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对应答题位置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说明。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炽热(chì) 玷污(diàn) 度德量力(dù)
B.惬意(qiè) 砭骨(biān) 叱咤风云(zhà)
C.慰藉(jiè) 鞭挞(tà) 瞠目结舌(tánɡ)
D.剽悍(biāo) 狡黠(xiá) 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谰语 呕歌 销声匿迹 气冲斗牛
B.张皇 污秽 洋洋得意 相形见拙
C.贻误 恻隐 冥思遐想 尽态极妍
D.晦暗 愧怍 锋芒必露 娇生惯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世代筛选,留传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口味也好。
B.春节过后,我们应对兄弟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一次考察,以便加强我们单位经营管理。
C.这个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这种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D.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说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奉为“创业宝典”。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欧洲教育合作项目“夸美纽斯”中国年会由郑州第102中学举行,20多位国内外教育专家共话基础教育。
B.2013年中国出台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绿”的五年计划,在治理重金属、减少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C.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将惠及我国的每一位城乡居民,其中,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之一。
D.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股市低迷,一些国际基金为了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必然会将目光转向亚洲这个新兴的市场。
5.下列文学常识中作品、作家(出处)、朝代(国籍)的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 国 B.《岳阳楼记》——范仲淹——北 宋
C.《杨修之死》——施耐庵——元末明初 D.《社 戏》——鲁 迅——现 代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 ,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
⑤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自知难得,但知人却更可贵。有知人之明,可以慧眼识人。汉高祖刘邦的长处在于知人善任,使人才各尽其用,终于开创汉家四百年江山的伟业。有知人之明,可以斗智斗勇。诸葛亮了解司马懿生性多疑的性格,以一座空城、一把三尺瑶琴吓退数十万敌兵,传为千古笑谈。明哲保身,也是知人之明的一大好处。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而难共欢乐,”所以他选择了功成身退,隐迹江湖,得以善终。
(1)文中在标点运用、用语得体、连贯表达上各有一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2)“知人之明”固然可贵,“自知之明”同样重要。请以“自知之明”为话题,指出其重要意义,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8.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参与下列活动。(6分)
(1)阅读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项目 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 2小时 | 1.5小时 | 0.5小时 |
|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 | 30.7% | 40.8% | 52.6% |
(2)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当下的一些作品中,一些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任选一句,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目前出现了一系列“最美”人物,诸如“最美妈妈”“最美战士”……在他们身上,正能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B.如今,堵车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上一道独特的景观,不少人通过网络“晒”自己的堵车经历以排解郁闷。
(3)阅读可以净化心灵,提升修养。请根据下面这首有关兰花的诗对出下联。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救 助
前些日子,我在长沙出差,有一次步行穿过侯家塘立交桥。
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我低头刷着微博,无心留意这个城市的繁华。但当我路过那个坐在地上的老人时,她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扭头看了一眼。我瞥见在老人的怀里躺着一个瘦小的孩子,我看到了她那一双清澈而又机灵的小眼睛。孩子的旁边撑着一把伞,勉强为两人遮挡一丝寒风。
看着那把被寒风吹得摇摆不定的雨伞,我下意识地拉上了棉衣的拉链,像很多路人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走出去10余米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来,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我心想,那会不会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
我抱着一丝怀疑折返。那位老人看出了我的迟疑,于是拿出了一张残疾证。她说,残疾证是她丈夫的,她的儿子离了婚外出打工,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就带着3岁多的孙女外出乞讨。残疾证或许是假的,我想,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老人又拿出了一张证明,是村委会写的,很简单,只写了她是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写她的家庭状况。
我看到残疾证上有村委会的电话,我想我可以打电话核实。正当我准备掏电话时,一阵寒风将雨伞吹开,孩子的奶奶爬着把雨伞拉回来,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
