ||
| 2)泵房净低空不应低于3.5m。 | ||||
| 3 | 连续输送同—种油品的油泵,当同时操作的油泵不多于三台时,可设一台备用泵;当同时操作的油泵多于三台时,备用泵不应多于两台。 | 7.0.3 | ||
| 4 | 油泵房的油气排放管的设置成符合下列规定: 1)管口应设在泵房外; | 7.0.5 | ||
| 2)管口应高出周围地坪4m及以上; | ||||
| 3)设在泵房顶面上方的油气排放管,其管口应高出泵房顶面1.5m及以上; | ||||
| 4)管口与配电间门、窗的水平路径不应小于5m; | ||||
| 5)管口应装设阻火器。 | ||||
| 5 | 油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 1)油泵机组单排布置时,电动机端部至墙(柱)的净距不宜小于1.5m; | 7.0.7 | ||
| 2)相邻油泵机组机座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较大 油泵机组机座宽度的1.5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