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dayin 120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38:09
文档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dayin 120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25*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4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A.B.C.D.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位于东部沿海南部雨热同
推荐度:
导读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25*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4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A.B.C.D.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位于东部沿海南部雨热同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25*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

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牧业基地

A.          B.       C.        D. 

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雨热同期、性气候稍强  水稻土水田  水稻种植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作业

A.       B.      C.     D.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5~7题

5. 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洋流影响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6.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7.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8~10题:

8.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9.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10. 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有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座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图A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图B中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回答10~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ssssrs
sssssrs
ffsssr
ffffr
ffffhr
ffffrr
ffr
ffr
rss
r图A

s
84848186807977757781
86858286827777757779
76767778787877757778
76767676767675777880
76767676767574777880
76767676747476778183
76767574757676818282
76767475767677828483
75757475767677818486
757574图B

75

767677828586
                  

11.图A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12.若将两层图加以叠加,可以直接

       A.估算出该区域内河流的流域面积   B.计算出该区域内林木的蓄积量

    C.计算出该区域内耕地比重和平均海拔     D.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象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回答13—14题。

13.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用来

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火灾方案

14. 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

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C.绝对会增加渔业生产成本

D.会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渔业生产持续发展

读图,回答15~17题。

15.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16.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17.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图2-10),回答18~20题。

图2-10

18.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20.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1-23题。

2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2、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2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24—25题。

2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26. 下图所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及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简要回答

    ①A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长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上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右上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等高线图

⑴统计图中反映3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____  ___                 。

⑵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其自然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解决地区荒漠化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__________和________承载力之内。

⑷读材料二可知该地区盛行风的是___________风,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m)___________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⑸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请判断图中哪条线附近最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天气:_______                 ______。

2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7分)

       1933年,美国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⑴TVA将河流的___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______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_____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⑵简述田纳西河发电的有利条件。(答两条)

⑶田纳西河流域为何重点发展内河航运?(答两条)

⑷在提高水质问题上,TVA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主要包括那些?(答三条)

⑸TVA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对土地利用十分重视,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三条)

⑹结合田纳西河的开发,思考我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有哪些?

(答五种)

29. 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区域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C的描述,归纳该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C的描述,完成D和E的注释。

D.这里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湿热。西部平原_____________(粮食作物)种植普遍_______________等物产(经济作物)也很丰富。E区域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__(填地形区) 

30.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长江三角洲经济实力雄厚,农业发达,工业技术先进,以沪宁杭为中心,形成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电子和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

材料2 长三角示意图(上图)

 (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原料、燃料来源于   (   )

  A.当地的煤矿与铁矿

  B.从国内外运进矿产资源

  C.当地的石油资源

  D.本地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3)从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技术等因素分析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文档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dayin 120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25*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4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A.B.C.D.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位于东部沿海南部雨热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