或许老人感觉到,我并不是来施舍她的,便告诉我,她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在那里面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孩子在里面还生了病,打了4天吊针。在老人的面前,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好心人不要给救助站打电话,我们不去。
我掏出兜里仅有的3张20元纸币,塞到老人的手里。没想到,老人竟然失声痛哭,她苍老的脸颊上挂满了泪水。或许她能感受到,我不是在施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执意只留下一张钞票,将另外两张塞回我手里,她说:“好兄弟,我听你口音也是我们那一方的人,你出门不容易,不能让你断了盘缠。”——那一句话,让我突然湿了眼眶。
钱被我们推来推去,很多路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我把钱塞到小女孩的手里,看着她从奶奶的怀里掏出钱包,拉开拉链,把钱抚平了一张一张地装进钱包里,然后再拉上拉链,把钱包塞回奶奶的怀里。之后,她对着我很羞涩地笑了笑。
钱包里除了一张10元纸币,剩下的全是1元的零钞。
老人说,这孩子很机灵。他们去过救助站,但在那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出来乞讨,最起码能吃个饱饭,或许还能攒点钱,以后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有饭吃,有学上,这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奢望。
就在我和老人交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买来一袋糖果,放到了小女孩的怀里;我看到有人驻足,掏出身上的零钱放到老人面前的碗里。我看到旁人的眼光里,不再是冷漠或嫌弃,而是悲悯与和蔼。
离开长沙之前,我再一次前往侯家塘,不过并没有找到那个乞讨的老人和那个机灵的孩子。或许我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残存的悲悯是否已经开始苏醒。
9.“我”见到乞讨的祖孙俩后,内心情感发生变化。阅读全文,用精练的词语概括。(4分)
10.第2段强调了“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后文又三次写到“寒风”,请分别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11.对于一面之识的祖孙俩,第6段写道:“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出表明“我”确是“多心”的依据。(4分)
12.有人认为末段画线句应该改为“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悲悯已经开始苏醒”,理由是这样写紧扣文章内容,文意更直白。请对此作出评析。(4分)
(二)
果蔬催熟剂
人类吃苹果、桃子等果实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事实上,在发现人工催熟剂之前,果实也都能自己成熟,并不一定需要人工催熟剂才能成熟。1935年,植物生理学家首次证明,使水果成熟的作用物质是一种气体——乙烯,它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正是由于乙烯的存在,果实会慢慢成熟,变甜、变软。但果实中的乙烯并不是人为添加的,而是植物自己产生的。
采摘后的果实其实还是有生命活动的,它还能继续分泌天然的植物的激素:乙烯。有时我们会发现,如果把熟水果和生水果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袋密封,生水果就会很快成熟。这就是利用了成熟了的水果会释放更多的乙烯,而乙烯就有催熟的作用。所以,要想催熟水果,不一定要使用人工催熟剂,放几个熟透的水果也行。不过,气体使用起来很难操作,于是人们就合成了“乙烯利”,它只要溶在水中就会分解,放出乙烯气体,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为低毒或微毒,在全世界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不过,不用担心含有乙烯利的催熟剂残留在水果中而使人中毒。大剂量的乙烯利对人体会造成急性伤害,而水果中的量实在较低,毒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况且一般人根本不会直接吃或者喝乙烯利,很难达到中毒剂量。
目前,农业上一般用乙烯利溶液喷洒、浸泡果实加快其成熟。乙烯利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宜的剂量,用多了对农作物反而有害。如果乙烯利使用过量,水果会因为成熟过快而更容易腐烂。而对于商贩来说,这样反而不利于运输和贮存,况且催熟剂也需要成本。
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被称为植物激素,因此有人认为催熟剂是“激素”,是避孕药,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植物激素不会导致人和动物早熟。植物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它们从化学结构到功能都不是一回事,担心水果催熟剂会让孩子提前发育,完全是杞人忧天。
很多人以为使用催熟剂的果蔬成熟快、催熟的,属于“揠苗助长”,营养价值会降低。其实,使用催熟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果蔬生长,增加产量,果蔬的营养价值也并不是都会降低。对于那些深色水果来说,催熟后的某些营养成分的确会降低,但是,对于那些果肉部分没有多少颜色的水果,催熟剂反而会提升它们的营养价值。
不过,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的问题依然是果蔬的食用量不够。一般营养学推荐每天要吃200-400克水果、300-500克蔬菜,而目前60%以上的人连一半都无法达到。相比担心催熟果蔬的营养问题,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所吃的果蔬总量是否达标。
13.请根据文意,给“乙烯利”下一个定义。(3分)
14.对于果蔬催熟剂,当前人们有哪些错误的认识?请根据文意分点回答。(4分)
15.下面的说法都有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4分)
⑴水果中残留的催熟剂用水也洗不掉,所以吃新鲜水果洗不洗无所谓。
⑵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食用催熟剂,而且果蔬营养丝毫不会降低。
16.有人认为,末段所写内容与“果蔬催熟剂无关”,应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阐明理由。(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宴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宴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③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④莫谕所因,次日进复⑤,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宴赏,弥日继夕,而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宴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①晏元献公:即晏殊。②阙下:指朝廷。③昆弟:兄弟。④执政:宰相和吏部。⑤进复:再次请示(皇上)。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便令公就试(接近,趋向) B.许臣僚择胜宴饮(好地方)
C.执政莫谕所因(明白) D.卒至大用(终于)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及为馆职 此何遽不为福乎
C.而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足肤皲裂而不知
D.直以贫无可为之 夫不能以游堕事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②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20.晏殊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赏识?根据文意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⑴请分析第二句中“噪”字的表达效果。
⑵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以三、四两句为例作简要赏析。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此之大,相见一场要远涉千山万水,穷尽一生也看不完世间万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又如此之小,丰富的感情、偶合的机缘、发达的科技,又使看似迢远的事物变得近在咫尺。
请以“原来世界这么大”或“原来世界这么小”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4年杭州市高中招生模拟考试
语文参及评分标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B 2.C 3.C 4.D 5.C
6.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④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分,各1分。该小题有差错不给分)
7.⑴“共欢乐”后的逗号放到引号外面 “千古笑谈”改为“千古佳话” “明哲保身,也是知人之明的一大好处”改为“有知人之明,可以明哲保身”(3分,各1分)
⑵示例:有自知之明,是智慧的表现。邹忌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很清楚“妾”和“客”的意图,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欺骗。(2分,观点正确、材料合理即可,有欠缺酌扣)
8.(1)初中生随年级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3分,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A.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感情(人、事) B.展示(2分,意思符合即可)
(3)示例1: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 示例2: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2分,合理即可)
二(30分)
9. A.冷漠(漠然) B.怀疑(迟疑) C.悲悯(4分,答出一个2分,两个3分,三点4分,意思符合即可)
10.写“核心位置”的“人来人往”,目的在于将人们最初对祖孙俩的无视与后来苏醒的悲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的情感;三写“寒风”,渲染天气的寒冷,突出祖孙俩的艰难处境,为下文写“我”及人们给予她们的温暖救助作了铺垫。(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1.看到“我”的迟疑,老人拿出残疾证和村委会证明;寒风中孩子奶奶爬着拉回雨伞并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老人不去救助站的所有理由都是出于为孙女考虑;对于“我”倾囊而出的钱,老人执意只收一张,且考虑“我”出门在外的不易。(4分,各1分)
12.这样改是不恰当的。从内容上,文章主体写“我”和祖孙俩,但也写了悲悯之心被唤醒的行人,这样的结尾能很好呼应前面的内容;从立意上看,像“我”一样救助祖孙俩的善举应是全社会所有人应有的,这样结尾目的在于唤醒我们所有人的悲悯之心;从语言艺术上看,“是否”二字语意含蓄,耐人寻味,就像一面镜子,能让读者在问题面前反省自我,反思社会,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4分,按层级评分。)
13.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能催熟果蔬的植物生长调节剂。(3分,要素齐备,表达通顺。有欠缺酌扣)
14.担心催熟剂残留在水果中,吃了使人中毒(担心催熟剂使用过量而使人中毒);担心水果催熟剂会让孩子提前发育;担心使用催熟剂的果蔬营养价值降低。(4分,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符合即可)
15.⑴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它可以溶解在水里,用水浸泡就可以去掉残留物,所以应该多冲洗。
⑵使用催熟剂,对于深色水果营养成分会降低,对于浅色水果反而提升营养价值。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6.删去。本文所讲内容是关于果蔬催化剂,而末段所写的是当前人们食用果蔬的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它偏离了文章的中心。(2分,理由充分得2分,有欠缺酌扣)
不能删去。末段所写的虽然是当前人们食用果蔬的量不足的问题,但这一问题是由人们过于担心果蔬催熟剂的安全、营养问题而来的,指出了人们真正要关注的问题是果蔬食用量的问题,这对阅读者至关重要。(3分,理由充分得满分,有欠缺酌扣)
三(20分)
17.A(3分) 18.C D(4分,各2分)
19.①我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还在,希望能另选试题。
②我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罢了。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晏殊不隐瞒自己曾做过试题,请求皇上另出试题;得到皇上的赏识和提拔后,诚实地说出实际情况,这都表现了晏殊诚实、质朴、谨慎、忠厚的品质。因此他得到皇上的赏识。(4分,品质2分,分析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3.⑴写出了春天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表现出春天生命的活力和热闹的气息。(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⑵两句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为此景深深沉醉的陶然之情。(3分,按层级评分)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
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